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總是惹女生生氣,因為真的會出事的。
我以前有個閨蜜,和男朋友異地總是吵架,自己工作壓力也大,經常熬夜加班,加上自己脾氣也不太好,得了乳腺增生。
剛開始還只是覺得胸部有腫塊,問了一圈覺得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以沒太在意,後來發現腫塊越來越大,去了醫院,乳腺癌早期,當時她就哭了。
中國的女性只關心自己的胸好不好看,卻從來不關心它健不健康。
誰都不會擔心胸前這兩坨東西會有什麼事,不信你自己摸摸它,百分之七八十的女生都有乳房腫塊,有一種說法叫,十個乳房九個增生。
醫生說,尤其是那些經常生氣的女生,患病率最高,如果你長期處於焦慮、暴躁、心情不好的狀態,腫塊在一定程度上病變形成乳腺癌。
很多中國女性年紀輕輕就得乳腺癌的原因,是因為情緒所致。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因為陪孩子寫作業發脾氣,把自己氣進醫院做心臟搭橋,上了熱搜。可更多沒上熱搜的媽媽,因為操心孩子和老公,把自己生生氣成了乳腺癌。
情緒越差的女性,越容易患上乳腺癌。女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相當於在保命。
02
乳腺癌被稱為「紅顏第一殺手」,而且在中國,近三分之二的乳腺癌病人被診斷時已處於晚期。
在中國,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而在世界上,中國的乳腺癌發病率增速為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我國約有50%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其中每年約有20萬女性患上乳腺癌,4萬餘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而其死亡率還在以每年3%的幅度快速增長,成為我國近10年來死亡率增速最快的癌症。
正是因為中國女性對自己胸部的認識還遠未達到應有的水平。80%的女性都是「乳腺無知者」。
我有個鄰居阿姨,一直都身體硬朗,忽然就被告知得了乳腺癌,而且發現時,已經是晚期,然後很快就過世了。
而確診時,大家的後悔都如出一轍,「一直覺得乳房有點疼,但覺得就是增生嘛,就沒當回事。」
世事就是如此,你不把病當回事,病就不把你的命當回事。
曾因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一角家喻戶曉的陳曉旭,2006年,胸部一直不適的她沒聽家人的勸說,強忍病情不去醫院,後來確診了還堅持拒絕西醫療法,只簡單服用一些中藥。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因乳腺癌不治在深圳去世。
歌手蔡琴在2000年被查出胸部有腫塊懷疑是乳腺癌後,立即入院治療,在腫瘤還屬於良性時就進行了切除。由於發現和治療及時從而順利痊癒,蔡琴也因此成為華人娛樂著名的抗癌成功女藝人之一。
不同的應對,懸殊的結局。
但是如果能將乳腺癌扼殺在搖籃裡,如果我們對乳房疾病多一點點認知,或許,我們就不用去面臨「切還是不切」這個抉擇。
中國女性實際上對胸部健康一直不太關注,最近一次對乳腺癌的大面積的探討還是3年前,歌手姚貝娜乳腺癌復發,癌細胞轉移入大腦和肺部,後緊急送入ICU,最終不幸離世。
這個讓人扼腕的事件,使人們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胸部健康上來。
那這三年呢,沒有人提醒的三年,又有幾個姑娘真正開始關注自己的胸部是否健康而不是好看呢?
03
我們真的在女性胸部健康的教育普及方面,做得很不到位。
有沒有發現,我們提到乳房保養和鍛鍊時,都在追求緊實、堅挺、不下垂。一切和胸部保養有關的行為,都指向一個目標:胸型大而且好看。
而且民間關於豐胸美胸的廣告依舊只增不減,最突出的當屬乳房按摩。
殊不知,那些抹一抹、按一按就變大的豐胸廣告真的可能會害死你的!
乳腺外科醫生會告訴你千萬不要去什麼乳房保健。
丁香醫生曾經分享過一篇文章,把乳房比做葡萄,你用手去按一個充滿汁水的葡萄的結果是不僅不會讓它變大,反而只會讓組織結構變形從而引發炎症,更加促進增生。
還有很多女性為小乳房做豐胸。
乳房的發育,與遺傳、營養狀況和激素水平有關,豐胸按摩沒辦法從遺傳和營養方面入手,那就只有在產品裡添加雌激素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乳腺癌的一大發病原因,就是長時間高水平雌激素刺激!
