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將其全系列Mac電腦轉換為使用內部處理器,自研關鍵部件應該會提高公司的營收利潤率。
騰訊科技訊 11月12日,蘋果最近舉行的「One more thing」發布會迎來了該公司Apple Silicon Mac設備的新時代。蘋果共發布了三款搭載有自主研發M1晶片組的Mac設備: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和Mac mini。在其他改進中,M1的加入增強了MacOS設備的性能、電池續航時間和跨設備集成。
以下是金融分析師對此次蘋果發布活動的評論: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薩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
查特吉認為,推出搭載M1的Mac機型給蘋果帶來的銷量增益有限,這主要是因為「考慮到價格差異巨大,典型消費者在購買Mac產品和非蘋果筆記本時進行的比較有限」。
在11月10日的發布會上,查特吉預計蘋果將推出一款新的獨立Mac機型,而不是為現有的機型配備Apple Silicon處理器。他還預計蘋果會降低Apple Silicon Mac的價格,但這隻發生在Mac mini身上。
正因為如此,這位分析師預計,隨著蘋果加強對其技術路線圖和生產規模的控制,Apple Silicon的好處將「在更長的時間內顯現出來」。畢竟,上述兩項業務都可以節省材料成本。
摩根大通維持對蘋果未來12個月150美元的目標股價預期。
韋德布希證券公司(Wedbush)分析師丹尼爾·艾夫斯(Daniel Ives)
艾夫斯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蘋果公司「即將揭開新的篇章,宣布其新的處理器架構將專注於速度、功耗以及效率,以及為其最重要的開發者社區提供更多改進和靈活性。」
艾夫斯認為這是即將到來的眾多聲明中的第一個,並表示這代表著重要的一步。經過15年的醞釀,這將使蘋果能夠控制更多的硬體生態系統。
雖然這位分析師仍然認為iPhone12「超級周期」是蘋果最重要的發展,但他指出,由於新的在家工作和遠程教育趨勢,iPad和Mac機型的需求都在持續增長。
艾夫斯維持蘋果未來12個月目標股價150美元不變。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凱蒂·休伯蒂(Katy Huberty)
休伯蒂認為,新款Apple Silicon Mac的發布鞏固了蘋果「有史以來最強勁的產品周期」,這一事實預示著2021年蘋果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休伯蒂表示,下一代Mac機型,加上蘋果目前的硬體和服務業務組合,到2021年可以推動每股收益增長25%。
她還指出,蘋果選擇配備新的M1晶片的三款Mac,實際上佔過去12個月Mac總出貨量的91%。這位分析師維持了蘋果未來12個月136美元的目標股價。
考恩公司(Cowen)分析師克裡什·桑卡爾(Krish Sankar)
桑卡爾認為,競爭激烈的Mac系統產品路線圖是蘋果擴大客戶基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還認為,Apple Silicon可以推動「在所有計算設備上實現一致的用戶體驗」。
Apple Silicon Mac晶片將幫助蘋果控制其技術路線圖,並可能使其在未來優化Mac的成本結構。桑卡爾說,作為參考,Mac產品約佔蘋果總銷售額的10%,佔蘋果每股收益的4%。
桑卡爾還指出,M1晶片可以帶動每股收益增加約0.13美元,這意味著由於使用自研晶片,Mac的每股收益增加了約80%到90%。
這位分析師維持了他對蘋果未來12個月的目標股價。
Loup Ventures分析師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
蒙斯特表示,蘋果的這些聲明並不是Mac每隔幾年就會收到的那種「減速帶」。相反,他認為向Apple Silicon的轉變提高了Mac在速度、電池續航時間和跨設備集成方面的價值主張。
這對Mac來說是個好兆頭,因為PC用戶約佔全球電腦市場的92%。Mac用戶不需要說服就能「保持忠誠」,但蒙斯特說,蘋果需要加強讓PC用戶改用Mac的理由。
蒙斯特還認為,Mac從新的遠程工作趨勢中受益匪淺,這使得產品陣容在多年的相對默默無聞之後激增。更重要的是,這位分析師說,Mac在宣布將很快經歷一次重大架構轉換後,繼續以創紀錄的數字銷售,這令人印象深刻。
ABI Research分析師戴維·麥奎因(David McQueen)
市場諮詢公司ABI Research的研究總監大衛·麥奎因(David McQueen)表示,新Mac機型中的M1晶片可能是邁向5G集成和蘋果筆記本「始終在線」連接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蘋果還承諾提高性能和電池續航能力,而且在Mac電腦中使用自己的晶片可能會受益於iPhone已經實現的軟硬體集成。
麥奎因補充說,對消費者的好處可能會延伸到蘋果不同產品之間更加無縫的工作流程。這可能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福音,他們將能夠構建可以在所有蘋果設備上運行的應用程式。 (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瑞士信貸(Credit Score Suisse)分析師馬修·卡布拉爾(Matthew Cabral)
蘋果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將其全系列Mac電腦轉換為使用內部處理器,自研關鍵部件應該會提高公司的營收利潤率。卡布拉爾估計,一旦整個Mac產品陣容做出改變,每股收益可能會提高1.5%。
蘋果對晶片的再創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十年來,蘋果始終在為iPhone和iPad設計處理器,其取代英特爾在Mac電腦中的使用的晶片也已經傳言多年。
臺積電自2014年以來就在製造蘋果的內部處理器,而且該公司在晶片生產技術方面已經超越了英特爾。蘋果最新款iPhone和iPad的M1和A14晶片可以利用臺積電的5納米製造技術生產。而英特爾最優秀的晶片依然使用10納米製造工藝,而向7納米過渡的延遲已經撼動了這家傳奇晶片製造商的地位。
New Road Analysis分析師皮埃爾·費拉古(Pierre Ferrau)
在智慧型手機中廣泛使用的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由於在能耗和效率之間進行了權衡,在滲透PC市場方面遇到了真正的麻煩。蘋果在周二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爭論這一觀點,吹噓其新晶片的超高能效規格。
然而,費拉古指出,蘋果正在使用的晶片結構「與英特爾和AMD的做法完全不同」。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史黛西·拉斯貢(Stacy Rasgon)也表示,蘋果在其新的內部Mac處理器上取得的成功,可能會為PC和伺服器市場中不同的非x86晶片發揮「存在證明」的作用,甚至會額外損害英特爾的地位。
在截至9月份的2020財年中,Mac共創造了286億美元的總銷售額,但按年收入計算,Mac在蘋果5大業務細分市場中排名第四,僅略高於iPad。然而,在家庭工作和教育的推動下,最近出現了一波增長潮,Mac的收入在最新的財年裡躍升了11%。 (騰訊科技審校/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