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由世界O2O組織(WOO)、全球移動遊戲聯盟(GMGC)以及光合資本共同主辦的世界O2O博覽會暨IN+2016創新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此次大會以「ALL IN ·ALL WIN」為主題,來自全球O2O領域各垂直細分行業的企業領袖、投資方代表、創新創業領域新秀、相關服務商代表以及國際行業組織齊聚一堂,共話年度O2O領域的熱點議題。熱雲數據CEO白冬立以《企業創新服務之大數據的應用》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白冬立:大家下午好!我是熱雲數據的CEO白冬立。今天大會的主題其實是和O2O相關的,我也是頭一次參加O2O的大會,非常榮幸。
咱們在座大多數的公司是來自於O2O行業的,而我們是做大數據的公司。網際網路公司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以技術為主的階段,第二個是以內容為主,第三個階段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發展階段。
今天我也有幸過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大數據行業的現狀,以及我們所觀察到的,以及我們熱雲數據所做的事情。
幾個方向:第一個是大數據發展這麼長時間,是怎麼賺錢的;大數據的數據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我們公司而言,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我們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現在市面上這麼多家大數據公司,大家都聽說過,包括剛才火辣健身也說健身行業有這個結合的點,但是現在主流的,市面上的大數據公司分幾種。
第一種我列舉了百分點、九次方等等,它圍繞大數據的傳統企業做營銷,其實目前我們看到的比較多的就是大數據公司的一些商業模式。這裡面,大家剛對大數據有了解就知道美國有一家公司,其實國內也有像這種公司提供大數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案的,這是我們看到大數據解決方案當中很典型的應用,我們看到增長的趨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國家也一直推崇大數據,包括開放提供公共的服務。感受比較明顯的是,如果大家有在北京買車的,之前要上外地牌照,每一兩周都要到六環外輪號,現在開放了,直接通過APP就可以領號牌,政府如果把這個開放使用的話,這其實也是非常大了。
第二個數據公司像友盟等等,他們提供的數據統計和工具,有很多O2O的企業,或者是APP的創業公司其實是有這類需求的,目的是為了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用戶在使用自己應用網站的用戶行為。一些創業公司也沒有太多的預算和專業人員做這個事,所以說就會有第三方大數據公司為大家提供的統計工具雲平臺。我們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非常垂直的大數據工具給大家提供這樣的服務,像這樣的服務大多數我們看到還是以基礎免費服務為主,之後的商業模式我們去探索的話,其實我們也一直在觀察。
第三個,我們看到手裡面有大量的數據,是給我們各行各業提供的大數據的報告,洞察這一類企業。大家可能經常聽到的像易觀智庫這類企業,都是提供這一類型的服務。假設說你現在對你所處的行業有一個比較深度了解,包括對行業趨勢有了解,其實大數據公司能夠給你提供洞察服務,這是大數據企業服務應用的場景。
還有一類是像Talking Data,像秒針等等,這一類公司是給大家提供數據分析的產品,以及服務類型的,當然我們也在這方面有一些產品,這一類的公司大家都會接觸得到,因為大家都用新的產品,這一類大數據的商業模式我們看的是像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營銷、精準投放等等這一類,也是比較典型的大叔據商業模式的應用場景。
還有一些我們看更加垂直的,包括數據的交易,金融領域的個人徵信,這一類型的大數據公司,甚至包括更往頂層的,大數據公司也好,給技術公司提供解決方案的。我們看到的像麒麟等等和他們都很熟,我們都會利用他們的產品構件大數據系統。相信很多的朋友對生態系統比較熟,技術解決方案的層面也是,我們看基本上是依賴於生態系統做一些包裝。
