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1445—1510)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畫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其作品人物優雅,線條流暢,細節精緻,美妙無比,在西方繪畫史上有著重要的藝術地位。
英國著名的英國藝術評論家和研究文藝復興的歷史學家在《波提切利畫傳》中,為我們重現了佛羅倫斯畫派的光輝歲月以及那個人才輩出、文化與藝術高度繁榮的年代。
(本期微信編輯:Aviva)
傑作的誕生
朱利亞•瑪利(英國藝術評論家、歷史學家)
桑德羅·波提切利天性敏感,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洛倫佐所組織的美第奇皇家文化圈在在當時的佛羅倫斯風靡一時,人們非常崇尚古希臘文化。美第奇皇家文化圈裡的詩人和人文主義者對古希臘文化更是摯愛有加。多納泰羅(Donatello)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第一代藝術家,也是15 世紀最傑出的雕塑家。他把古希臘神話故事畫在徽章上,用其裝飾洛倫佐的官邸威盛拉爾加宮的宮廷內院。波拉尤奧洛兄弟還在宮廷內院的牆壁上繪製了裝飾畫《赫爾克裡斯的任務》(The Labour of Hercules )。波提切利很快就被捲入了這股尚古熱潮。
古希臘神話的強大魅力令他傾心,激發了他無限的創作熱情。作家葛迪安諾曾提到:桑德羅畫了很多千嬌百媚、國色天香的裸體美女。此外,葛迪安諾還提到在當時的卡斯楚城堡,人們可以欣賞到這位藝術大師許多精美絕倫的畫作。卡斯楚城堡曾經是喬瓦尼·德·美第奇伯爵(Signor Giovanni dei Medici)的別墅。喬瓦尼曾是一位著名的軍事領袖。1426 年,在曼圖亞(Mantua)的一次陣前激戰中,喬瓦尼戰死沙場。三四十年之後,瓦薩裡在《名人傳》裡對波提切利這些精美絕倫的畫作做了詳細記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便屬此列。
《春》,波提切利,1476—1478 年。
作家葛迪安諾以及瓦薩裡在卡斯楚城堡看到的這兩幅畫,十之八九是洛倫佐·迪·皮埃爾·佛朗西斯科(Lorenzo di Pier Francesco)邀請波提切利畫的。畫作完成之後,作為禮物,他把這兩幅畫送給了「豪華者」洛倫佐。洛倫佐·迪·皮埃爾·佛朗西斯科是美第奇家族旁系中的老大。他是老科西莫唯一的一個弟弟的孫子,是「豪華者」洛倫佐的堂兄。洛倫佐·迪·皮埃爾·佛朗西斯科繼承了父親的遺產,擁有了萬貫家私。老皮埃爾是美第奇銀行的股東,對「痛風者」皮耶羅和皮耶羅的兒子忠心耿耿。「豪華者」洛倫佐也特別希望和這門擁有巨額資產的親戚保持友好關係。他的這門親戚一貫慷慨大方,曾經不止一次為他慷慨解囊。洛倫佐和比自己大好幾歲的另外兩位堂兄也保持著親密往來。洛倫佐·迪·皮埃爾·佛朗西斯科和「豪華者」洛倫佐一樣,也非常喜歡文學,喜歡寫詩歌,尤其喜好拉丁詩。他也是學者和藝術家的慷慨贊助人。
美麗的卡斯楚城堡建在卡瑞奇的高山之巔。從城堡可以俯瞰阿爾諾河畔的大峽谷。這裡是「豪華者」洛倫佐邀請所有豪門子弟舉行盛大宴會、舉辦娛樂活動的場所。波利齊亞諾曾經創作過一部長篇組詩《西爾維亞》,為了表達自己對「豪華者」洛倫佐的敬意,遂將該詩中的第一首《鬥篷》(Manto )贈給了他。這是一首讚美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的詩。波利齊亞諾以前曾經寫過一首詩,題為《短歌》。波利齊亞諾「毛遂自薦」之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洛倫佐非常欣賞波利齊亞諾所寫的這些詩歌。他認為波利齊亞諾滿腹經綸,是難得的人才。自此之後,洛倫佐把家裡所有裝飾畫的選材工作全部交給波利齊亞諾負責,並吩咐波利齊亞諾指點波提切利完成這些畫的繪製工作。
