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巴黎!
如果你在巴黎歌劇院附近,那就一定要去 Hugo & Victor 甜品店,並且要品嘗這裡特色的水果塔蛋糕,絕對新鮮的紅柚被切成薄片,果粒豐滿地躺在烘得鬆脆的蛋撻上,光是看著就養眼。
乍看下去,讓我們想起二十世紀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Victor Hugo)。然而,這兩個詞都是有深意的。「Victor」代表傳統古典的法國甜點,而「Hugo」則代表從未間斷過更新的創意甜點。
毫無疑問,用「&」聯接起來的兩者表達了創始人,兩個童年友伴 Hugues Pouget 和 Sylvain Blanc 的願景——綜合性的華麗糕點店,他們獲得了閃電般的成功。
除了手頭功夫,巴黎新一代的甜品師還極為重視視覺效果,Hugo & Victor 的甜品包裝非常精緻:紅與黑兩款的書本設計,在優雅地提醒著你,這是巴黎這座文化之城的甜品。
你要知道,講究的法國人並非只是紅酒配肉白酒配魚這麼容易打發。Hugues Pouget 是甜品主廚,14歲就入行,如今有20年的行業江湖史。
從餐旅學校畢業後,先後在以馬卡龍著名的 Ladurée 甜點店和高級餐廳 Le Bristol 實習。
2002年,我們的主人公與 Guy Savoy 相遇,後者彼時剛剛摘取米其林三星。在他們的星級廚房裡,一切都圍繞產品的品質而展開。當然還有精準的、出色的日常工作。
2003年,年輕的糕點師奪得了法國甜點冠軍賽的桂冠,之後他便在 Savoy 的餐飲帝國裡工作,緊接著又離開去拉斯維加斯大展拳腳,開設了屬於自己的餐廳。
在這幾年來,他學習從水果裡提煉糖的技術,增強石榴或是覆盆子在口中的味覺。酷愛旅行的他,環遊世界,花費數月品嘗、學習新的味道,並常常因此興奮好久。
▲ 他從 Carlton 酒店起步,隨後來到著名的 Ladurée 。在離開 Le Bristol 後,又受到米其林星級主廚 Guy Savoy 的提拔,Hugues Pouget 所受到的訓練無疑是最頂尖的。
如果說 Hugues Pouget 是此間甜品店的靈魂人物,其合伙人 Sylvain Blanc 則是包裝營銷的高手。
大學畢業後,他先在巧克力的領導品牌 Cacao Barry 工作,後來加入巴黎春天百貨的奢侈飾品部門工作。這一點正可以用來解釋為何 H&V 的甜品,在店面展示與設計包裝上總是流露奢侈精品的華麗氣息。
▲ 「作者的筆記書」訴說了甜品店的內在靈魂「美食至上,獨享奢華,並且充滿詩意
店內設計出自名設計師 Francis Krempp 之手,如珠寶展示般,每個鑲嵌式櫥窗只擺一件精品甜點。它像極了鑽石珠寶店,成為了法國傳說中超具創意,時尚和新潮的巴黎左岸優質甜點精品店。
H&V 販售的商品除蛋糕、水果塔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法式麵包、巧克力、馬卡龍及常溫法式小點。
既然是精品走向,對於甜點的保存有一套嚴格的要求,所有產品都是當天現做再分送到各分店,購買時,產品是從有調控溼度溫度的儲藏室中拿出來的,所以不會有派皮軟溼的的問題。
店鋪每兩個月都要更新一次甜品單,你總可以在店裡看到半圓形的像寶石一樣閃亮的誘人甜品。特別甜點還會選用最當季的水果來推出季節限定款!!
▲ 這哪是甜品啊,簡直是微型的裝置藝術
▲ 不會畫畫的甜品師,不是好甜品師
▲ 作為一種法國的標誌性甜點,長型的 Eclair(中文被稱為閃電泡芙)蛋糕經過重塑,獲得了石榴與柑橘的全新口味
這裡甜點所用的香料也是每兩個月更換一次,或者至少是根據水果收穫的季節而變:冬季,石榴和細皮小柑橘會閃亮登場;歐洲越橘和桃子將在夏季到來;九月是葡萄和杏仁成熟的時節;巧克力、香草和焦糖,則是 Hugo & Victor 全年無休的明星用料。
對於 Hugues Pouget 來說,產品的來源是最重要的,與他合作的都是行業精英。例如:Alain Abel 的大溪地香草、 Tresserre 的 Marie 家杏仁和 Sylvain Blanc 家族在南部 Hyères(伊埃爾,法國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瓦爾省的一個市鎮)種植的馬鞭草。而甜點中不可或缺的糖 ,他用的非常謹慎 ,以保證一口下去有咬「多汁水果」的口感 。
▲ 在甜品店的蛋糕中,主廚只使用了5%的糖分,而非更常見的15%。口味取而代之地更偏重香草或水果。
歸根結底,Hugo & Victor 最具革命性的地方在於甜品精良的外包裝,這涉及到很多細節。多年來,閱過無數星級餐館豪華裝盤的 Hugues Pouget,深知一枚甜點,不僅要好吃,而且包裝必須別出心裁,讓人愛不釋手。
還記得分生日蛋糕的情景麼?數好人數之後將圓蛋糕分成好幾份,每一份都是一個三角尖。我們的糕點師根據這個場景設計了一個三角形的水果塔模子,他說:「我希望為大家製作一人份的水果塔,因為這首先是一個非常居家的甜點,這能夠讓我們回想起對於童年的眷戀和與別人分享的感覺。」
▲ One Person 看起來是一隻完整的圓形蛋糕,可供全家人分享,一人一個三角尖
▲ palet-or 巧克力上面有鮮明的品牌標誌
另一個革命性的舉措,即好甜點需要適合的飲料搭配:根據客人的選擇,提出相應的飲料搭配建議,葡萄酒、茶、或者利口酒,這是一個度身定做的服務,為了那些愛好美食並且熟知他們家高品質的饞貓們,光是想想就讓人心馳神往呢!
