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演員!不過,作為「演員」,既要能「入戲」,也要能「出戲」,拿捏自如。只不過很多人沉迷進去之後,就出不了「戲」,回歸不了本我。
口誅筆伐者認為,作為公眾人物,除了自己的工作,更有偶像表率的效應,所以德行應該是一致的,要給國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雖然大部分是負面評論,但是依舊有人支持他,希望他早日回歸。支持者以為他就是一個藝人,除了工作之外,私生活不應該被曝之與眾,更不應該拿來討論。
外界爭論不休,歷時4月有餘的羅志祥似乎淡然了許多。在8月份的時候被記者撞到在內湖吃飯,記者隨即想上去簡單問了幾句。
當走進一看後問到:哇,你消瘦了很多啊,羅志祥回道:瘦了10公斤左右。隨即被問到何時復出時,他表示有大把時間可以陪家人。
日前他又發表動態,分享給依舊支持自己的粉絲朋友。動態中的他,的確消瘦不少,都快成了「錐子臉」了。
不少人看到他暴瘦之後,關心他是否壓力過大導致休息不好,所以暴瘦了。但關注217的人知道,我子啊以往的科普中說過,壓力大會導致肥胖,那為什麼有些人壓力大會變瘦呢?
沒錯,有些人因為壓力大就發胖,也有些人一有壓力就變瘦。那到底應該是哪樣?聽我慢慢分析,就明白了。
首先,壓力狀態下,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肝臟會製造更多糖來應付身體的需要,我們也傾向於吃下更多含「糖」以紓解壓力,雙重作用下,是會發胖的。
但是身體在壓力下所產生的荷爾蒙很多,不只一種。其中某些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焦慮失眠,甚至因為抑制副交感神經所支配的腸胃蠕動,尤其在急性壓力下,食不下咽,體重暴瘦,都是有可能的反應。
然而,慢性壓力往往導致另一種反應,就是體內的腎上腺皮質醇會過度分泌。皮質醇就是所謂的類固醇,會傾向儲存能量,往往容易造成脂肪往軀幹堆積。臨床上有一種罕見的庫欣氏症就是體內皮質醇過度分泌,患者會有月亮臉,水牛肩,軀幹肥胖,四肢反而細瘦的表現。
所以,羅志祥的暴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急性壓力過大,繼而造成的短期內的食不下咽,導致攝入大大降低造成的。當然,還有因為壓力下的身體應激反應,分泌了多種荷爾蒙,相互作用下的結果。
事實上,這些壓力荷爾蒙,不管是會讓人變胖的還是變瘦的,都會跟胰島素產生拮抗作用,讓胰島素的訊號更差,身體會分泌更多胰島素,胰島素是一個傾向合成的荷爾蒙,會把能量儲存起來,當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自然就容易發胖了。
反過來說,如果胰島素下降,升糖素增加,身體從合成狀態轉向分解狀態,有點類似開始從庫存去提款出來花,自然就會瘦下來。
所以,壓力過大造成的暴瘦,其實是短期的,從長遠來看,發胖的可能性更大。這就要看這份壓力會持續多久。
此外,要說明的是,影響體重的荷爾蒙並不只胰島素,還有其他很多例如瘦素(Leptin)、飢餓素(Ghrelin)、甲狀腺素等等。以瘦素為例,我們如果調控瘦素或瘦素接收器的基因去做動物實驗,小鼠會變成肥胖小鼠。只不過,人類肥胖的原因遠比單一基因的缺失來得複雜許多,往往是環境、基因、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
書歸正題,歷時半年多,羅志祥還是消瘦了不少,要麼說明,強大的壓力與他而言,依舊存在。
要麼真的是靠運動暴瘦的。從他的動態中可以看到,還是會經常運動,不管是為了釋放壓力,還是真的坦然處之。
打籃球
高爾夫
所以,不管他是否是明星、還是偶像,亦或是僅僅只是一個普通人,與你我而言,最多應該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最後,分享一句在網絡上看到的話。背景是,抗戰時期,一看過中國戲劇的日本教授給學生重複地宣講稱讚之後,日本同學向中國同學說:貴國的戲子真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