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原配武鍾謙:14歲嫁給朱自清,生了六個孩子,31歲便去世

2021-01-07 冬瓜冬瓜不矮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下午好呀。小編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民國時期的包辦婚姻,例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徐志摩,魯迅,胡適等人。他們的原配髮妻都是由父母包辦的,由於年紀小沒有和父母反抗的能力,雖然不喜歡包辦婚姻,但還是遵從父母的安排結婚了。可包辦婚姻最後的結局大多數都是不幸福的,胡適雖然沒有拋棄髮妻,但他曾經婚內出軌過,最後還是回歸了家庭。提起包辦婚姻是好還是壞,我們大部分都是覺得是不好,其實在包辦婚姻中也有幸福的。這一期要和小夥伴們分享的這一對夫妻就是由父母包辦的,他們在婚後相敬如賓,還生了六個孩子。

朱自清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曾經在徐州榷運任職過,受家庭氛圍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詩詞歌賦非常感興趣,並且帶有一股文人氣質。在當時是十分看著傳宗接代這件事的,朱自清作為家中的長子傳宗接代的事情就放在了他的身上,在朱自清十四歲的時候家裡就拜託媒人為他張羅婚事。經過媒人介紹,沒多久朱自清的父母就決定和武家的小姐定親了。武家只有一個女兒武鍾謙,她和朱自清是同年出生的,父親是揚州的名醫,家境優越,由於家裡只有她一個女兒因此她在家裡備受寵愛,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生活。

武鍾謙和朱自清的年齡家境都相仿,而且武仲謙的長相十分標深得朱自清父母的喜愛,因此在十四歲的時候她就和朱自清訂婚了。當時的朱自清年紀還比較小,對於結婚沒有概念,一心在學習上,因此家裡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做主。朱自清十八歲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了,由於第二年要去北京上學了,朱自清的父母就催朱自清回家和武鍾謙拜堂成親。

朱自清收到父母的家書以後就回揚州結婚,結婚當天是他第一次見武鍾謙,朱自清原本對這場婚姻沒有任何想法,看到武鍾謙本人之後被武鍾謙的精緻的長相和溫柔的氣質所吸引,而且武鍾謙笑起來的樣子十分美。武鍾謙在得知自己要嫁的人是才子朱自清後,心中十分歡喜。結婚後,朱自清和武鍾謙相敬如賓,恩愛有加,新婚生活十分甜蜜。很快北京大學的開學時間到了,朱自清啟程去學校了。

1917年,朱自清前往北京上大學,武鍾謙在家裡打理家務孝敬公婆。朱自清到了北京之後,一心向學,積極參加文學運動。可在這一年家中發生了變故,朱自清的父親被迫離職,一下子家裡沒有了經濟來源,生活變得十分拮据。離職後,朱父的性格變得十分暴躁,經常會亂發脾氣,這導致武鍾謙不在愛笑,擔心自己的笑會引來公公的責罵。朱自清看到如此小心翼翼的武鍾謙十分心疼,為了補貼家用朱自清努力學習提前從北京大學畢業。

畢業後,朱自清在杭州的一所高校任職教師,每個月他都會留一部分工資給自己做生活費,然後都寄回家給武鍾謙補貼家用。之後朱自清在台州任職,於是將武鍾謙和孩子也到台州一起生活。在台州的日子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十分的幸福,朱自清在外工作,武鍾謙在家裡操持家務,日子過得十分舒適。可惜好景不長,1928年武鍾謙在生下第六個孩子後身體一直都很不好。由於長期過於勞累,並且沒有及時的得到治療,武鍾謙在第二年就離世了。

武鍾謙是一個傳統的賢妻良母,她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這個家了。她離世以後朱自清十分痛苦,還寫了一篇文章悼念她。好啦,這一期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了希望你們喜歡,我們下一期再見啦。

