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可以做得更好

2021-03-06 輝哥奇譚

(配圖攝影 by 輝友中華冀朋)

我現在每次想到要看一本書的時候,首先去微信讀書上搜一下。

如果微信讀書有電子版的話,就立刻列入書架,開始閱讀。總體而言,微信讀書帶給我非常好的閱讀體驗,這表現在:

第一、找書 — 閱讀的流程順暢

這個過程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當你想到一本書的時候,可以直接去微信讀書上搜索。只要有,就可以立刻開始閱讀或者放入書架。

和Kindle的閱讀體驗相比,這個過程要流暢很多。在Kindle App,當你想找一本書時,如果搜到,但不能直接付費下載。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Amazon不願意通過Apple的支付渠道讓用戶直接購買電子書。

如果消費者知道這背後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讀書的人而言,體驗很不方便。這意味著你需要去瀏覽器中,打開並登錄Amazon,再次搜索書籍,完成付費,之後回到Kindle App下載閱讀。

而在微信讀書,不用跳出App,甚至也感受不到付費的過程,因為是預先支付的年費。

第二、閱讀的成本下降

Amazon中,除了Kindle Unlimited借閱的書籍,其餘都是按照單本付費的。雖然Kindle提供免費閱讀樣本的功能,但相比而言,微信讀書的成本還是要低不少。

在微信讀書,只要付過年費,書庫裡的書都可以「免費」閱讀。

我的閱讀習慣多次講過,屬於從問題和目的出發去閱讀,每次會找好幾本書,快速閱讀,所以我書架上的書籍會有很多。

如果你的閱讀習慣和我一樣,那麼多用微信讀書可以幫你省很多錢。

第三、內容分享方便快捷

這一點不愧是國內網際網路大廠出品的App,非常了解國人的習慣——很多人在閱讀過程中有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給朋友的習慣。

微信讀書把劃線和分享這件事做得非常快捷方便,用起來有一種快感。即,你可以在閱讀時隨手分享,而不會有任何「跳出」的感覺。

但是在Kindle App中,因為一些細節的缺失,所以總會有「刻意分享」的感覺,會造成閱讀連貫性的中斷。

當然,也許Kindle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加專注於閱讀,但是也的確和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點距離。

第四、複製文字很方便

Kindle的複製文字功能顯然不是從用戶角度出發,而是從保護版權的角度出發設計的。你每次想複製書中文本到其他地方,書名等其他信息會被一同附上。所以,複製過去之後,一般還得手動刪除這些信息。

而且,Kindle每本書都有複製內容佔比的上限,比如一本書很可能只讓你複製不超過10%的內容。

但是在微信讀書中,複製功能做得和複製網頁內容一樣方便。它沒有增加太多限制。我昨天想和同事們分享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霍華德的《將心注入》的序言,幾步就完成了操作。

雖然微信讀書中也有類似一次只能複製「三頁」的限制,但是一個三千字的序言,也只是多操作了幾步而已,整體是超出預期的。

以上是我感覺微信讀書做得好的地方,下面來談談問題。

第一、微信讀書的書籍數量太少

我昨天在朋友圈發了下面一個感受:

微信讀書什麼都好,就是書太少。能不能給微信讀書的負責人說說,起碼做到和Kindle相當的圖書規模?做到這一點,Kindle的讀者都會轉化為微信讀書的用戶。

我現在的體驗經常是這樣:

當想看一本書的時候,首先去微信讀書中搜索。但是除了經典書籍以及當下流行的書籍之外,其他稍有年頭的書籍,微信讀書就搜不到,只能切換到Kindle App去搜索,而往往Kindle App是能找到這本書的。所以,我就被迫使用Kindle去閱讀這本書。

我不知道微信讀書有怎樣的「使命」和目標。假設它的目標是成為每個人閱讀的第一選擇,那麼擴大書庫是非常關鍵的事情。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就像音樂App中曲庫大小對於用戶選擇的影響,也類似於搜尋引擎所能索引的網頁總數決定了用戶選擇一樣。

如果有上述使命,那麼首先需要有一個基本衡量目標。這時候有兩種選擇:

A、PK的角度:首先能在書庫規模上超過Kindle,甚至做到只要Kindle上能找到的書籍,微信讀書上都能找到。實現這一點,我相信所有的Kindle App用戶都會被微信讀書吸引。

B、滿足用戶需求的角度:大家在微信讀書上找不到一本書的時候,可以選擇「訂閱」功能,以便在某天微信讀書上架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時間得到通知。

不知道微信讀書是否能做到,只要超過100人訂閱,就去搞定版權。如果有類似這種承諾,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用「訂閱」去表達需求。