那時的波利齊亞諾才華橫溢、年輕有為,也是一位人文主義者。他備受洛倫佐的寵幸。不久,波利齊亞諾被「豪華者」洛倫佐請進宮中,成為美第奇家族子女的家庭教師。他的第一個學生就是洛倫佐的兒子。波利齊亞諾效仿當時著名詩人路易吉,也寫了一部題為《繆斯女神》(Muse )的敘事長詩,歌頌英俊的朱利亞諾在馬術比賽中的勇敢表現以及浪漫的愛情故事。繆斯女神實際上是天神宙斯和記憶女神的九個女兒,這九位女神在希臘神話中被統稱為繆斯女神。她們分別掌管繪畫、文藝、音樂、詩歌、天文等九種藝術。這些女神最能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所以人們一直認為音樂家、詩人等都會受到繆斯女神的庇護。在波利齊亞諾創作的這部優美的詩歌裡,他首先用聲調優美的八韻句高度讚揚了這位驍勇善戰的賽場英雄,然後又極力讚美這位英雄貌美如仙的情人西蒙內塔,隨後,他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賽普勒斯島(Cyprus)。最後,這位詩人又用華麗的辭藻描繪了美神維納斯春光明媚的花園以及美麗的少女「春」(Spring)即將到來之時祥和歡快的景象。
因為洛倫佐·美第奇非常喜歡神話題材的壁畫,所以,波利齊亞諾建議波提切利以古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波利齊亞諾把自己所寫的長詩《繆斯女神》中的每一個故事情節耐心地講解給這位畫家。在波利齊亞諾的筆下,美神維納斯所統治的天國如世外桃源一般令人心馳神往。這段詩文所表現出來的優美意境激發了波提切利的創作靈感。波提切利很快就創作完成了他的絕世佳作《春》(Primavera)。
根據歷史文獻中的記載,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官貴人僱用畫家繪製裝飾畫時,畫家不能自選題材,題材必須由僱主確定。畫家必須按照僱主的意圖進行藝術創作。曼託瓦城的侯爵夫人伊莎貝拉·黛絲恬(Isabella d』Este)在請畫家繪製裝飾畫之前,總是喜歡諮詢宮廷裡著名的人文主義者,比如作家彼得·本博(Pietro Bembo)和帕裡德·達·切雷薩拉(Paride da Ceresara)。有一次,這位侯爵夫人邀請繪畫大師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 以及拉斐爾的老師—— 大畫家皮埃特羅·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給她繪製一幅裝飾畫《幻想曲》(Fantasie)。在這兩位繪畫大師創作之時,她要求彼得和帕裡德必須在一旁嚴格指導,並叮囑他倆不能錯過畫中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其實,這幅畫並非用於非常重要的場合,只是用來裝飾她的書房而已。
波利齊亞諾對藝術問題一直很感興趣,他與佛羅倫斯的一些藝術大師一直交往甚密。是他幫助阿爾貝蒂(Alberti)出版了著名的理論著作—— 《論繪畫》(Treatise on Painting)。阿爾貝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有影響的建築理論家。他首次提出空間表現應基於透視幾何原理,強調在進行藝術創作之前,必須進行實物觀摩,藝術作品應寫真傳神,畫家應該面向自然並且不斷積累素材,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理想的作品。阿爾貝蒂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在現實主義和科學技法方面的理論基礎。波利齊亞諾在幫助波提切利的同時,還向年輕的米開朗琪羅推薦希臘神話故事《半人馬之戰》(The Battle of The Centaurs),建議他以此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米開朗琪羅對此非常感興趣,並就此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半人馬之戰》終於面世了,成為米開朗琪羅早期的浮雕作品之一。