Hugo & Victor 甜品店
地址:40 Boulevard Raspail, Paris
官網:www.hugovictor.com
網紅夢幻甜品聖地
除了 Hugo & Victor,我們再推薦給大家另外一家「網紅」夢幻甜品打卡勝地, La Patisserie des Reves,至於具體口感,小編在這邊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品嘗完後,告訴我們。
La Patisserie des Reves 2009年開幕,店面設計一如其名:夢幻。
淡淡的灰牆門面,裡面是大量小女孩似的粉紅色,每個甜品都覆蓋在控溫的冷藏透明玻璃鐘罩裡,更有趣的是,甜品展示桌的高度設計比尋常低矮,似乎是為了配合孩子的欣賞視角,整個店面設計隱隱有種歡樂的童趣。
主廚 Philippe Conticini 其實是成名極早的人物,出身米其林星級餐廳世家,後來跟著學習的幾位也都是當代赫赫有名的大廚Alain Dutournier、Joël Robuchon(已故)、Pierre Gagnaire。
後來與哥哥 Christian 合作的餐廳 La Tbale d』Anvers 曾是米其林一星餐廳,以天馬行空的個人創意出名,1991年法國美食指南將他選為年度甜點廚師。
1994年他以玻璃小杯容器 verrine 作為一系列表現甜點的外型,成為全世界甜點界的流行風潮,至今未歇。
推薦作品:viennoiseries 各式酥皮麵包、Saint-Honoré 聖諾黑泡芙塔、Paris-Brest 巴黎布雷斯特泡芙和 mille-feuille 千層派。
甜品八卦時間:
Paris-Brest 巴黎-布雷斯特泡芙
1891年,一位法國記者 Pierre Giffard 開辦了一個1200 km 的自行車賽事, 路線從巴黎到布雷斯特, 終回到起點巴黎。 P-B 的創造者 Durand Louis 受邀為其創作一款甜點, 一隻形似自行車車輪的 Paris-Brest 就此誕生。」
Mille-Feuille 與拿破崙無關的甜品
法式千層酥(又稱拿破崙酥、拿破崙蛋糕)是一法國起源的蛋漿甜品,但在一些北邊英語系國家就將它稱為 Napoléon,是義大利的那不勒斯人用自己的方式做作的糕點。
那不勒斯也是其中一個千層派的發源地,後來被誤解為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名稱,實際上和拿破崙無關。後來這個名字跟著戰爭傳到其他國家,如英國 Napoleon 及加拿大 Napoleon Slice,成了中文的「拿破崙」。
據說法式千層派是十七世紀著名大廚 François Pierre de La Varenne (法蘭索瓦‧皮耶‧德拉瓦倫1618–1678)所創,並將作法載入他1651年所出版的《Cuisinier françois》(法國菜譜)書中。
法式千層派的基本做法是由三層派皮加兩層奶油為基礎,然後重重複此動作。傳統的千層酥皮,是六次三折,有729層。有一些現代食譜已能多達2048,當代糕點大師如 André Guillot (安德烈‧紀羅)和 Pierre Hermé (皮耶‧艾爾梅),都已經能做到超過兩千層酥皮的 deuxmille feuille 兩千層酥。
Saint-Honoré 聖諾黑泡芙塔
聖多諾黑,是一道有200年歷史的法式經典甜點,特別的地方呢就是可以同時享用到塔皮與泡芙的雙重口感,以及奶油和焦糖在口中的融合與分散的感覺。
最一開始也是為了慶典而設計,如今為了可以單獨享用,變成了迷你的縮小版。在底皮上圍繞著3顆小泡芙,泡芙上再擠上焦糖奶油,最後在頂部放上泡芙,宛如華麗皇冠上的寶石,整體看上去給你一種古典浪漫的感覺。
圖片來源
PEIPEI /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