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無法重複」,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論文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  ●  ●

2020年1月2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Frances H. Arnold撤掉2019年5月份發表在 Science 的一篇論文,原因是原工作無法重複。

當天,Arnold在推特上發表公開道歉信:「承認是痛苦的,但這樣做很重要。我向大家道歉。當這篇論文提交的時候,我有點忙,沒有把我的工作做好。」 [1]

選擇性功能化惰性C-H鍵是傳統合成化學的一大難題。在2019年的原論文Site-selective enzymatic C–H amidation for synthesis of diverse lactams中,Arnold和同事介紹了採用定向進化技術,發展了一系列能催化非天然C−H醯胺化的細胞色素P450酶,精確控制同一個底物中不同位置C−H鍵的選擇性,從而合成手性β-、γ-、δ-內醯胺。

與傳統的貴金屬介導的C-H醯胺化相比,這種轉化效率極高( 高達1,020,000 total turnover number) ,選擇性高 (區域選擇性高達25:1,選擇性高達97%) ,並且製備過程簡便 [2] 。

當時,Science 上題為 「 Remote control with engineered enzymes 」的同期評論文章 [3] 指出,這項工作清楚地證明了定向進化的能力,可以開發出具有高度可調的化學,區域和立體選擇性的C–H活化策略,可以從常見的起始原料中獲得各種手性內醯胺,這將有望改變生物催化產生內醯胺化合物,在尋找能夠實現遠程C-H功能化的可調催化劑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然而,Arnold團隊重做酶促合成內醯胺實驗,發現原工作無法重複。眾所周知,重複是驗證科學實驗的重要部分。如果一項實驗成功,那麼每次實驗都會獲得相同的結果 [4] 。

「重做實驗發現,這些酶不會以要求的活性和選擇性進行催化反應。仔細檢查了第一作者的實驗記錄,發現缺少同期條目和關鍵實驗的原始數據。」1月2日的撤稿聲明寫道。 [5]

很多科研人士諒解並讚賞Arnold教授勇於糾正錯誤的態度,並表示將此事引以為戒。

「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關於論文撤稿的推文,說明科學家對自己的數據誠實是多麼重要。」 印度科學家 Anmol Kilkarni 在推特上說,「對於像我這樣剛開始從事研究領域的人,您的做法給我上了重要一課。」

來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兒科學助理教授 Ryan Scott Gray 肯定了 Arnold解決此事的態度。 「這很鼓舞人心,謝謝您向大家公開。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通過誠實和可重複的方式來效仿非常重要,而不僅僅是努力成為第一。」

Arnold 團隊早期成員 Pradeep K. Dhal 也發表了積極的看法。「Frances:我向您的誠實致敬。作為小組的早期成員,我清楚地記得您曾多麼認真地教會我們檢查數據並進行對照實驗。眾所周知,有時研究會發生錯誤。您已採取了最大膽的行動來收回論文。」

誠然,科學研究的道路並不平坦,出現錯誤是可以被包容的。正確認識並積極改正體現了對科學事實的尊重與對研究工作的負責。

[1]https://twitter.com/francesarnold/with_replies.

[2]Cho, Inha, Zhi-Jun Jia, and Frances H. Arnold. "Site-selective enzymatic C‒H amidation for synthesis of diverse lactams." Science 364, no. 6440 (2019): 575-578. Retracted.

[3]Hepworth, Lorna J., and Sabine L. Flitsch. "Remote control with engineered enzymes." Science 364, no. 6440 (2019): 529-529.

[4]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50989423.

[5]Cho, Inha, Zhi-Jun Jia, and Frances H. Arnold. 「Retraction.」 Science 02 Jan 2020:eaba6100 DOI: 10.1126/science.aba6100

