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面對消毒與防護帶來的皮膚問題,我們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對此,浙醫二院皮膚科專家分別針對普通市民與醫務人員,整理了「抗疫護膚全攻略」,快對照著做好皮膚保護吧!
戴口罩時間一長,一系列煩人的皮膚問題也冒出來了:長痘、長粉刺、皮膚壓力性損傷、接觸性皮炎等等。
▶ 戴口罩前建議塗抹護膚品,例如保溼乳霜,唇膏之類。
▶ 選擇比較合適的口罩,比如寬邊的口罩,局部壓力就會比較小。對於口罩的樣式的選擇,可以儘量選擇系帶式的,而不用耳掛式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 若出現輕型黑頭、粉刺,可睡前點塗維a酸軟膏 。
▶ 若出現紅色丘疹、膿皰,需加用立思丁或者百多邦 。
▶ 若出現色沉、瘢痕,建議到皮膚痤瘡專科或雷射科就診 。
▶ 切忌手抓手扣手擠,尤其面部三角區。
▶ 若出現輕微的壓痕,無需處理,不戴口罩會自行消退。
▶ 若出現中重度壓痕,可以溫水清潔,冰袋冷敷後塗搽保溼劑,避免熱水、酒精等刺激。
▶ 若出現皮膚破損,可用礦泉水做溼敷,一日2次,每次5分鐘;還可塗抹貝復新,也可用創可貼保護創面。
▶ 若出現糜爛滲出,需至皮膚科專業醫生處就診。
▶ 戴口罩前1-2小時薄塗地奈德加護膚品。
▶ 墊層紗布,隔開皮膚;下班後溫水清潔,後塗保溼霜。不建議用酒精、洗面奶。
▶ 若出現水皰糜爛,可用礦泉水溼敷,每日2次,每次5分鐘;後塗百多邦,一天2次;還可加塗貝復新,一天1次,促進生長修復。
▶ 若出現瘙癢,可睡前口服開瑞坦等抗過敏藥,一天1次。
▶ 輕症可自行處理,嚴重者建議就診專業醫生。
醫務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口罩的局部壓力、汗液、悶熱刺激皮膚而引起接觸性皮炎。
▶ 戴口罩1-2小時薄塗尤卓爾軟膏+護膚品。
▶ 墊層紗布,隔開皮膚;下班後溫水清潔,後塗保溼霜,不建議用酒精、洗面奶。
▶ 若有水皰糜爛,可用涼礦泉水溼敷,每日2次,每次5分鐘;厚塗百多邦,一天2次;還可加塗貝復新,一天1次,促進生長修復。
▶若瘙癢可睡前口服開瑞坦,一天1次。
▶ 輕微的壓痕,不戴口罩會自行消退。
▶ 中重度壓痕,溫水清潔,冰袋冷敷後塗搽保溼劑,避免熱水、酒精等刺激。
▶ 若有皮膚破損,可用1:9的碘伏做溼敷(碘伏1:生理鹽水9),一日2次,每次5分鐘,外用貝復新;也可用創可貼保護創面。
▶ 手若出現乾燥瘙癢,儘量避免接觸洗滌用品、洗手液、酒精等刺激性物品,儘量冷水洗手,每天多次厚塗護手霜,必要時可厚塗護手霜加戴PE手套5-10分鐘。
▶ 若出現溼疹、汗皰疹,可溼敷後塗艾洛松。
▶ 若出現破潰,可塗百多邦或立思丁軟膏防感染。
▶ 出汗多、悶熱環境,容易導致真菌感染。
▶ 可用希爾生加水稀釋後塗在腹股溝、腋下、外陰等常見真菌感染部位,5-10分鐘衝洗乾淨,局部塗護膚用品。
▶ 若發生真菌感染,可以外用美克或特比萘芬軟膏。
來源:健康浙江、寧波發布
小編:阿鬱
點希望疫情早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