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市人民醫院醫共體陶朱分院護士陳燕帶著「小燕子」工作室的成員,來到陶朱街道銀泰小區89歲老人趙忠英家裡。一坐下,陳燕就熟練地打開血壓計,為老人測量血壓,同時詢問老人身體狀況。
「老人因為骨折過,天氣變化時手臂會感覺不舒服,跟我們中醫理療科的醫生來說,我們抽個時間來給她做做護理,給她做做理療,給他穴位按摩一下,她會很舒服的。我們醫生基本都是約好就來,隨叫隨到的。」陳燕告訴記者,由於老人患有多種老年病,所以,每周一上門,她都要問個仔細,並帶領老人做夾彈珠、識卡片等功能性康復鍛鍊。
「去康復醫院,老人家裡經濟條件也不太好,也沒人照顧。在家裡,我們跟著『小燕子』一起一星期來一兩趟幫她鍛鍊鍛鍊。」志願者徐靈燕說。
資料圖
趙忠英老人享受到的服務
得益於
醫共體建設織就的
健康醫療衛生服務網
去年,我市組建了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中心醫院三大醫共體,構建了覆蓋全市的「共建共治共享」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今年,市衛健局繼續深入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以實施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契機,以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基層衛生人才定向培養為突破口,以醫療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切入點,織就高精度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
我市還積極建設一體化醫共體康復服務體系,除在醫共體總院設置康復病區或院區,各分院建立康復服務中心外,還積極向社區延伸居家康復等。
今年,陳燕就先後在陶朱街道迎賓社區、友誼社區、城西社區開出了5個居家康復站點,每周一至周四上門為老人們提供康復訓練、心理疏導、壓瘡護理、併發症預防等服務,有效改善了老人們的健康狀況。
銀泰小區住戶馬金紅就是受益人之一,她開心地說:「全靠『小燕子』幫助,人好起來了,以前走路要拐杖,現在拐不用了。」
為織好全民健康醫療衛生服務網,我市啟動基層衛生人才定向培養計劃,用5年時間為村、社區醫療機構定向培養400名以上全科醫生,實現每個村衛生室有一名大專以上學歷的村醫。今年,已籤約13名本科生、48名專科生。
同時,我市還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投入1500萬元實施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現住院病房建設、中醫綜合服務區建設、康復服務中心建設、急救設備設施標準化配備、遠程醫療協作平臺建設「五個全覆蓋」。建立了由17個發熱診室、8個發熱門診、1個留觀病房、1個隔離病房、17個基層康復服務中心組成的醫防一體醫共體疫情防控網。實施美麗鄉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全市437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60.6%,配備藥物可基本滿足村民日常需要。
市衛健局副局長何翼浩:
繼續發揮醫共體在標準化和一體化方面的優勢,全面推進智慧醫生和兩慢病防治的工作,在所有醫共體分院建立『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一章管理』的門診綜合服務中心,織密人民健康這張『守護網』,真正讓群眾有『醫』靠。
……
來源:諸暨日報 衛健局
供稿:陳 婕 郭亮辰 周蓉苗
供圖:徐葉黎
原標題:《在家也能看病!諸暨打造全民健康醫療服務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