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臺灣百貨營業額增6.0% 娛樂、餐飲成聚客利器

2021-01-10 贏商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經濟部統計處」於7日發布消息指出,截至2014年底臺灣地區前六大百貨公司總營業據點計80家,業者展店家數以臺北市佔37.5%居冠,其次依序為高雄市(佔11.3%)、桃園市(佔10.0%)、臺南市(佔8.8%)、臺中市(佔8.8%),以及新北市(佔7.5%),「6都」合計佔83.8%,顯示百貨公司選址條件以都會區為主。

  據報導,「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前六大百貨公司分別是新光三越、遠東百貨、太平洋崇光百貨、101、微風廣場、誠品生活。

  近年百貨公司除進行樓層改裝與櫃位調整外,亦強化娛樂和餐飲部門,以吸引及積聚人潮,2014年百貨公司營業額突破3000億元(新臺幣,下同)大關,達3061億元,今年前2月則在民間消費動能提升及觀光旅遊人潮挹注下,年增6.0%,預估百貨公司全年營業額有機會邁向3200億元大關。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臺灣地區百貨公司營業額呈向上趨勢,2014年較2000年成長1倍以上。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臺灣地區百貨公司高度集中於都會區且朝大型連鎖化及多元化發展,鑑於美國百貨公司因電子商務及平價化意識抬頭,致營業額呈現趨緩,近年來臺灣地區部分百貨公司亦逐漸布局電子商務市場,打造網購平臺,注重高端與平價之平衡發展,以擴增競爭實力。