簡單的介紹一下目前我們所處的第三方大數據,就是行業應用的場景,當然可能還有其他領域的。
第二個問題是說,我們作為一家數據的公司,數據都是從什麼地方獲取的,什麼地方來的。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有很多的合作夥伴,包括我們的客戶都會問這一類問題,這邊我也大概整理了一下,目前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可以獲取到的數據來源。
我在這裡分了幾個象限,他們不管給每一個行業大數據分析服務,解決方案也好,洞察等等,基本上是源自於運營商開放的數據,包括我們平時的上網行為數據,一些關鍵詞的數據,去了一些敏感信息之後,運營商也會把這些數據有限的開放出來商業化。第二塊是源自於在座各位的泛APP,以及網際網路的數據,大家可能都會去用一些第三方統計的工具,可能會用第三方的接口API去推送,在這種過程中你會根據所提供的數據做一些分析,做一些建模,進而能把這些數據大量的信息,孤島的數據整理到一起,然後給大家提供一些數據的服務。比方說滴滴就想要用第三方的數據,想要知道計程車的司機或者個人車主的信息是不是真實的,有效的等,其實這都是要依賴於第三方或者第一方的數據源。其次我們看到像銀聯,一些銀行也會提一些數據出來,包括徵信的數據,包括像阿里都會提供芝麻的信用分,這一類的數據都是源自於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各種各樣購買商品數據,一些社交的數據,還有比方說用一些軟體等等的數據。
現在來看,無論從什麼地方來的數據源都面臨一些問題,我也舉了我們四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獲得數據,可能在座很多公司在創業的路上也好,還是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好都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我相信大家聽大數據的詞都聽出繭子了。我剛才列舉了很多數據源大家都可以接觸。再有就是說,有很多企業找到我們,說能不能買你們的數據,比方說我相知道這個人在網際網路上面的信用是怎麼樣的,消費能力是如何的等等,這個數據你能不能賣,不單單是我們,可能第三方交易平臺都存在這個問題。
目前大數據在行業內的發展還沒有解決數據是如何估值的,是如何定價的,您是一毛錢、一分錢還是多少錢,這個其實沒有一個中立的定價,這也需要我們目前做大量的工作去解決問題。
第三個就是所有大數據都會面臨的就是信息孤島的問題,尤其是網際網路APP發展到目前,我們發現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其實都在APP的手裡面。我是做一個社交的APP,是做一個垂直的電商,這個對於行業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這個數據都是孤立在APP裡面,我們也會和APP廠商、合作夥伴溝通,能不能把這個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我們也一直是在摸索和探索的過程。
另外就是大家會經常提到的數據敏感的問題,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數據,有沒有可能會洩露,有沒有可能會利用個人隱私的數據做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比如說話我國居民用支付寶、芝麻信用分等等,有沒有洩露,這個是大家經常會討論的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這塊大家經常會關注一些引文,偶爾也會曝光一些竊取用戶個人隱私的行為,一些事件,比方說被谷歌下架等等,這類問題我們都能看到,所以就數據的敏感問題而言,我們作為身處這個行業的公司來講,我們就探索大數據怎麼能有一個商業模式,同時又不洩露用戶的數據,同時不讓合作夥伴擔心,這類問題是我們目前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剛才介紹說不管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也好,我的數據從什麼地方來,就我們作為一家搜集公司而言,我們都想把搜集來的數據想進一步的,更深一步的了解這個數據背後的用戶是什麼類型的用戶,我只有對我搜集用戶的信息足夠了解之後,我猜有可能會去和一些商業模式做結合。比如說我們今天來到這兒之後,我們說如何和O2O的行業,O2O細分成很多行業,那麼我有非常多的數據,這些數據我展示在你面前你會不會感興趣,會不會覺得如果我拿到這個公司以後對我的事情是有用的,所以我們怎麼更好把這個結合起來呈現給我們的合作夥伴,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要做標籤的體系,不同的數據源搜集過來以後會做數據畫像的維度。分成用戶是什麼性別、年齡、地域,什麼身份,什麼職業,以及他在網際網路,或者在線下是什麼樣的用戶行為,短期內他是不是有一些喜好等等,這個方面我們都會做維度的劃分。有了這個用戶的畫像和標籤之後,我們才會和各種各樣商業化的應用場景結合。