洛倫佐·德·美第奇除了請波利齊亞諾指導畫家進行繪畫創作外,還特意請他為佛羅倫斯畫派的創始人喬託(Giotto)和波提切利的老師弗拉·菲利波·利比撰寫墓志銘。洛倫佐為了紀念慈母盧克雷齊亞·託納波尼,特意請當時著名的義大利畫家多米尼克·吉蘭達約(Domenico Ghirlandajo)在新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繪製了一幅壁畫。波利齊亞諾遵照洛倫佐之命,在這幅壁畫上題了詞。一般情況下,在題詞之前,波利齊亞諾總是要徵求一下別人的意見,但毫無疑問,在佛羅倫斯,只有「豪華者」洛倫佐才是真正的時尚的主宰者以及審美的仲裁者,所有題詞的內容最終還得由他來審定。
波利齊亞諾在長詩《繆斯女神》中所描繪的由美神維納斯主宰的魔力世界,一直讓波提切利深深陶醉而不能自拔,後者為此創作了很多名畫,《春》是最有名的一幅。
在這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桑德羅早期作品中各種不同的繪畫特色。人物修長的身材以及鴨蛋形臉是他獨創的繪畫風格。除此之外,為了使這幅畫構圖新穎、不落俗套,他博採眾家之長,把各種不同的繪畫技巧有機地融入這幅畫裡。年輕少女穿著白色緊身衣,舞步輕盈,顯然這是波提切利的老師弗拉·菲利波·利比最喜歡畫的天使形象。在金匠畫家的店鋪工作期間,桑德羅掌握了裝點人物的繪畫技巧,例如少女「春」所穿的長袍上豐富多彩的繡花圖案以及愛神維納斯的披肩秀髮上點綴的珍珠。「春」的微笑裡帶有一種迷人的魅力,但這種魅力簡直難以言表,這是桑德羅從他的同窗好友李奧納多·達·文西那裡借鑑來的繪畫技巧。但是,這幅畫最吸引我們的地方並不在於以上幾個方面。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歡快景象以及隨處可見的鮮芽、嫩葉所展示出來的自然美景,才是我們對這幅畫感觸最深的地方。這也使此畫成為春光明媚的五月最完美的代言作品。每當五月來臨,群芳爭豔,薰風醉人,一半是浪漫,一半是溫柔。難怪洛倫佐以及他門下的文人墨客們格外鍾情於五月。他們寫了無數詩歌,不厭其煩地讚美五月。詩人們憑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把古典神話與現代思想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使古典神話升華成為文藝復興初期人們理想中的夢幻仙境。
隨著歲月的流逝,《春》已不再像往昔那般光彩奪目。畫上蔚藍的天空已變得灰暗,柑橘樹和香桃木樹翠綠的葉子已變得暗淡,誘人的金橘、鮮豔的花朵已經失去了舊日的光澤。即便如此,桑德羅的《春》仍然是當代詩人以及畫家心目中最輝煌奪目的畫作之一。每當春風送暖的5 月來臨之時,洛倫佐就會盛情邀請人文主義者們在卡斯楚城堡歡聚一堂,津津樂道地品評桑德羅創作的這幅精美畫作。這位年輕的佛羅倫斯藝術大師創作的這幅畫讓他們既養心又養眼。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厄運正悄無聲息地向他們靠近。青春和愛情的美好夢想馬上就要被悲慘的命運徹底摧毀。
「多麼美好的青春啊,然而它卻轉瞬即逝!盡情享受今天的快樂吧,因為明天是個未知數。」當人們縱酒狂歡之時,最喜歡吟唱的就是洛倫佐的這首讚美詩《狂歡》(Canival )。人們歡快地唱著,盡情地享受著眼前的快樂時光。沒有一個人意識到,詩歌中歡快的疊句裡暗含著一種不祥的徵兆。人們反覆地吟唱著同一句話: 「多麼美好的青春啊,然而它卻轉瞬即逝!」難怪人們常說天妒紅顏,波利齊亞諾的長詩《繆斯女神》還沒有收筆,他貌似天仙的情人西蒙內塔就因久治不愈的肺結核香銷玉殞了。西蒙內塔被埋葬在佛羅倫斯諸聖教堂(Ognissanti)。為了讓人們能夠最後看一眼這位絕代佳人的美麗容顏,在西蒙內塔被送往墓地的途中,臉上沒有覆蓋任何東西。洛倫佐的朋友,貝蒂尼(Bettini)曾經這樣寫道: 「佛羅倫斯的所有市民都來為西蒙內塔送行。他們無一不為這位傾國傾城的嬌柔女子的早逝感到惋惜。靈柩上的西蒙內塔像個睡美人,那種人神合一的美,比她生前更迷人、更令人陶醉。」全城的人跟隨著她的靈車緩緩前行,泣不成聲。美第奇皇家文化圈裡的所有詩人都為她的悲慘命運欷歔不已,他們紛紛提筆寫詩,以此表達對她的哀思。浦爾契(Pulci)和波利齊亞諾創作了拉丁輓歌和短詩。為了紀念她,洛倫佐也親自寫了一首十四行詩。
