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國企和央企一些的員工,工資待遇實際並不高。可為什麼不離職?」
我在央企工作已有18年,就拿身邊人的事說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01穩定勝於一切
我所在的企業職工最多時達6000多人,熟識的同事中約有1000人離職另謀出路。
而其中95%的人,可以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有幾年在海南工作,有幾年上新疆打工。幹得好時,工資遠遠高於在國企的收入;幹得不好時,不僅顆粒無收,而且負債纍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位同事辭職養豬,因不懂技術且不善經營,至今窮困潦倒。一位很有本事的同事先做大生意,賠了錢後,到南方種甘蔗,仍收入不行。
留在國企和央企工作,有著穩定的收入,就可為三代人——老人、自己、孩子的生活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留在體制內是最佳的選擇。
02薪水按月到手
一位同事,他為人處事圓滑,也有一定的社會關係,於是辭職另謀出路。
他先後做過賣砂子、開餐館、倒魚苗等多種生意。雖然流汗無數,然而收入卻不能按時入帳。
不欠帳,生意做不大;一欠帳,對方有可能賴帳。
最慘的一次,工人們等著發工資,欠他帳的人卻跑路了。他賣了房,發了工人的工資,自己浪跡天涯,到處尋找欠帳者。
還有不少同事,離開體制後,叫苦連連。說自己的一滴汗摔成八瓣地幹活,然而薪水常常按月不能兌現,可生活開銷哪樣能拖欠!
留在國企和央企工作,無論薪水多少,每月會按時發放。然而體制外,薪水再高,依然有著拖欠甚至不給的可能。
03風險可控在控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離開體制後,幹得風生水起。但這真的只是很小的概率。
比如,做自媒體的人,極少數者月入過萬;大多數的人,幾個月也許一文「不值」。
體制內的風險可控在控,只要努力工作,不可能被辭退。
體制外的風險多得數不勝數,比如,本次疫情發生後,許多公司會辭退很多員工。難道是因為員工工作不努力嗎?並不是,只是受大環境影響而已。
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風險儘量可控在控,對自己和家人,都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
我認識的朋友同事中,大多在體制內工作;而我熟識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在體制外工作。
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光陰,彼此的收入待遇、家裡條件等等相比較而言,總體還是體制內過得比體制外安穩且好得多。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