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器介紹-古箏

2020-12-13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樂器識匯,ID:YQSH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

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戈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2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柱」,但是當時「并州)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卲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長約34釐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築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e調或A調。

90年代以來,古琴曲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豔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

在參與古箏曲創作的過程中,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鑑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異。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莊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準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湧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德國。給古箏文化傳播到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創造了條件,使箏這件樂器逐步走向了世界。

相關焦點

  • 博樂藝術教育【詩樂古箏】推出漢宮樂器「狐狸娃娃」小箏暑假班!
    漢唐小箏「狐狸娃娃」介紹:
  • 推薦|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笛子 唐俊喬
    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笛子編輯推薦唐俊喬老師從我學笛開始就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雖然沒有跟唐老師見過面,但唐老師的作品早已深深的影響了小樂。唐俊喬內容簡介中國民族樂器小百科是一套系列叢書。本叢書擷取普及性、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二胡、琵琶、古箏、笛子和揚琴,約請上海音樂學院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專業教師分頭執筆,以縱橫詳實的知識架構,流暢簡明的寫作手法,將這五種民族器樂的歷史發展、藝術特點、流派品牌、保養製作等相關知識收錄於書中。本叢書與眾不同的創新之處在於只介紹該樂器的相關知識,不涉及該樂器演奏技術的教學,可以說是我國民族器樂知識的小百科系列叢書。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測評丨古琴、二胡、揚琴……民族樂器又在家長圈火起來了
    「中華優秀傳承文化」被特別提出,再結合美育課程,基本可以體現在民族樂器、國畫、書法等具有傳統文化特性的文化表達形式上。看到學校都要加強民族樂器的科普及學習了,自然讓不少想給娃報一門樂器的家長將目光投向了原本沒那麼「吃香」的民族樂器上,特別是小眾一些的古琴、二胡、竹笛、揚琴等,更是又在家長圈中大火了一把!今天的測評,團媽選擇了南門片區幾家有民族樂器教學的樂器類培訓機構,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推薦的吧。
  • 民族樂器「洞簫」的介紹
    洞簫,吹管氣鳴樂器。是漢族非常古老的一種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之一,多半用九節紫竹製作,也可以用白竹製作。常用與古琴合奏或用於傳統絲竹樂隊中,也有用來獨奏的。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清代,簫的形制完全一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 古箏四重奏《山河流水》演奏:天津音樂學院樂之翼·金燦古箏組合
    2019年CCTV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比賽現場指導老師 楊紅 天津音樂學院古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北京中華傳統樂會理事;天津民族管弦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評委、興華大學古箏學院外聘專家、CCTV
  • 男孩不學古箏,女孩子不能學架子鼓?那些樂器的性別屬性,正確嗎
    每一件我們看到的,摸到手裡的樂器,都走過了自己不尋常的發展歷程,深入挖掘也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和淵源,所以我一直提倡的樂器學習宗旨,就是「通過學習一種樂器,感受它獨特的自有文化」,「而又通過這樣的文化感受和薰染,來改變我們的內心精神世界,從而實現外在的氣質和魅力」結合到我們的育兒和教學中,很多家長在願意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現在的社會資源也極其豐富,能夠滿足我們各樣的學習需求
  • 古箏——不止有溫柔的一面
    板頭曲就是純樂器演奏的一個部分,是沒有人聲的,並且位於大調曲的開頭(類似於前奏),在板頭曲中常見的樂器有琵琶、古箏、三弦、揚琴等。它還起到一個開場帶動氣氛的作用。板頭曲的風格也很豐富,大多取材於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比如《蘇武思鄉》、《陳杏元和番》。
  • 當民樂古箏與經典英文歌曲相遇 陌陌古箏箏兒跨界表演大寫的精彩
