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戰略性產業集群「換擋提速」

2020-12-13 羊城地鐵報

  專題

  質量變革,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力。製造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之一在於提升其在產業價值鏈的地位。在全球生產分工體系價值鏈中,廣東製造的新坐標在哪裡?答案愈發清晰:中高端。

  「十三五」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產業層次不斷提升,日益成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領域。「十四五」時期,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將給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新問題、帶來新挑戰,也帶來新機遇和新方向,需要進一步明晰發展思路、找準政策發力點,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2月3日,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簡稱「廣東省工信廳」)籤署《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推出《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屬融資服務方案》(簡稱《方案》),未來五年為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提供2000億元人民幣新增融資支持。

  《方案》圍繞面向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體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高端裝備製造、智慧機器人、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產業等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提供專屬融資服務,包括產業鏈「強核貸」、供應鏈「穩鏈貸」、價值鏈「固基貸」、「小巨人」信用貸、「浦惠」銀稅貸以及「浦粵」人才貸等產業集群貸系列融資服務產品,加快推進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金融服務硬核支撐

  彰顯「廣東智造」力量

  強大的製造業與金融創新力量快速融合,迸發出戰「疫」的新活力。為大力持續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滿工達產,廣東省工信廳今年就已經聯合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為廣東製造業企業按下快進鍵,推出一項項有溫度、有力度的重大舉措。今年3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在廣州籤署《助力製造業企業滿工滿產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作用,共同推進廣東省製造業重點企業及上下遊產業鏈滿工滿產和製造業重大項目的建設。今年前三季度,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對公貸款累計投向實體經濟金額超過500億元,並在信貸資源、審批通道、融資方案、資金定價、服務渠道等給予全面的優惠政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關口,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眾多領域實現加速發展。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聯合廣東股權交易中心為科創專板掛牌企業推出「科創專板貸」。同時,將金融服務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四位一體」的綜合服務,持續推出「科技快速貸」「投貸寶」「科技含權貸」等投貸聯動產品,與粵財、粵科及廣發信德等知名創投開展密切合作,投貸聯動服務科技型企業超過20家,融資金額已經超過6億元。

  截至發稿日,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過1800家,科技金融貸款餘額超230億元。同時,專注支持培育本地科創企業上市,為22家廣州市獨角獸和未來獨角獸企業提供定製化金融服務,服務廣州地區擬上市公司超過60家,靈活運用「貸、債、股、資」及撮合服務等多種手段,不斷豐富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專業化、精品化、個性化科技金融服務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而不懈奮鬥。

  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初心

  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穩經濟就是穩金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是支持自身的發展,就是從根本上防控金融風險。據透露,為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浦發銀行主動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尤其是在重點服務的製造業領域,始終致力於為行業內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穩定有效的金融服務支持,切實促進位造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據了解,為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浦發銀行全面摸排全國各省市級重點產業類項目,逐個跟蹤,提供針對性的項目貸款;加強行業研究,梳理細分行業龍頭客戶名單,逐戶對接,加大金融服務力度。

  作為實體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業一直是浦發銀行支持的重點領域,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既是大局和責任,也是市場和機遇。據介紹,浦發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幅超90%,服務科技型企業3.8萬戶,科技型企業信貸投放增幅達到了27.6%。

  面對國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浦發銀行正以「再出發、再創業」的精神氣概,助力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企業,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以赴向著「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戰略目標砥礪前行。

