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有抱負的男人都想要成就一番是事業,但是成功的道路上不會可能一帆風順。很多偉人,成功人士都經歷過低谷時期。就像我們熟悉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四十多歲失業離婚,還欠錢。但他依然重新出發,成就一番大事業。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低谷中創造的,比如說著名的龍場悟道。
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早晚飛黃騰達。
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
這句話就是說大家要常懷著避世而內心無憂,不被任用而內心無煩悶的心。知道道理,就耐心忍耐去做。簡單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守住寂寞,耐心等待。
能大器的人已一定是能堅持自己內心並不斷努力去做的人。在人生低谷中不要只會抱怨命運不公,而是修煉好內心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耐心等待,這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世理念。男人慾成大器,其過程正如做飯煲湯的過程,只有火候到了,做出的食物才會味道鮮美。
第2句話:毀譽榮辱之來,非獨不以動其心
當你潦倒落魄時,外界一定會有各種嘲諷毀謗,當面對這些非議時,更要堅守內心,不能聞謗而怒。
只有那些面對輕視和毀謗皆泰然的人,才能擺脫低谷之苦,在低谷中毅然保持屹立的姿態。王陽明在參加會試時落榜兩次,他的朋友都笑話他,但是讓朋友沒想到的是,他沒有一絲生氣和難過,還說「你們都以落榜為恥,而我以恥笑他人落榜為恥。」
王陽明歷經人生低谷,在面對人生的功名利祿、榮辱毀譽時,悟出了一種最佳的人生態度——「淵默」。所謂「淵默」,就是不能雜亂心目,面對榮譽時,不要氣輕意滿,至於身處低谷,面對他人的侮辱毀謗時,則要做到不生氣動怒。
每個人的人生都難以避免低谷,但是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態,面對困難不放棄,面對毀譽不在乎,專心做自己,就一會看到成就。
王陽明的做人智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還分享了自己更多的智慧和感悟,他的思想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不同的年齡段讀這本書都會有新的認知,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學習運用心學則是在利我們人生的器。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很多人說古人的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看不明白,這本書含有注釋,淺白易懂,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明白。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