這是一個有趣有味兒的公號,很多讀者都置頂了(點上邊藍字關注)
給孩子正常的陽光和善道,而不過分寵溺和粗暴對待,才是最好的成長環境。
寵溺
文 | 丁小村
▼
▼
每一個優秀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對有愛的父母。
每一個渣男,背後都至少有一個過分寵溺的媽。
這可能是所有當父母的人,值得一生去總結的:有的人可以在晚年安享兒孫同堂的天倫之樂,可以用老年的安詳與自由,安撫自己一生的身心勞苦;有的人在晚年,收穫的卻是無盡的煩惱與愁苦,許多人不得不承受老年的悲涼。
中國人喜歡說兒女自有兒女福,兒女的福分可能惠及老年的父母,但兒女的惡報,卻往往變成了老年父母的不能承受之噩夢。
每一個媽媽都不可能是聖母,在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必有過失,難免出錯,但有的過失轉瞬即逝,瞬間遺忘;有的錯誤可能留下終生陰影,不能抹去——
培養一個渣男,可能是環境的惡劣,但更多的,可能源於他媽的過度寵溺。
▼
▼
三十歲的上海男子朱某殘忍地殺害了妻子楊某,這件慘案讓許多人心痛。最近媒體披露了細節,讓人不忍看下去。朱某殺害妻子之後,把她的遺體凍在冰櫃裡三個多月之後,才去自首——其間他每天若無其事地在放著這個冰櫃的房子裡活動,並且用妻子的手機用她的名義和她的娘家人聯繫。
世間的惡人是各種各樣的,他們額頭上並沒有貼著標籤:一個文質彬彬的男人,可能是手段兇殘的殺人惡魔;五大三粗的壯漢,可能是一個心理極度脆弱的變態者;那些不聲不響幹壞事的男人,往往也可能給人一個乖巧多情的好印象;有些陽光明媚的帥哥,可能是心理早已腐爛的壞人……沒有一個男人額頭上會貼著「渣男」這個標籤。
因此,所有的女孩子都無法一眼看出一個渣男的本色:也許會為他迷人的目光而怦然心動,也許會被他帥氣的外表所誘惑而不能自拔,甚至會一見鍾情一生難以割捨……但傷害這些多情善良的女孩子的,最終必然是某個渣男。
渣男帶給某個女生的,可能是一輩子的噩夢,就好比村上春樹描述的:它將是世界盡頭冷酷的仙境。
媒體採訪上海男子朱某的母親,這位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聲言,她的兒子「從小就很乖的,也會體貼人,膽小,他只是失手了……」(據法制晚報採訪)
我相信這位母親所有的話都發自內心,也許孩子在他眼中一直都是這樣:這是所有媽媽最美麗的想法——在媽媽的眼中,你永遠是個孩子。
2016年12月某日,上海男子朱某和妻子楊某發生爭吵,殘忍將妻子殺害,並且把遺體冷凍在家裡裡的冰櫃裡,此後三個多月,他若無其事地出門遛狗,回家睡覺,其間還用妻子的手機和微信等同妻子的娘家人聯繫交流。(來自澎湃新聞、法制晚報)
▼
▼
母性「護崽」是本能,寵溺孩子也是很多媽媽的本能。你不能去責怪一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偏愛,但這份寵溺很可能成為一個渣男成長的優質土壤。
這位母親可能不願意承認這一點:自己的兒子殘忍殺害了別人的女兒、並且很冷血地讓她的屍體在冰櫃裡凍三個多月、還若無其事地用妻子的微信號和妻子娘家人聊天……
寵愛孩子,往往讓一個媽媽失去公正的判斷;護崽心理,則讓她永遠不願意承認自己兒子的問題。
一位朋友孩子上學第一天,就碰上麻煩——
中午孩子回家時,腳受傷了,她並沒有太在意,想小孩子好動,哪兒受個小傷了很正常。下午孩子放學回來,腳上再添新傷,甚至流血了。她這才發現問題,仔細詢問,孩子告訴他,班上有個大個頭孩子,今天一直故意踩他的腳背。
她怒不可遏,準備去學校責問老師。在路上她壓住了怒火,到了學校,她先跟老師講了情況,老師也去班上做了調查。老師把那位孩子的母親和孩子叫到面前,一邊告誡家長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一邊教育那個孩子不要欺負別人,要和同學友好相處——孩子就是孩子,那個孩子承認了錯誤,並且和這個孩子手拉著手去玩兒了。