第二、微信讀書缺少電腦App

其實很多閱讀,尤其是查閱資料式的閱讀都發生在電腦端。但是微信讀書恰好缺少電腦端,只提供了網頁版供大家使用。

我猜測微信讀書的團隊發現使用網頁版的人數並不多,所以在電腦上的閱讀需求不大。

如果是這樣,這種數據收集渠道顯然存在嚴重誤導,因為瀏覽器版本的微信讀書不好用,所以很多人在嘗試過之後都會放棄。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家不喜歡在電腦上讀書。

這就像以前SUV只提供五座和七座選擇,所以根本看不到大家對於六座SUV的旺盛需求。

這一點上,Kindle強於微信讀書。如果一些書籍比較重要,我往往在微信讀書上下載之後還是會去Amazon上購買一本電子版,就是滿足在電腦上可以翻閱的需求。

第三、建議微信讀書真正考慮「實體書書摘」的功能

假設微信讀書的定位是成為大家讀書的首選工具,就必須理解很多閱讀其實還是發生在紙質書上的。

有些時候是因為某些書籍只有紙質書,比如我非常喜歡的《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一直以來在各個渠道都沒有電子版,所以只能購買紙質版。此外,還有個人閱讀的習慣差異,有人就是喜歡紙質書籍。

我的習慣是紙質書、電子書都看。在看紙質書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強烈的需求,就是希望能像閱讀電子書一樣做讀書筆記,比如把書中精華內容收集整理出來。這時候我依賴於一種「書摘」工具。

百度最早做過一個書摘工具(印象中叫「塗書筆記」),展示它的文字識別能力,但是後來因為與公司戰略相關性不大,所以被放棄了。我有個朋友曾經和我探討過,說能否找百度商量,購買這個App的版權和代碼,繼續開發維護。當然後面也沒有下文,不了了之。

我目前在用的App叫「蘿蔔書摘」,功能基本不錯。但依然有很多缺憾,比如識別能力方面還有欠缺,尤其在中英文混雜的時候,往往需要手動調整。

此外,步驟方面略顯複雜,貌似是為了迎合一些社交分享的設計初衷。最後,這些信息是孤立的,如果需要進一步使用還是需要導出。

我在考慮一種可能,如果微信讀書的定位是成為人們讀書的入口,那麼讀紙質書的需求和場景也需要考慮。是否有可能把「拍照書摘」的功能也整合進入微信讀書。

當然,技術對於微信團隊沒有任何挑戰,如果可以把類似蘿蔔書摘的團隊收購也是一種選擇。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是讓閱讀紙質書的人也會用到微信讀書,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所有愛閱讀的人擁有無縫閱讀的體驗:閱讀任何書籍,微信讀書都可以幫到你,而且體驗一致、優雅。

而且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微信讀書可以通過這個功能與實體書產生更多的關聯,這種關聯所帶來的數據和Insight,是具有極高價值的。

假以時日,如果中國人讀書時第一選擇就是微信讀書,那麼無論對於國人還是微信讀書團隊而言,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相關文章:閱讀,需要有目的

上一篇: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我一直認為「何以解憂,唯有閱讀」。但很可惜,我發現大多數人的閱讀量非常低,甚至有不少人一年看的書是個位數。

相反,身邊少數優秀的人,雖然工作忙碌,但依然堅持每天閱讀,有的還可以保持很高的閱讀量。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閱讀?究其原因還是完美主義在作祟——他們總想從頭一字一句的看到尾,理解透徹。這導致人們看書的速度特別慢、吸收也特別少、效率特別低,看完可能也覺得收穫不大。

我寫過不少有關閱讀的文章,分享過自己快速閱讀的方法。按照這個方法我可以在短時間裡看完一本書,理解我感興趣的信息,並快速分享並加以應用。因為看得快,我也可以保持很高的閱讀量。

今天分享的語音是星球上的「如何像我一樣快速閱讀,快速吸收」,其中詳細拆解了我自己的閱讀系統。語音發出兩年來,不少輝友反饋從我的閱讀方法裡受益很多。

希望大家也可以學會「大量閱讀」,在閱讀中提升認知,在閱讀中與高人「交流」,在閱讀中探索自己、認識自己。

收聽語音的方法:掃描下方二維碼。

(輝友聽完語音的反饋)

點擊「閱讀原文」

加入輝哥的知識星球

跟輝哥以及10000+輝友一起

探尋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

(請續費會員也點擊「閱讀原文」完成續費)

