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學期開始,父母都會給孩子置辦一些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就是為了給新的一學期圖個好彩頭。但是總會有不良商家,為了獲得利益不顧孩子的健康問題。
這個「毒鞋子」,孩子穿久了以後會導致性早熟,醫生:貴不一定好
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不少無良商家的工廠生產過程,事發後不少生產不合格的工廠都被關閉了。很多父母都在譴責這樣的是商家,紛紛要求曝光他們的網店和涉及的商場,以後再也不去消費了。
小王的兒子是小學一年的新生,在開學前小王就為孩子籌備了所有開學需要的東西,這其中也包括了一雙新鞋。
孩子剛開始穿這雙鞋的時候還覺得很舒服,但是多穿幾次後,小王就發現不對勁了。年僅7歲的孩子居然長鬍子了!這可嚇壞了小王。小王為了給孩子買這雙鞋,逛了大半個商場,還專門為孩子買了個貴的,只為孩子能穿著舒服些。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後,孩子回家告訴爸爸自己的腳不舒服。小王將孩子的鞋脫了後發現孩子的腳底板長了許多小紅點。
小王馬上就把孩子帶到醫院檢查。醫生檢查的結果是孩子可能是足部的感染,才引起一系列的症狀。醫生還發現孩子小小年紀居然長了喉結,這明顯就是性早熟啊!
醫生解釋到,孩子就是因為經常穿這樣的鞋子導致的。這種鞋子雖然價格高,但在在生產方面存在嚴重的隱患。甚至生產的材料都是不合規定的,小王仔細一想,按理說大牌子的東西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將鞋子拿去檢驗後才發現,這就是一雙「盜版的鞋」。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偽造大牌的偽劣產品。這類產品在生產上存在嚴重的隱患,很多生產所用的材料都是一些廢棄的垃圾。孩子在長期穿了這類材料做的鞋子以後,輕則是皮膚感染,出現紅疹等,重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
父母在給購置新衣新物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東西呢?
1、不能貪小便宜
很多大人在買東西時都會貪小便宜,特別是一些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人。很多劣質材料製作的東西最常出現在中低級水平的城市。這類城市的人群普遍消費不起大牌的商品,商家為了迎合市場就會選擇一些價格較低的商品來售賣。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地區的人對於大牌的商品了解甚少,看到價格以為好的東西就是貴的,商家就是抓住了這類消費人群的心理來進行「欺騙性消費」。
各位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時,要注意不能給孩子買一些沒有生產許可的東西。在買東西時尤其要注意檢查產品的相關信息,看到三無產品一定不要購買。
2、不能攀比買貴的
很多孩子在進入到學校學習後,看到自己身邊的同學穿得比自己的好很多,於是攀比心理作祟讓孩子回家讓自己的父母也給自己買這樣的衣物。
孩子在小時候的價值觀是最容易被帶偏的,孩子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會影響孩子。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應該注意一個原則「以舒適為主」,很多孩子在買東西時,只會在意價格,覺得價格高的穿上去會更加的有面子。
不僅是孩子,很多家長在買東西時也是這樣的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理。要是養成了攀比心理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對於很多家庭普通的孩子來說,一雙鞋子的價格可能就要一個家庭半個月的生活費。
孩子的要求在得不到滿足以後,脾氣就會變得比較暴躁,甚至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只為滿足自己的攀比欲望。
3、買合腳的鞋子
有部分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會給孩子買大一點的鞋子,原因就是孩子在長身體,買大一點的鞋子可以多穿幾年。存在這樣心理的家長不在少數,尤其是在農村。
鞋子買大了,孩子還不方便走路,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腿部發育,有些孩子在行走時有些彆扭就是因為小時候在穿的鞋碼數不和腳導致的。
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能貪點小便宜。很多時候一點小便宜在貪了以後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孰輕孰重,各位家長要學會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