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米勒的《拾穗者》

2020-12-13 李冰芳廳的藝術之旅

三名婦女正在田地裡勞作,他們是拾穗者,簡直剛割下的麥穗。儘管這份工作已是十分卑微,但是要獲得它還需要地主的批准。油畫描繪的是農村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之一,飽含著生活的艱辛,而不再是其他藝術家常表現的田園牧歌式的想像。為了以明顯的現實主義描繪這一場景,米樂賦予這幅畫宏大的氣勢和史詩般的規模,把觀眾從對畫中婦女的簡單造作的憐憫中拖出,出反而強調出她們的神聖與尊嚴行。

1857年在沙龍展出,這幅油畫獲得了評論界和大眾的一致認同,這一讚賞不僅僅是對於超越了簡單的三名農婦的形象的畫作主題本身而已,更是對描繪他們的現實主義手法的認同。相對於同期的納斯塔福而言,米勒對現實主義的關注要柔和得多,因而更易接近大眾對社會主題的注意力和對現實的審美觀。

拾穗者

在畫面背景中,一群群農民正在收割麥穗勞動幾乎已經達到了尾聲。為數眾多的麥垛和滿載著小麥的推車反襯出拾穗農婦的窮苦,她們只能依靠別人遺留在地裡的殘餘為生,畫面第二層場景中的田野和天空體現出米勒對風景畫的得天獨厚的高超技藝。

拾穗農婦的雙手因勞作而紅腫開裂。米勒毫不掩飾的向觀眾展示了她們的辛勞。很快這三名農婦就被稱為窮困三美。他們勞累的身體,弓起的脊背,讓人轉不開眼睛,卻不引起憐憫,反而是彰顯出她們不凡的尊嚴和靜物般的姿態。

米勒是巴比松畫派的成員之一,但是他的關注點不僅僅是在風景,而更在田園生活上,他的畫描繪了勞作的農民,既有田園牧歌式的想像也有對現實客觀的再創作。米勒的畫作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光芒和超越世俗的氣息,把貧窮的日常生活場景升華為普世的象徵。