西蒙內塔去世兩年後,對她忠貞不渝的情人朱利亞諾遇刺身亡。這場悲劇發生在1478 年4 月26 日,那天正好是個星期天。當時,洛倫佐和弟弟朱利亞諾正在新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做復活節彌撒。洛倫佐的政敵帕齊家族(the Pazzi)的爪牙突然從他們身後攜刀衝過來。朱利亞諾身中十九刀,跌倒在唱詩房的臺階上。洛倫佐臨危不懼、反應機敏。但因他手無寸鐵,身上也多處受傷。機智勇敢的臣僕們冒著生命危險把受傷的洛倫佐拖進了聖器儲藏室,並把所有進入祭壇的青銅大門緊緊關死,洛倫佐這才得以死裡逃生,倖免於難。因為佛羅倫斯人衷心擁護洛倫佐,他們很快為朱利亞諾報了仇。參與這次謀殺事件的主犯很快被捉拿歸案,並處以極刑。人們把比薩大主教從市政廳的窗戶上吊下來處以絞刑。隨即,波提切利奉洛倫佐之命,把這幾個人受刑的場面畫在市政廳的外牆壁上,以此警示那些居心叵測的叛逆分子。
《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1485 年。
波提切利在1481 年初去羅馬之前,創作的兩幅以神話傳說為主題的畫作一直完好地保存到現在。但是,現在有人質疑這兩幅畫可能並非波提切利的真跡。其中一幅畫便是《維納斯的誕生》,瓦薩裡曾經在卡斯楚城堡看到過這幅畫。當時,這幅畫與波提切利的畫作《春》掛在一起。就像《春》一樣,《維納斯的誕生》這幅畫的題材也選自波利齊亞諾的詩歌。不過,《維納斯的誕生》取自另外一首詩,名為《吉奧斯特納》(Giostra )。詩人波利齊亞諾把《荷馬史詩》(The Homeric Hymns )中的一段文字改寫成了自己的詩歌《吉奧斯特納》。在這部詩歌裡,西風之神在空中翱翔,口裡不斷吹出和煦的微風;剛剛出生的希臘美神阿芙洛狄特腳踩浮在愛琴海上的貝殼,隨風緩緩前行,來到岸邊。天神(Heaven)和地神(Earth)為她的誕生感到萬分驚喜。執掌自然秩序的時序女神(The Hours)早已守候在岸邊,等待美神阿芙洛狄特的到來。阿芙洛狄特一到岸邊,時序女神趕忙邁步向前,把繡滿菊花的長袍披在她的身上。無數的鮮花在阿芙洛狄特的腳下爭先綻放。在這幅畫裡,波利齊亞諾所寫的這首詩中所有優美、形象的文字描述,都被波提切利用畫筆如實地再現出來。
在這幅畫裡,桑德羅採用巧妙的手法完美地表現出畫面輕柔、優美的動感。在風中飛舞的長袍,從空中飄落下來的玫瑰花,碧波蕩漾的大海,飄逸的長髮,時序女神輕盈的舉止和歡快的姿態以及美神維納斯飄然而至的動作都給人以動態的美感。桑德羅從來沒有畫過如此漂亮、嬌柔的女性形象。從傳統的角度分析,他筆下的這位女神乳白色的玉體肯定是模仿了美第奇宮中大花園裡的古典雕塑。其他任何一位藝術大師的繪畫風格在這幅精品畫作中已不見一點蹤影。每一個細節都是波提切利深思熟慮之後所迸發出來的靈感的火花。畫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波提切利憑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首創出來的。
波提切利的繪畫技巧在這幅作品中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他早期創作的作品中,有一些人物在某些細節方面總顯得有些呆板,但是,在這幅作品中,他所塑造的每一個人物,就連細微之處都盡善盡美。波提切利的繪畫技巧在這個時期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所創作的每一幅畫作中,人物形象豐滿,神態自然,比例協調,舉止優雅。流暢、和諧、優美的線條造型,完美的裝飾效果,就連最精湛的藝術家都會感到望塵莫及,而且,至今仍無人能夠超越。
(本文摘自《波提切利畫傳》,北大出版社,2011年,系屬「悅讀時光·繪聲繪色叢書」)
【北大博雅好書©第267期】
博識雅行,學知天下
北京大學出版社文史哲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