    我們知道,以古箏為代表的中國民族樂器因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可以演奏出動聽的旋律被稱之為藝術瑰寶,是很多人眼中的陽春白雪。當古箏與經典英文流行歌曲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日前,陌陌平臺人氣主播古箏箏兒就用古箏為大家演奏了《Rolling In The Deep》,這樣的跨界表演也被網友贊為大寫的精彩。
  • 【樂器推薦】女孩學什麼樂器好 十種適合女孩子學習的樂器
    古箏 鋼琴 小提琴 口琴 陶笛 尤克裡裡 架子鼓 長笛 二胡 女生學什麼樂器好?會玩一兩種樂器無疑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情,扮酷耍帥自然不在話下,而且對於自己形象氣質的提升也是極好的。試想一下在一個特殊的日子,你在臺上演奏一曲會是何等矚目的事。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女生玩樂器都是仙氣十足的古典美女形象,令人如痴如醉。其實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十種最適合女孩子學習的樂器。
  • 中老年零基礎學古箏,蓮子老師教你快速找到古箏弦位,一點不難
    大家好,我是蓮子老師,業餘愛好古箏。許多學習古箏的中老年朋友說,古箏上那麼多根琴弦,怎麼能分得清呢?下面蓮子老師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三分鐘就能快速找到並記住琴弦位置。首先我們要了解古箏,它是一種民族樂器,它是按中國傳統的五聲調式由五個音構成一個五聲音階,分別叫做宮、商、角、微、羽,那麼對應簡譜的唱名,分別就是1(do)、2(re)3(mi)5(soI)6(la)這五個音符,它們是要好的五兄弟或五姊妹。
  • 給古箏初學者的小建議,有了這些基本功,學習古箏更簡單!
    有人討論會很不一樣,加一些古箏愛好者,討論古箏相關的知識。 5、選琴很關鍵。選古箏可以找專業人士或者學過古箏的人推薦,網上眾多說法魚龍混珠。 3.經濟投入 樂器:別看古箏體積大,實際上入門樂器的價格並不貴。入門時選擇花梨木或酸枝木(非老料)的古箏更適合。花梨木耐腐、材質硬度高,音色清脆明亮,製作中檔古箏,適合初級、中級水平的習箏者,一般價格在3000-4000元。
  • 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的民族樂器笛子
    提起笛子,可以說是人人都不陌生,上至國家專業的樂隊下到尋常百姓家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作為一種吹奏樂器,笛子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那我要問了,您見過笛子,您了解笛子嗎?它可是我國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吹奏樂器。二、笛子的發展過程笛子是中國傳統音樂中最常用的樂器之一,據說這笛子一開始是用骨頭製作的,稱之為骨笛,就是在飛禽的脛骨上鑽孔而成的,起初,我們的祖先用它發出的聲音來傳遞信號、誘捕獵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笛子的作用也逐漸地向演奏樂曲這個方向偏移。
  • 學習古箏,首先要知道如何認弦!
    都說萬事開頭難,學習樂器也是如此,一開始就要去背那些繁瑣複雜不好記的樂理知識,而且每個樂器的每一個按鍵、每一個琴弦對應的音都不一樣,學習起來就更加麻煩了!像最近大火的民族樂器古箏就有21根琴弦,雖然比不上鋼琴的88個琴鍵,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牢牢記住21根弦也是困難的!
  • 你說孩子是學鋼琴好還是學古箏好?
    百度#超級對線#有一期知識直播節目讓教鋼琴的海嶽老師與教古箏的孫老師辯論「孩子應學鐵鋼琴還是學古箏」,粗看這個題目就知道,其實兩人辯不起來,這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問題?依孩子的興趣和特點即可。不過,可以理解節目方是想讓大家從各自的角度講明鋼琴和古箏的優勢。
  • 學古箏的好處多少?有哪些副作用?慎重選擇參加古箏教學培訓班
    古箏學習成分:古箏演奏、音樂理論識譜、雙手手演奏,左右腦開發。古箏成分:古箏面板、古箏箏碼、古箏琴弦、古箏的前嶽山、古箏弦釘、古箏調音盒、古箏琴足、古箏後嶽山、古箏側板、古箏出音口、古箏底板、穿弦孔。古箏適用人群:5周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 快速認識十種常見中國風樂器,純乾貨,音樂愛好者必看!
    作為職業音樂人,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十種常見的中國風樂器。這些樂器都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在時光沉澱的過程中,這些樂器製作材質逐漸考究,演奏技巧逐漸多元,表現能力逐漸豐富,應用場景逐漸廣泛。了解這些樂器,對於提升我們的傳統文化認同感,提升我們的中國民樂審美感,有著毋庸置疑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認真閱讀。
  • 學古箏找什麼樣的老師最好?
    學古箏找什麼樣的老師最好? 藝考網小編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古箏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很多學習古箏的人,都會喜歡網上找各種自學教程,進行模仿學習,認為自己只是當個消遣興趣沒必要花錢。在這裡藝考網小編要提醒大家,無論是古箏考學還是當做興趣愛好,都不建議自學。
  • 《閃光少女》:俗氣的劇名背後,是中國樂器的抗爭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最早的古箏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在當時的秦國(現在的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這麼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與古箏相對抗的豎琴,音色也很美妙,但是豎琴的聲音無論高音低音都發悶。古箏的聲音高音區卻很亮,到了低音區顯得沉穩。
  • 民族樂器介紹。。
    葫蘆絲葫蘆絲是簧管樂器,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葫蘆絲:簧管樂器,又叫葫蘆簫。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