讓這位朋友憤怒的是,這件事本可以到此為止,但那個孩子的媽媽自始至終在老師面前極力維護自己的孩子,非要找個自己孩子傷害別人的「正常理由」——當某個孩子的媽媽不承認自己孩子的過錯,不追究自己做母親的責任,而是反過來尋找「正確性」,推卸責任,這種寵溺心理必然縱容自己的孩子犯更多的錯。
這種寵溺心理,來自於母性動物「護崽」的本能,也來自於人類社會中某種有害的虛榮心。
結果,這類母親的這種心理往往成為渣男的培養基。
▼
▼
我們不能去責怪任何一個母親寵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一個健康而陽光的環境,也需要理性面對人類心理的不確定性,甚至也得面對人性的善惡。
一個母親不能做天使,但可以有一個天使般的微笑——用天使般的心對待孩子,但絕不會無視孩子的行為不分好壞善惡。
盧梭在《懺悔錄》中寫道,他自己的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產去世了,是她善良的姑姑養育了自己,這位聰穎善良的姑姑。這位姑姑陪他玩給他做衣服,給他唱歌講故事,讓他感受到的是一份天使般的母愛。「父親、姑姑……等我身邊的所有人,儘管都對我非常疼愛,然而一點也不放縱、溺愛……」
長大後他當學徒,受盡了師傅的虐待,他成為流浪兒,在社會底層備嘗艱辛,但他心中永遠有姑姑的慈愛呵護、正直而不寵溺,就像陽光一樣照亮那些陰暗的日子,使他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一個母親不能做聖母,但一定要有一個聖徒的心態——用聖母般的慈愛去呵護孩子,但絕不會無原則地縱容孩子犯錯。
馬爾克斯在回憶錄中用了很多筆墨寫了自己的外婆和媽媽。在他心目中,媽媽近乎一個完美的情人,她有一個世俗女子的溫柔與潑辣、任性與忍耐,活了97歲,生了十一個孩子,這些孩子沒有一個是犯罪的惡人。直到自己75歲,馬爾克斯還對母親充滿了感情,就好像一個老年人在回憶另一個老年人:像老朋友,像老情人。
馬爾克斯饒有興味地記錄了媽媽講的一個故事:
是有關聖徒麗塔的故事,麗塔是天主教有名的聖徒。她有一個很不好的丈夫:脾氣壞,迷途不返。有一天晚上,母雞在餐桌上拉了一泡屎,一分鐘後,她的丈夫醉醺醺地回到家。她來不及清理雪白桌布上的雞屎,情急之下,她先用一隻盤子把它扣住。怕被發現,她趕忙打岔,問丈夫:「想吃什麼?」
壞脾氣的丈夫說:「我想吃屎。」
妻子掀開盤子,笑嘻嘻地說:「這兒就有。」
▼
▼
馬爾克斯的媽媽告訴孩子們:這位丈夫後來皈依了耶穌,因為他的妻子是聖徒。
在聖徒麗塔的眼中:迷途知返的丈夫是可以救治的。在每一個媽媽的眼中:自己的兒子不會變成渣男。
結果往往是——
聖徒的丈夫變成了好人。媽媽的兒子,很多卻被寵溺成了渣男。
所有的媽媽都會寵愛偏愛甚至溺愛自己的孩子,但如果你沒有一顆聖徒的心,那你還得回到凡人:凡事有度,萬事有節,過分溺愛的結果是,你可能給世界貢獻了一枚渣男。
-The End-
(閱後請點讚!最好的支持就是將我的文章分享給其他朋友,謝謝!)
點下邊的題目連結,閱讀公號最新熱文:
◆當我們老了,這個世界會善待我們嗎?
◆誰的青春裡,不曾有獨自歌唱……
◆人生最美好的事,是和你一起去旅行
圖文註明外全部為丁小村原創,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均不得轉載
丁小村言(微信號—dxcn916)
這世界太嘈雜,因此我讀書和寫作
有趣、有質、有味兒:文藝的、思想的、感性的
長按上邊二維碼關注我,點下邊「閱讀原文」看前一天
▼蘋果用戶想讚賞就按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