相關焦點

  • 朱自清:深入骨髓裡的清高,讓他清風一樣而來,又清風一樣離去!
    朱自清是家中長子,全家人對他十分重視,他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私塾教育,這為他日後成為一位文學大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12年,14歲的朱自清考入揚州高等小學,隨後又進入江蘇第八中學。4年後順利畢業,並且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朱自清18歲那年,遵從父母之命,和當地名醫武威三的女兒武鍾謙結婚。
  • 朱自清,一個有故事的美食家
    1931年6月12日朱自清的情書中寫道:隱: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腮,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謝謝你給我力量。1931年8月8日,朱自清已對陳竹隱換了親暱的稱呼:親愛的寶妹,我生平沒有嘗到這種滋味,很害怕真會整個兒變成你的俘虜呢!
  • 朱自清:春
    以上是人到中年公號旗下視頻號【退休去哪玩】,如果你超過50歲,以下正文文:朱自清今日「立春」,新春新氣象廣州的木棉開花了一篇朱自清的經典散文《春》送給大家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重讀朱自清《背影》:字行間的四次落淚,悲愴與思念,領悟的啟示
    時隔20多年之後,再一次重新閱讀朱自清的《背影》,結合自身的經歷之後得出了又一番不同的感受。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眼裡也有一千個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裡,包含著悲愴與思念!朱自清18歲考取北京大學之後,有一年寒假,父親一手操辦的他的婚事,是當地一位名醫的女兒,那時正處於家境破敗之時。因此讓受到新思想薰陶的朱自清對於父親的包辦婚姻非常不滿。另一件事發生在朱自清大學畢業之後回到母校揚州八中執教的時候。父親那時正失業,他憑藉著與揚州八中校長的私人關係,私自領走了兒子的當月工資。
  • 朱自清:「無論生活多麼困難,都不能接受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
    朱自清臨終前囑咐夫人陳竹隱:"無論生活多麼困難,都不能接受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因為我已經在拒絕聲明上簽字了。"像朱自清這樣的大學教授,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收入,比一般的普通老百姓要好一點,但朱自清先後有兩段婚姻,共育有8個孩子,家裡人口眾多,當時買一包煙就要幾萬塊錢,朱自清每個月的薪水也僅僅只夠購買三袋麵粉而已,所以全家經常挨餓。當時,國民政府為了平息高級知識分子的怨氣,派發了一種採購證,有了這種採購證就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美國支援的平價麵粉」。
  • 朱自清的一段短文,當年只會背書,如今看懂,不自覺就淚眼模糊
    朱自清是現代詩人和散文家,1898年出生於江蘇。他幼年在私塾讀書,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進入北大學習後,他積極投身五四運動,還參加過教育演講團以及新文學運動。朱自清在1919年底開始發表詩歌,在思想上呈現出一種純正樸實的文風。
  • 朱自清的《春》,生機勃勃——「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
    民國作家朱自清的文學思想形成契機1.朱自清文學思想形成契機朱自清是民國時期作家群體中的佼佼者,作為當時江南文化圈內出類拔萃的大作家,曾經創作過很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學作品。詩歌、文章、散文是朱自清文學思想中的三大利器,他以獨特的文學視角不斷去闡釋符合時代特色的新思想。生於晚清末年長於民國時期的朱自清,在年僅18歲時就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在校期間,他不僅積極學習文化知識而且也接受了新型思想的薰陶。由於對文學情有獨鍾所以他一直筆耕不輟,並於入校之後的第三年開始在各大報刊上發表詩歌作品。
  • 初心|朱自清:輕柔細膩的文字,剛毅不屈的人生
    1931年8月,朱自清到英國留學,學習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後又漫遊歐洲五國。1932年7月,朱自清回國到清華大學擔任中國文學系主任。早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朱自清就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大學畢業後,在浙江、江蘇任教時,他繼續參加新文學運動,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會員。
  • 朱自清是餓死的嗎?其實他是病死的
    朱自清拿出一半教書的微薄工資供養父親,可是朱鴻鈞不滿足,於是他動用自己的關係,強行把朱自清的工資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裡。隨著朱自清的孩子相繼出生,朱自清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責任更重了。而父親脾氣越來越暴躁,所以朱自清還要忍受與父親之間的矛盾,日子過得非常煎熬。
  • 余光中公開抵制:朱自清算什麼大師,強烈要求《背影》移出課本
    作為一名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曾經受到人們的廣泛讚美,與此同時,各種非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說朱自清的《背影》將要被踢出課本?詩人余光中甚至成為了朱自清公開的抵制者,直接喊話朱自清:你算什麼散文大師。朱自清與余光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余光中為何有如此過激的態度呢?共同回憶提起朱自清,人們腦海中便會立馬浮現出兩個字:才氣。
  • 批過朱自清、懟過聞一多,千面詩人余光中先生,76歲被人揭老底
    余光中自然是個偉大的詩人,但時人對其人格的頗多爭議,總讓人想細細探究。 朱自清是文壇上舉足輕重的一位人物,更是影響力頗深的一位散文大家。1992年,余光中的一篇批評性文章《論朱自清的散文》橫空出世,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巨大的轟動。 余光中在文中強烈貶斥了朱自清的散文,甚至說朱自清算不上什麼著名的散文大家。
  • 余光中:朱自清的散文不值得做範文|周末讀書
    請看朱自清的文句:但一個平常的人像我的,誰願憑了理性之力去醜化未來呢?我寧願自己騙著了。不過我的社會感性是很敏銳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鏡,而我的感情卻終於被它壓服著……在眾目睽睽之下這兩種思想在我心裡最為旺盛。她們暫時壓倒了我的聽歌的盼望,這便成就了我的灰色的拒絕。這樣生硬晦澀的句子,就算是譯文,也不夠好。
  • 朱自清: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與您分享90年前的一篇文章: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作者,朱自清。去年暑假到上海,在一路電車的頭等裡,見一個大西洋人帶著一個小西洋人,相併地坐著。我不能確說他倆是英國人或美國人;我只猜他們是父與子。那小西洋人,那白種的孩子,不過十一二歲光景,看去是個可愛的小孩,引我久長的注意。他戴著平頂硬草帽,帽簷下端正地露著長圓的小臉。
  • 作家余光中公開抵制:朱自清算什麼大師
    刺痛萬千讀者心聲的《背影》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1898年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是我國著名的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主要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是《背影》。《背影》主要講述的是19歲的作者離開南京去北京上學的時候,父親親自送他到火車站,在等待火車到來的時候與父親告別的故事。
  • 「清城夜讀」匆匆——朱自清
    今晚和您分享朱自清的《匆匆》。音頻:《匆匆》作者: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 著名詩人余光中:朱自清算什麼「散文大師」!
    這是朱自清《背影》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語言平實質樸,但卻飽含深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學子。但進入21世紀之後,這段話卻為朱自清和《背影》這篇文章招來了不少非議,甚至差點被語文教材刪除。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學者、詩人余光中(代表作《鄉愁》大家都很熟悉吧)就曾發文稱《背影》水準不高,朱自清也配不上「散文大師」這個名頭。余光中是這樣說的:就憑了這樣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稱為散文大家嗎?我的判斷是否定的。他的觀察頗為精細,宜於靜態的描述,可是想像不夠充沛……大致平起平落,順序發展,很少採用逆序和旁敲側擊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變化少,有時嫌大俚俗繁瑣,且帶點歐化。
  • 朱自清《春》全文賞析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