相關焦點

  • 【天南地北有基督】看,米勒的名畫《拾穗》
    這是一幅你常見到,卻不一定知道名字的名畫——《拾穗》。
  • 場景人物油畫:拾穗者-米勒|美術作品
    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米勒的場景人物畫作品吧!夏天, 拾穗者美術作品:夏天, 拾穗者_Summer, the Gleaners-讓·弗朗索瓦·米勒美術作品作者: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
  • 《拾穗者》Appreciation
    Enjoy Painting《拾穗者》是米勒最著名的一幅作品。
  • 現實主義藝術代表之作《拾穗者》
    法國奧塞美術館的璀璨明珠  ——現實主義藝術代表之作《拾穗者》  作者:陳世寧  在世界美術史上,米勒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農民畫家。  誕生於巴比松村的《拾穗者》  米勒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瑟堡附近格魯希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喜愛繪畫,由於家境貧窮,身為長子的他,放棄了自己的愛好,一直幫助家裡幹農活到20歲。父親不想再耽誤米勒的天賦,將他帶到瑟堡,跟隨古典主義畫家穆歇爾學畫。他奮力學畫的同時,還不時地回到地裡幹活。
  • 《最強蝸牛》拾穗者怎麼獲取 拾穗者獲取方法攻略
    《最強蝸牛》中有不少的道具可以獲得,這些道具有著不同的屬性,拾穗者是其中之一,可以通過這個道具獲得更多的獎勵,不少玩家對於拾穗者的獲取方法比較好奇。想要了解這個道具獲取方法的玩家,千萬別錯過這裡的介紹哦。 拾穗者獲取方法攻略
  • 《拾穗者》:三位主角是女神還是乞丐?
    這是米勒創作的《拾穗者》,圖中有三位婦女,正在撿拾地上散落的谷片,他們彎著腰,排成一條直線,他們的姿勢是古老而受敬仰的姿勢,可他們並沒有跪下,與藝術史傳統中的卑微相背。收割和拾穗是前後發生的行為,可是作者卻將這兩種行為放置在同一個場景中。而拾穗者又成了畫面的主體,而背景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地主收割,農民拾穗,在鄉村社會中一直都維持著這一平衡,勞動者不是土地所有者,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歸自己所有。
  • 解讀世界名畫《拾穗者》中的聖經故事
    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是有法國弗朗索瓦·米勒創作,這幅畫有三名年輕的女子,其中有一位包裹藍色的年輕女子取自於聖經《路得記》中主人公路得。西方文化與聖經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世界著名油畫《拾穗者》畫面中包裹藍色頭巾的年輕女子是聖經中一位重要的女子,即《路得記》中的路得。
  • 也說《拾穗者》
    瀏覽騰迅新聞,一篇關於法國著名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的名畫《拾穗者》的說明文,不只引起了我的注意,且勾起了我心中那份濃濃的共鳴。胳膊上青筋還不能爆起的少年就成了最佳的拾穗人,每人背個小背婁或提個籃子,跟在起土煙冒般的大人身後,把那風掉的人為碰落的逐穗撿起,抽空還不忘把捆好的麥背或抱到一處,供大人碼或垛。拾麥穗的經歷和流年歲月裡的許多輕重大小不等的故事一樣,如果不是特別想起,也就不過是一根雞肋,因為現實中的拾麥穗令我苦不堪言。
  • 世界油畫名作賞析:《大宮女》、《拾穗者 》、《苦艾酒》
    世界油畫藝術大師安格爾作品《大宮女》賞析
  • 整理 19:安倍的鞋子之辱和米勒的拾穗 舊約裡一段往事
    聖經舊約裡有一卷叫路得記。很短,卻很要緊。說一位叫Naomi的老婆子,人在外地,失去了老公和兩個兒子。大衛王就是米開朗基羅大衛像那個大衛正是因為這段記載,允許窮人拾穗的習俗,從猶太民族傳播到了基督教國家。米勒家經營一個農場。
  • 挖掘米勒對農民的繪畫作品的理解
    從《播種者》、《拾穗者》和《餵食》看到 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讓·弗朗西斯·米勒是一位深愛農民的畫家。油畫《播種者》是米勒在1850年完成的,刻畫了那個時代的真實情況。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認為,畫中農民青年的形象有他自己的經歷和影子,對播種這一動作體會得如此深刻,不是旁觀者能夠閉門造車能夠做出來的。通過畫中的人物形象,也能夠看出米勒豁達、剛毅、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品質。這幅畫引起世人的共鳴。藝術家戈蒂埃說:「《播種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來的一樣。」
  • 【名畫賞析】米勒-《播種者》
    《播種者》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蒼涼的麥田裡,播種者闊步揮臂,撒播著希望的種子。 米勒從來沒有畫過農民反抗的場面,這也許是由於他的溫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緒的緣故。 但他畫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勞動者的形象,實際上對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上流社會就是一種抗爭,雖然這種抗爭是較溫和的。
  • 現實主義——米勒
    米勒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米勒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和《晚鐘》等名作。 米勒作品解讀:
  • 全世界最懂藝術的貓,霸道闖入世界名畫,把所有人逗樂了!
    它不僅能闖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世界名畫裡,還能給你講解藝術發展史,並且還會一臉傲嬌的告訴你:它肆無忌憚地跑到梵谷的畫裡,撓向日葵、咬著鳶尾花、還爬上盛開杏花的樹幹,似乎在一臉威脅地告訴你:還不趕快給我小魚乾
  • 梵谷極其崇拜的人,法國巴比松派代表畫家:米勒
    凡高早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是臨摹米勒的畫,尤其是版畫,他把米勒的版畫直接畫成油畫,而且比原作還值錢,因該說米勒是凡高的啟蒙老師。《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 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米勒是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在師,他的大量的以農民題材為主的油畫、素描、版畫至今仍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與鼓舞。
  • 到德島「大塚國際美術館」欣賞陶板名畫
    達文西《蒙娜麗莎》的陶板複製名畫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陶板複製名畫地下2樓以文藝復興、巴洛克作品為主,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林布蘭的《夜警》都在這裡展示。其中的《最後的晚餐》還在同一個展間裡,展示了修復前與修復後的模樣,讓參觀者對這幅世界名作有了時間軸縱深的理解。
  • 農民畫家_米勒繪畫欣賞
    拾穗者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法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一位描繪農民生活的藝術家。牧羊女米勒出生於一個農民的家庭,自幼就表現出來繪畫天賦,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最終走上了畫畫的道路,米勒在巴黎待過十二年的時間,在這裡他看到過很多大師的名作,為他後面的藝術生涯起到了重要作用
  • 印象共賞|《牧羊女與羊群》 米勒
    !上期名畫回顧:《播種者》本期名畫鑑賞:《牧羊女與羊群》1864年米勒以這幅畫參加法國巴黎沙龍美展,獲得極高的讚譽。米勒從 1862 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根據宋思爾(Alfred Sensier)的說法,雖然米勒未曾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但是「這件作品全盤佔據了他的思維」。藝術鑑賞《牧羊女與羊群》中,畫家採取逆光的手法,牧羊女背著光的站在草地上,宛如一尊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