相關焦點

  • 又一位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 主編都發聲了
    ·阿諾德(Frances Arnold)在無法重複出實驗結果後,宣布撤回自己於2019年5月發表在《科學》( Science )上的論文「Site-selective enzymatic C H amidation for synthesis of diverse lactams」。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第四,呂克最後一次參與HIV的研究工作,是2007年發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上講利用幹擾素貝塔抑制HIV複製的論文,呂克是作者之一。這兩篇論文立即奠定了呂克·蒙塔尼作為當代第一偽科學(Pseudoscience)大宗師的地位。這兩篇論文看題目估計大家雲裡霧裡的:DNA產生不產生電磁信號,跟偽科學有什麼關係?這話說來就長了。
  • 對話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揭露者:造假導致的不信任對誠實的中國...
    2020 年度諾獎盛宴剛過,就有諾獎得主陷入爭議。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截止 10 月 16 日有 32 篇論文被指存在問題。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巧合的是,北京時間 10 月 18 日,塞門扎正在參加中國的一場科學家峰會。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1 月份的一篇預印本網站 BioRxiv 論文就提出,新冠病毒中特有的基因片段和 HIV 很像,這不像是自然的結果,該論文作者是來自印度理工學院德裡分校的研究人員。目前這篇論文已被作者撤回。蒙塔尼在採訪中也支持了這篇論文,並表示印度研究人員最終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才被迫進行撤稿處理。該言論出來之後,很快就引起了學界內部的爭議。
  • 美國諾獎得主撤回論文,稱研究結果不可重複,一名共同作者為中國人
    阿諾德教授關於「酶的定向進化」的相關工作及論文於2019年5月發表於《科學》雜誌上,博士生Inha Cho及博士後Jia Zhi-Jun(賈知軍)為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
  • 諾獎得主被指騙局同謀,涉嫌非法臨床研究|專訪舉報者
    10 月盛典剛過,就有往屆諾獎得主接連翻車。繼 2019 年諾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爆出數十篇論文涉嫌造假後,2007 年諾獎得主馬丁伊文思(Martin Evans)也遭遇學術不端指控。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2019年諾獎得主論文被曝30多篇論文P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16年
    2019年諾獎得主論文被曝30多篇論文P圖造假,時間跨度長達16年 2020-10-16 1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獎得主Wilczek:愛因斯坦的論文,放在今天能發表嗎
    正如我跟學生們說的,作為相對論的問世之作,這篇論文仍然是對該理論最好的介紹。但如果放在今天,它可能無法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為什麼會這樣?畢竟,它毫無疑問是能通過所有關於正確性和重要性的檢驗的。雖然江湖傳說這篇論文的首批讀者們覺得它艱澀難懂,但事實是很多理論物理的文章都比它更加難讀。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與杜德娜工作最相關的研究進展,了解到他們的工作是如何與其他人的研究銜接起來的。2006年,杜德娜的實驗室開始CRISPR的研究工作,這個課題就像偵探,只不過目標相反,關注的不是病毒如何入侵宿主,而是細菌如何抵禦病毒。他們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些與CRISPR相關的基因,或者說,是他們認為參與了抵禦病毒的細菌基因。
  • 諾獎得主Wilczek:愛因斯坦的論文,放在今天能發表嗎?
    正如我跟學生們說的,作為相對論的問世之作,這篇論文仍然是對該理論最好的介紹。但如果放在今天,它可能無法在科學期刊上發表。 為什麼會這樣?畢竟,它毫無疑問是能通過所有關於正確性和重要性的檢驗的。雖然江湖傳說這篇論文的首批讀者們覺得它艱澀難懂,但事實是很多理論物理的文章都比它更加難讀。
  • 諾獎得主有話說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但繼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之後,年輕的科學家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著探索。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批准了PSI-7977(索非布韋,sofosbuvir)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最終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然而,阿爾特的諾獎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曾與之失之交臂。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前面的話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本文研究了小柴昌俊的科學貢獻,並從中總結了若干成功經驗。
  • 學術研究必知:論文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被撤稿?
    近年來,論文發表後被撤稿的事件越來越多被媒體報導,尤其是國際著名出版商接連發生大規模撤稿事件,更加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撤稿屬於期刊正常糾錯機制的一種。因此,首先正確客觀看待撤稿問題非常重要。但是,撤稿無論對於作者還是期刊來講,都是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會對作者、讀者和期刊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是涉及學術不端行為的撤稿,作者可能還會面臨來自所在科研機構和資金支持等部門的調查和懲罰,都應儘可能避免。一篇已經發表的論文,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被撤稿呢?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天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連線發言時稱,美國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不會有一個V型恢復。現在已進入8月份,而美國上一周新的失業人數又超過100萬,疫情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破壞就越嚴重。
  • 諾獎得主開發出新型納米成像顯微鏡
    諾獎得主開發出新型納米成像顯微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4:17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Stefan W.
  • 艾森克論文60年後被撤稿,暴露出心理學研究怎樣的弊端?
    沒過幾天,中國春節收官標誌的元宵節剛過去兩天,空氣中的年味尚未散盡,SAGE旗下期刊《感知與運動技能》(PerceptualandMotorSkills)也宣布撤稿艾森克的論文3篇,提出存在疑問36篇;《心理報告》(PsychologicalReports)同時宣布撤稿9篇,提出存在疑問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