舉一些例子比如說品牌廣告,我們前段時間和一家奢侈品的企業去做合作,他們用到我們的數據其實很簡單,我們搜集了二三十萬個用戶標籤打在用戶的身上,但是對於品牌廣告主來說他關心的是我只要投一線城市女的就可以了。這件事聽起來很簡單,但這個過程其實比較複雜,比較漫長,他拿到我的數據測試,投放完之後可能會找到像尼爾森做監測的公司做報告,評價完之後就說你這個客戶投放的群體是不是真的就是女性。還有像投汽車、房產等等這種應用。
這是一些應用的技術框架。我也在這裡面簡單說兩句關於我們熱雲的情況,我們目前是覆蓋了10個億的數據,IOS、安卓比每天三七開,用戶標籤數據量超過22萬,基本上我們把幾個億用戶畫像整體的工作已經做完了。我們也有一些行業的應用案例,比方說應用的分發渠道,APP下載的渠道,還有就是銀行客戶、證券客戶,我們和證券公司也做了一些大數據結合的案例出來。
今天來這兒其實還是有一個想法,我們這麼多的數據,我們在遊戲、證券、銀行,以及電商這塊都找到了大數據實際落地的場景,我們也希望我們有數據,在座的各位如果說是從事不管是O2O行業還是什麼行業,聽完我剛剛簡單的介紹,會不會有一個想法也想了解一下您所處的行業和公司,有沒有可能需要和數據結合的,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溝通。這裡面也列了一下我們公司成立兩年的時間內,去年拿了5000萬的A輪,我們現在最主要的資產是有大量的移動端用戶數據,我們也找到了一些大數據實際落地的商業化應用場景,在這裡我也特別希望能跟一些新的行業合作夥伴,尤其是O2O、電商等領域的合作夥伴進一步去探索大數據有哪些結合點。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官方新聞媒體:北廣傳媒城市電視、51CTO、牛華網、創天下、速途網、千龍網、執牛耳、至頂網、數據猿、慧聰網、遊戲多、4399手機遊戲網、新華網遊戲頻道、91手遊網、安卓網、18183、不凡遊戲、新浪遊戲、DOGAME遊戲兵工廠、笨手機、1688玩;
新聞客戶端合作媒體:ZAKER、第一視頻、網易新聞、4399手遊快報、掌遊寶、口袋錦囊、視友網、暢讀、喜馬拉雅FM、塔讀文學;
大會支持媒體:美通社、網易科技、中國新聞網、中國科技網、威鋒網、矽谷動力、PChome、艾瑞網、TechWeb、數據觀、創投時報、藍鯨TMT、IT經理世界、極客公園、威騰網、中國軟體網、中國信息化周報、新財志、投資界、DOIT、證券之星、87870、品途商業評論、中國日報網、IT之家、第一傳媒網、廣告買賣網、商業電訊、互動百科、中國IDC圈、億智蘑菇、中新網遊戲、口袋巴士、遊民星空、搜狐手遊、當樂網、愛遊戲、斑馬網、安鋒網、11773遊戲網、97973遊戲網、玩客、VR世界、極AR、蘋果園、8477手遊網、9669手遊網、小皮網;
推廣合作夥伴:功虎社區、板凳、易會、活動家、969經典調頻、百格活動、天涯社區、快看漫畫、蜻蜓FM;
世界O2O博覽會暨IN+2016創新大會
時間:2016年6月22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主辦單位:世界O2O組織WOO、全球移動遊戲聯盟GMGC、光合資本
大會報名:http://inplus2016.eventdove.com
北京總部:
Sunny
TEL:010-59236463
Mobile:13522977758
Email:fei.sun@gmgc.info
西南區:
Bingo
Mobile: 13980934452
Email:bin.song@gmgc.info
華南區:
Vince
Mobile: 18520876508
Email:peiwen.ren@gmgc.info
國際部:
Jessie
Mobile: 15901338441
Email:jessie.wang@gmgc.info
媒體、市場合作請聯繫:
Shina
Mobile: 13552062626
Email:yan.yan@gmgc.info
GMGC CEO俱樂部會員加入:
Amanda
Mobile: 13810818200
Email:nannan.tan@gmgc.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