相關焦點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的閱讀創新與發展
    「網易蝸牛讀書」沒有聽書業務,而「掌閱」與「微信讀書」不同的是,它通過主播生動閱讀全文的方式使讀者更有帶入感,讀書的語氣語調與AI讀書都是有很大區別的,體驗感更好,此外,「掌閱」還提供了聽音頻節目的形式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在聽書業務中,「QQ閱讀」和「掌閱」這兩款產品是做的比較優秀的。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努力讀書?可以遇見更好的世界
    早上浩浩做暑假作業時碰到了一道難題,想不出來就跟我我抱怨:「媽媽,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這樣的問題孩子還是第一次問我,而讓他懂得上學讀書的意義,卻是我不可不講的道理。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會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寫作業,可是孩子連為什麼讀書都沒有弄清楚,你覺得他會全力以赴的對待學習嗎?巧了,最近剛好看到這樣一組漫畫,我想可以很好的用來引導孩子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後看到的世界千差萬別:要想孩子長大後體面,受人尊重,有選擇,有自由地生活,就要捨得小時候逼孩子不要偷懶,變得優秀。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社交閱讀的未來趨勢
    QQ閱讀新用戶註冊會免費贈送10天VIP,且還有籤到、升級和紅包等獎勵制度,鼓勵用戶多讀多得。網易蝸牛讀書每天免費閱讀1小時,深受輕度閱讀用戶的喜愛,另外還有籤到領蝸牛幣的鼓勵機制。微信讀書註冊新用戶會免費獲得30天無限卡(全場免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讀書小隊、每日一答、組隊抽獎、閱讀時長兌換、集贊等多種方式獲得獲取無限卡天數。
  • 讀書可以養氣
    都知道讀書可以提高修養,但這絕不是因為知識的增加,讀書很多甚至是專家教授、修養依然令人不齒的人,太多了。道家主張「氣」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橋梁,氣足則精滿而神和。讀書之所以能夠提高人的修養,正是因為可以養氣。讀書能夠養人的「十氣」。清代袁枚說: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
  • 如何在Kindle上使用微信讀書?
    IT之家1月24日消息 2019年末,微信讀書相繼上線了微信讀書網頁版與墨水屏版。其中,微信讀書墨水屏版僅支持系統版本為Android 4.4及以上的墨水屏設備,並不支持Kindle。那麼如何在Kindle上使用微信讀書呢?
  • 微信讀書首次搞硬體閱讀器,是美麗無用的廢物嗎?
    而與其他兩款相比,微信讀書閱讀器的功能卻略顯基礎,表現不功不過,倒是能稱得上「合格」。微信讀書APP本身擁有數量龐大和超高日活的用戶,不論是出版還是網文都擁有相當豐富的圖書資源,在同類閱讀APP中稱一聲頭部並不為過。不過讓超哥感到失望的是,微信讀書商城是下載電子書的唯一渠道。
  • 微信讀書這麼火,能否成為在線閱讀行業的網易雲音樂
    微信讀書是我最常使用的的一款讀書APP,雖說如今的年輕人寧願到處借視頻網站的會員也不願意充值,但我還是在衝動之下購買了微信讀書的無限卡,而且看著自己省下的金額越來越大,就覺得自己佔了天大的便宜。身為一位產品狗,處於產品思考的職業病,就對微信讀書做了一些調研和思考,權且記錄。
  • 讀書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回過頭看,經過這些年的讀書歷練,除自己語言交流和文字的表達變得比以前更自如、也更能讓自己自信外,更多的是讀書過程中給我一種內心的平靜,讓我知足知不足。我十分迷戀讀一本好書後大腦放空的感覺,那是心理學上的心流狀態,讓我的靈魂虔誠而篤定。尤其在這個快餐時代,在生活、工作等重壓之下,感覺能靜下心來讀書真是一件幸事,相對於電子產品和高科技帶給人們短暫的刺激之外,閱讀賦予我的舒適感,是更溫柔且持續。
  • 曾國藩讀書方法論,未必學得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走讀生日記,ID:zouduab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讀《曾國藩傳》,看到三十而立的曾國藩,給自己立下了『學做聖人』的終生大志。這12點,基本上都是圍繞修身養性讀書學習而來。最後1項可以看做是曾國藩警示自己杜絕一切無效無意義社交,這自然會給曾國藩節省出更多時間,得以有時間來做好上述另外11項。
  • 錢穆: 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
    所謂做人,是要做一個理想標準高的人。這須自年幼時即學做。即使已屆垂暮之年,仍當繼續勉力學、努力做。所謂「學到老,做到老」,做人功夫無止境。學生在學校讀書,有畢業時期,但做人卻永不畢業。臨終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該做。所以做人須至死才已。現在講到讀書。因為只有在書上可以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有理想高標準的人。諸位在學校讀書,主要就是要學做人。即如做教師的亦然。