  文/林曉麗

相關焦點

  • 廣東公布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9月2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解讀《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及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有關情況。2020年5月18日,廣東省政府出臺《意見》。
  • 補短板 鍛長板 促集群 優環境 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推動經濟高...
    ,黨中央高瞻遠矚,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出了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部署,接連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和規劃,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
  • 廣東省培育精密儀器設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
    廣東省培育精密儀器設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內容是什麼?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位造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精密儀器設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 戰略性新興產業形勢判斷及「十四五」發展建議(上篇)
    2019年,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創新引領型巨頭企業均入圍世界500強,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的數量為「十二五」末的近3倍。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為206家,數量同樣為「十二五」末的近3倍。三是在總體上已經成為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支撐。
  • 擴大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政策包」效應幾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了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20個重點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2019年11月,廣東召開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實施《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啟動實施「強核、立柱、強鏈、優化布局、品質、培土」六大工程,培育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全國率先劃定工業用地保護紅線和產業保護區塊。
  • 利亞德與臺灣晶電合作「換擋提速」 Mini/Micro LED基地投產時間表...
    合資公司將在無錫打造全球首個運用巨量轉移技術實現最小尺寸Micro LED顯示產品大規模量產的產業基地。基地建成後,將加速研發和生產以倒裝封裝、巨量轉移為主要生產工藝的Mini LED背光顯示、Mini/Micro自發光顯示產品,以實現 Mini/Micro LED 顯示模組及相關產品的產業化。
  • 韓和元:尊重發展規律是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成功的關鍵
    會上,中央在提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部署時,著重強調了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的重要性。但在落實這一政策時,我們認為,尊重產業發展規律,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縱觀東、西方國民經濟和產業經濟發展史,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的產業發展規律:一個新興產業要想真正成長為戰略性產業,在經濟中能夠發揮支柱性作用,實際上是一個很難的過程。
  • 王毅: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
    同時,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人類社會對健康安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認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過去,人們在求索未來。各國都要做出團結還是分裂、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的重要抉擇。
  • 「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深圳成立
    本屆論壇以「智能互聯 助力大灣區發展」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聚集國內機器人領域頂尖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機器人技術,助力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業內專家、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股權機構等共計600餘人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副理事長,中南大學教授桂衛華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
  • 培育產業新生態 延伸發展新空間 聊城高新區:產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
    作為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的魯西地區創新發展的樣板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高新產業的集聚區,高新區始終保持蓬勃的發展狀態,紮實開展體制改革,通過實行「管委會+產業園區+公司」的發展模式,圍繞優勢產業,打造產業集群,為項目招引、產業發展、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專員式、保姆式服務,為幹事創業、成就事業的朋友提供暖心保障,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四大產業之一。
  • 打造高分子材料產業鏈集群 我市新添一家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原標題:打造高分子材料產業鏈集群 我市新添一家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8日從市科技局傳來消息,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國家火炬特色
  • 餘姚「246」萬千億產業1月—7月增加值增速寧波第一!
    江豐電子的逆勢突破,是餘姚市新興產業實現「兩手抓、兩戰贏」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市新興產業表現出較強引領性。1月-7月,餘姚市「246」萬千億產業增加值實現190.4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居寧波各縣(市、區)第一位。
  • 產值年增50% 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青春"
    2016年,重慶市紮實貫徹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發力,截至去年11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2417億元,增長50.9%,預計全年實現產值2700億元,增長50%以上。  1月5日冬夜,傳統臘八節,重慶西彭電子產業園的一棟車間裡依然燈火通明,重慶創仕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專家們,正對即將面市的機器人進行最後調試。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 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省文化創意產業智庫聯絡員張振鵬說,智庫通過參與產業規劃編制、開展課題研究、提供諮詢指導等方式,為全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行業協會對市場信號最敏感、對市場反應最敏銳、對行業政策最清楚、對行業走勢最了解。推動「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山東注重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去年3月,「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協會全部組建完畢並完成法人註冊登記。
  • 下連第一課,為新戰士「換擋提速」
    為了幫助新戰士適應新環境、勝任新崗位、融入新戰位,全軍許多部隊紛紛組織「下連第一課」,通過講解部隊傳統、舉行授槍儀式、走向邊防界碑等活動,進一步增強新戰士的軍人榮譽感、部隊歸屬感、崗位責任感,讓「第二適應期」成為新戰士成長「換擋提速」的躍升期。
  • 山東壯大產業集群 激發醫養健康產業新動能
    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 國資新新 | 廣智集團打造廣州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及創新創業生態圈
    「十三五」初期,廣智集團確立以構建「先進機械裝備、高端輸配電設備、高新電子信息等核心主導產業(簡稱「高端化」)」為引領,致力於發展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生產性服務,創新和培育戰略性新產業。2017年,廣智集團在「落實集團發展戰略規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全面部署下,通過剝離低效資產,加快工具機廠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整合資源,統籌使用工具機廠用地,科學規劃,建設集「生產、生活、生態」要素於一體的「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及創新創業生態圈」,由全資子公司廣州智造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建設和運營。
  •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兩性健康業務換擋提速
    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能否解決民需痛點早在2月份,國家發布了《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為一部分非首診病人提供了遠程診療的便捷醫療服務。政策意圖明顯,以惠民利民、引導合理就醫秩序為主。
  • 2020河北電商大賽辛集賽區產業集群品牌大賽開賽
    近日,2020河北電商大賽辛集賽區產業集群品牌大賽開賽,來自辛集市30餘家企業參加比賽。本次大賽由河北省商務廳、河北省電子商務協會主辦,採用「現場答辯、當場亮分」的評選方式,對皮革服裝、皮具服飾、農產品等領域的參賽品牌產品分組進行現場評審打分,並為獲獎企業進行了頒獎。屆時,比賽獲獎的9個品牌產品將代表辛集市參加全省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