同理,女生在內衣店裡大多會選擇穿那些讓自己快憋死,血液不流通的鋼圈內衣,只為了讓自己的胸挺一點,再挺一點。然而大家卻忽略了有可能胸部附近的血液不暢通,就是疾病的開端。
青春期之後,女性要每天戴上胸罩,用來塑造「美麗」的胸型。胸罩的主要功能是支撐胸部,防止下垂,但是大家都偏愛聚攏型的胸罩,每個開始穿胸罩的女孩都會知道,鋼圈內衣可以防止自己的胸部不變形,不下垂。
但其實早有研究表明胸罩使乳房挺立只是一種假象。
4年前,法國運動科學專家Jean-Denis Rouillon曾跟蹤調查了幾百個18-35歲之間的女性15年,最後發現:
「無論是從醫學上、生理上還是解剖學的角度,拒絕重力對乳房並無益處。相反的,穿越緊的胸罩會使乳房更下垂。」
04
可是中國女性為什麼還是越來越熱衷於豐胸美胸?
這一切的背後,是男權社會下,女性不得不去迎合男性審美的表現。
作家陳諶說過:世道變壞是從人們取笑平胸姑娘開始的。
可能人們在公開場合,只會把平胸作為一種自黑或者相互調侃的手段,但在媒體上、廣告裡,甚至大眾價值觀裡,「胸大很重要」,「胸大是美的」,已經變成了一條默認的真理。
這等同於變相把平胸歸類成了一種「缺點」,讓很多平胸的姑娘變得很自卑,甚至尋求各種途徑讓自己的胸變得更大更挺拔來獲得一種認同感。
儘管很多女權主義觀點認為,女人有讓自己變美的權利,這是她們的自由,但我卻覺得其實她們忘記了很多「美」的標準實際上是男權主義的標準。
就比如這個胸,我始終認為大胸,或者「大而無當」的胸並不適合所有人,有的人貧乳反而顯得更自然更可愛,胸越大越好顯然是一種男性主義的視角。
男人喜歡聚攏挺拔的胸型,女孩子就得在長大後穿著讓胸型好看的內衣。
作家橙雨傘也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女性內衣等於胸罩,這是它最大的問題。胸罩主要的功能是支撐女性的胸部,沒有留給女性選擇乳房形態的空間。」
在某種程度上,胸罩強迫女性乳房去迎合男性審美,成為壓迫女性的符號。
美國學者亞隆女士寫作了《乳房史》,她認為:
乳房一直不是女性自己的。
在嬰兒的眼中它代表食物,在男人的眼中代表性,在醫師的眼中只有疾病,商人卻看到鈔票,宗教領袖將它轉化為性靈的象徵,政客要求它為國家主義服務,心理分析學者則認為它是潛意識的中心。
她提出自由乳房的概念,解放乳房,讓乳房歸屬於女性自己。
憑什麼胸部非得挺起來?為什麼挺立的胸部就是美的?怎麼談論大胸萬歲可以,而明目張胆地關心女人的乳房問題,就如同關注他人的性生活質量一樣不堪呢?
我們什麼時候能把乳房還給女性?什麼時候能讓女性來定義自己的器官?無論她定義的乳房是情色的、神聖的、還是只是身體普通的組成部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性對乳房的自主選擇權。
橙雨傘說,這種選擇權體現在,她可以選擇穿或者不穿內衣,選擇穿什麼類型的內衣,選擇讓乳房挺立或下垂,甚至選擇要不要保留她的乳房,而旁人不能、也沒有任何立場說出哪怕一句閒言碎語。
05
拿什麼才能拯救中國女性的胸部?
只有中國女性自己。
心理學家K.Horney曾說:你囚禁了真實的自我,轉而發展那個理想的自我,無論其有多麼高大,都不過是一個幻象。
女性應該有自己對於身體的審美自由,關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從而用最舒服的姿態面對所有的人和事。
香奈兒女士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奢侈是舒適的,否則就不是奢侈。奢侈從來都和錢無關,而和自身的體驗有關。
當女性開始真正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健康,保持心情的愉悅和良好的作息,就能夠保護好自己的胸,保護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