  • 為什麼我不能靜心讀書?沒有養成讀書習慣,後悔知道得太晚!
    你喜歡什麼,就可以選擇什麼書來看,這樣會讓你內心更安靜。之前,一位搞技術的職場人,33歲,問老王能否推薦一些自媒體運營的書籍給他。老王很好奇,詢問他是不是想轉行?他回答由於看到大家都做自媒體,自己也想通過自媒體搞副業。老王接著問他,能寫作嗎?長期堅持且日更嗎?他回復老王,寫作可以學習,至于堅持,這個不好說。最後,老王建議他不要做什麼自媒體,想辦法把主業做好。
  • 抖音、微信讀書敗訴背後:個人信息與隱私權邊界之爭 商業模式未被...
    如果符合兩種情形之一,都可以被算作是個人信息。在微信讀書被訴案中,微信好友關係是否為個人信息?法院認為,微信讀書展示了共同使用該App的微信好友的暱稱頭像,達到了識別性標準。好友列表包含了識別某一用戶的信息,也是用戶在微信上的聯繫人信息,「識別」和「關聯」標準均符合,也被認定為個人信息。
  • 書香火焰藍丨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二)
    書香火焰藍丨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二) 2020-04-26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子閱讀平臺試水體驗(多看閱讀,豆瓣閱讀,微信讀書,Kindle)
    這個優勢是非常吸引人的,豆瓣閱讀不支持Kindle並且自家的APP做得難用,Kindle在Android和iOS上的APP體驗簡直槽糕透頂並且不支持Web。這個優勢可以說多看保持到了現在,不過由於目前多看對Kindle有點戰略性放棄的意思,所以在平臺的支持性上豆瓣閱讀已經慢慢和多看持平了。
  • 附 Kindle 上使用微信讀書的方法!
    今天來說說這兩天討論得很火熱的咪咕版kindle讀書活動,就是堅持讀書打卡100天退還468購機款活動
  • 讀書多的人,靈魂都會優雅起來,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常讀書的人吧
    如果你願意成為長江黃河,那就努力做一個多讀書的人吧,這可以讓我們的一生過得更有寬度和廣度。世界首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過,他所見過的優秀的人,沒有一個是不讀書的。事實也是如此,查理·芒格被稱之為移動的書架。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休假最重要的安排是閱讀書單,比爾·蓋茨走到哪,手裡都會拿本書,有空就拿出來讀一會兒。
  • 如何做讀書筆記?超實用的做筆記方法
    那怎樣才能記住書中的內容,怎樣更好的理解書的意思?推薦閱讀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本書像是對《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輔助和延伸,學會閱讀後,還要學會如何做筆記。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接下來,再讀一遍。④摘抄。把最後還是無法捨棄的內容抄在讀書筆記上就可以了。像這樣經過慎重思考後再在書上畫線,還可以避免書中出現各種無意義的線條,最後連原文都看不清。
  • 一直做個愛讀書的孩子吧!
    ,然後每天督促讀書,做讀書登記。分級閱讀主要是針對英文閱讀而言。學前班和一年級,學校通過Raz-kids軟體從A到Z進行閱讀訓練,每篇文章經過聽、讀、回答問題,然後一級一級進階。與其不斷催促孩子讀書,不如跟他一起拿起書本,各自讀各自的書,偶爾也讀讀孩子們的書,跟他們有更多共同的話題,同時也能順帶了解孩子讀書的效果。耳濡目染的力量比強制要求要大得多。另外,在家裡為孩子營造舒適的讀書空間,也讓書籍觸手可得。
  • 微信讀書無限卡の薅羊毛攻略,第四個方法99%的人都不知道
    作為一個怕麻煩星人&偷懶小能手,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不太需要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佛系攢卡~ 未免有人不了解,先簡單介紹下微信讀書的【無限卡】: 就是可以暢讀微信讀書所有書的卡推薦指數:★★★☆☆獲得頻率:3次/周 這個屬於躺賺無限卡的方式,如果平常就有在用微信讀書的話,到了一定時長直接換就行了。
  • 街拍:從平凡到普通,追尋時尚可以讓你做得更好
    其實每個女人都能夠有更好的一面,只要你願意去修煉自己,願意去發揮自己各方面的特長,那麼你就能夠讓自己的各個方面做得更好,你要發揚自己的優點,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不論你是想要達到怎樣的夢想,達到怎樣的境界,你都需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愉快,從而讓自己的人生理想能夠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