本文轉載來自:華夏經緯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臺灣新光三越、遠東等百貨去年營業額達3061億新臺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經濟部統計處」於7日發布消息指出,截至2014年底臺灣地區前六大百貨公司總營業據點計80家,業者展店家數以臺北市佔37.5%居冠,其次依序為高雄市(佔11.3%)、桃園市(佔10.0%)、臺南市(佔8.8%)、臺中市(佔8.8%),以及新北市(佔7.5%),「6都」合計佔83.8%,顯示百貨公司選址條件以都會區為主。
  • 2014年臺灣地區百貨公司營業額達新臺幣3061億元
    華夏經緯網4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經濟部統計處」於7日發布消息指出,截至2014年底臺灣地區前六大百貨公司總營業據點計80家,業者展店家數以臺北市佔37.5%居冠,其次依序為高雄市(佔11.3%)、桃園市(佔10.0%)、臺南市(佔8.8%)、臺中市(佔8.8%),以及新北市(佔7.5%),「6都」合計佔83.8%,顯示百貨公司選址條件以都會區為主
  • 大臺中百貨商場2014年業績一覽 平均增一成多
    整體而言,包括精名品、運動用品、家用家電、食品與餐飲等業種,各家百貨業績平均成長逾10%,表現最為亮眼。  其中,臺中百貨同業推估,新光三越百貨2104年營收高達168億元(含稅),較2013年的158億元年增7%,可望續保「臺灣百貨龍頭」寶座;而大遠百去年營收達108億元,不僅創下營運3年、年營收即衝破百億元的歷史紀錄,同時也躍居遠東百貨全臺10家連鎖店中,首家業績破百億的分店。
  • 2016年臺灣店王出爐 前30強百貨仍是主力軍
    *《2016臺灣商業30強排行榜》,臺灣各百貨商場業績不含券不含稅,部分甚至不含租賃店鋪業績故看似較低 臺灣小百貨瓶頸初現 店王業績僅增1.6% 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
  • 遠百中國百貨事業10年來首度虧轉盈 現有6家店
    遠百中國百貨事業10年來首度虧轉盈 現有6家店來源:聯商網2019-01-18 09:42遠百兩岸百貨事業營收概況遠百(2903)轉投資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指出,中國百貨事業從13店關至現有6店,去年2018年營收125億元,在人事成本大減與「線上線下」新零售操作奏效,10年來首度由虧轉盈;
  • 春節銷售旺 臺灣百貨營業額2018年有望超3350億元
    核心提示:2017年全臺百貨業在沒有新開店情況下,創造出3346億元(新臺幣,下同),較之前年幾近持平。
  • 2016臺灣商業30強業績大pk 百貨仍是主力
    聯商網消息:2016年臺灣店王出爐,臺北新光三越信義四館以業績212億新臺幣(合計人民幣46.91億),增幅1.6%列2016臺灣商業第一,臺中新光三越中港店和臺北SOGO百貨忠孝總店則分別以162.5億新臺幣(合計人民幣35.96億)、130.4億新臺幣(合計人民幣28.85億)列第二、第三。
  • 臺灣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去年營業額衰退2%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協理周寶文今天(16日)表示,去(2012)年臺灣營業額750億元(新臺幣,下同),比目標少2%多;但預計今年會比去年增長。  新光三越目前臺灣有13店19館,周寶文指出,2012年業績達成數為750億元,比2011年的760多億元低,對比目標770多億元,原本預計要比前年增長1%多,最後核實的情況是比目標跌2%多。  他並說,分析去年全年營運情況,上半年第 1季情況不好,到6月底結算比前年同期負增長5%多;但到了去年下半年,營運情況就好多了,因為累計到年底已追回到負增長2%多。
  • 春節銷售旺,臺灣百貨營業額今年有望達3350億
    百貨連鎖體系今年業績目標概況  圖/本報資料照片2017年全臺百貨業在沒有新開店情況下,創造出3346億元(新臺幣,下同),較之前年幾近持平。今年百貨業有人關店、有人要開店,百貨龍頭新光三越今年即首度面臨新竹中華店、南西二館2據點結束的挑戰。另市場低迷讓招商亦相對成本加重,微風南山店即因申請執照延宕與餐飲招商未明,可能會延後至11月才開幕。遠東SOGO營運總經理汪郭鼎松分析,每年1-2月業績佔年度35%,具一年市場景氣指標意義。
  • 臺灣百貨業三巨頭之一:新光三越百貨
    【查看全文】【下載報告】新光三越是臺灣百貨業三巨頭之一(新光三越、太平洋、遠東百貨),由臺灣新光集團與日本三越百貨在1989年共同合資成立,總部位於臺北市。旗下板塊包括時尚百貨、餐飲娛樂、生鮮超市,並有新光影城附屬事業。合資公司成立兩年後,第一家分店在臺北市南京西路誕生。1993年12月,臺北站前店、高雄三多店開業。1996年開始,新光三越進入連鎖快速擴張階段,1996年10月23日,臺南中山店開業。
  • 【重磅】中國百貨有多慘?看過日韓才知道...
    家庭用品銷售額較上一年減少3.6%。按可與上年相比較的現有門店數據來看,2015年較2014年減少0.2%,自2011年以來首次下滑。暖冬使得冬季衣物銷售情況不佳。外國遊客購買免稅品的銷售額為上年的2.6倍,達到194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光顧人數也為2.6倍,達到250萬人次。
  • 2016臺灣商業、百貨單店30強業績pk 百貨仍是主力
    百貨業界指出,快時尚快速擴張開店也許是造成臺灣百貨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幾年僅服飾業(包括男女裝與童裝)就縮水500億臺幣。臺灣統計處表示,為了開拓百貨公司集客力,近年來積極引進連鎖餐飲業進駐百貨商場,致百貨公司食品供應類之營收比重升高,躍居第1。
  • 新光三越在內地布局3家百貨 成都和蘇州店2014年開業
    (贏商網記者10月26日報導)贏商網記者了解到,臺灣知名百貨品牌新光三越成都溫江店將於2014年在成都開業,這是其繼北京之後的內地第2家門店。而該門店22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單體百貨,此外,新光三越還在蘇州和重慶布局百貨店,其中,蘇州的門店也預計於2014年運營。
  • 【重磅】中國數千家百貨有多慘?看過日韓才知道
    家庭用品銷售額較上一年減少3.6%。按可與上年相比較的現有門店數據來看,2015年較2014年減少0.2%,自2011年以來首次下滑。暖冬使得冬季衣物銷售情況不佳。外國遊客購買免稅品的銷售額為上年的2.6倍,達到194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光顧人數也為2.6倍,達到250萬人次。
  • 不畏景氣低迷 臺灣6家百貨商場2011年營收破百億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不畏景氣低迷,臺灣3大連鎖百貨遠東、太平洋SOGO及新光三越至今營業額都已超過2010年同期,累計誕生6家年營業額百億元(新臺幣,下同)店;新光三越並穩坐北中南地王。
  • 2011年臺灣百貨零售業大事記:明曜百貨改裝 ATT 4 FUN試賣
    (貝特琳董事長姜美娜供稿)2011年臺灣的百貨零售業值得一記的大事確有不少,可是真正屬於新店開幕的大事,卻集中在今年的最後10天裡面。貝特琳董事長姜美娜回顧一下今年臺灣的百貨零售業的重要事件:   ※2011.02.28.
  • 臺中百貨零售市場規模達600億 年增近1成
    臺中百貨零售市場規模達600億 年增近1成來源:聯商網2019-01-04 13:08臺中大型百貨零售業2018年業績表現2018年大臺中百貨零售市場規模出爐,在百貨雙雄-新光三越、大遠百業績逆勢攀升,以及秀泰文心店、臺中港「三井OUTLET PARK」等百貨生力軍陸續加入營運下
  • 臺灣明曜百貨重新開幕 uniqlo全球旗艦店同時面市
    明曜百貨自從1987年在臺北東區誕生到今天已經有24年了,只比同樣在臺北忠孝東路上的SOGO晚了一年而已;但是在經營的成就上卻是有天壤之別。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在臺北這麼好的商圈區位,為什麼會經營到年營業額只剩不到二十億臺幣(約人民幣4.2億)的地步呢?   姜美娜說,如果要針對明曜百貨的困境,其實詳細檢討起來可能可以出一本書了,在此就不再佔篇幅多加贅述。
  • 臺灣高雄漢神兩館去年業績逆勢成長6%
    不畏疫情衝擊,高雄漢神百貨兩館,去年營業額合計239億,逆勢成長6%,其中,漢神巨蛋仍穩居高雄百貨龍頭,漢神百貨第三,第二則是統一夢時代。 2020年疫情肆虐,讓百貨零售業上半年面臨巨大的挑戰;但臺灣防疫得當,因疫情無法出國的客人,產生了強大的內需消費動能,下半年消費力道轉強。 南臺灣百貨龍頭漢神巨蛋及漢神百貨統計,2020年兩館全年度營業額,合計達到239億元,較去年的226億成長了6%。
  • 臺灣旅遊熱逛街族必看 2014臺北七大百貨購物攻略
    1 3.崇光百貨SOGO  太平洋崇光百貨是臺灣一家連鎖百貨公司,為臺灣的日系百貨公司之一,屬遠東集團旗下事業,目前在臺灣的臺北市、中壢市、新竹市、高雄市設有8間分店。以每三個樓層為一主題規劃,集購物,娛樂,美食為一體的百貨中心,創造五個不同主題的購物街景。7樓更是孩子的天堂,除了開業5年的兒童職業體驗營BabyBoss,可以讓小朋友體驗不同的職業,今年一月還新開了大型室內遊樂場'小美人魚的家',599臺幣的親子套票可以玩一整天。12歲以下的小朋友都可以在這裡盡情玩樂,大人們也可以輕鬆坐著休息或去樓下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