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了解我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時,皇帝最重視的就是八旗子弟。當時的天下之所以能夠在被清朝統治,就是因為八旗子弟的貢獻。所謂八旗,就是清代滿族的一種制度,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八旗軍隊人數最多時達到了27萬餘人。而當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竟然全部銷聲匿跡了。這讓大家不禁十分好奇,曾經輝煌一時的八旗子弟與格格們都藏到什麼地方了?為什麼與他們一同消失的,還有滿語呢?其實他們只是改了漢姓,藏到普通人之中了。而滿語也只是不適應時代發展,被淘汰了。
01
大清滅亡之後,八旗子弟便失去了富足的生活,依靠變賣寶貝度日。而還有一些不是貴族的滿人,便只能自己到處尋找謀生的機會。有數據顯示,在民國時期北平的九千名警察裡面,有六千多人都是滿人。同時,滿清八旗子弟與格格們在清朝滅亡後,開始將自己的姓氏改成漢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民國時期找不到姓愛新覺羅、瓜爾佳氏、鈕祜祿氏等八旗子弟與格格的原因了。八旗子弟姓氏眾多,格格們的姓氏也不在少數,但是比較有名的姓氏只有八個,被稱為「滿洲八大姓」。值得一提的是,愛新覺羅並不在裡面,因為愛新覺羅在滿清姓氏中只能算作一個小姓,但是由於它是清朝的國姓,所以在旁人眼中也顯得十分珍貴。
02
改漢姓這種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每一個姓氏的更改之法都是有一定規則和緣由的。像鈕祜祿氏,滿語中的鈕祜祿漢是「狼」的意思,但是這個字在姓氏中並不好聽,所以鈕祜祿氏將漢姓改為了「郎」,也有部分人改為了「鈕」。由於戰亂紛爭,這個姓氏也失去了之前在松花江、長白山和牡丹江一帶的分布規律。如今姓「郎」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鈕祜祿氏的後人。瓜爾佳氏的漢譯是環繞菜園子的水溝。從它的漢譯中並不能提取到有價值的姓氏信息,但是他們一氏十分崇拜關羽,便將自己一族的漢姓改為了「關」姓。他們一族的後人代表,便是我國著名影星關之琳,除此之外,關曉彤也是八旗子弟的後代,被稱為「關格格」也並不驚奇。
03
那拉氏在明朝末期便有了葉赫那拉氏、烏拉那拉等幾個支系,這個姓氏後來出現了不少皇后和妃子,著名的慈禧太后便是葉赫那拉氏一族的人。在改漢姓之後,那拉氏的後代大部分都直接取了第一個「那」字,著名歌手那英,就是與慈禧太后同族的葉赫那拉氏後人。這個姓氏並不常見,所以身邊姓「那」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那拉氏的後代。還有皇族的姓氏愛新覺羅,他們的漢姓改為了「金」姓,清朝的格格大多都將姓氏改為了「金」,而其中最著名的便要數漢奸川島芳子了,她本是一位格格,最後卻投靠了日本。
由此可見,清朝滅亡後的八旗子弟和格格們都悄悄地將姓氏做了變更,藏匿在平常人中,進行著普通的生活。那麼滿語為何也會消失呢?原來滿語被朝廷過度規範化了,導致其並不適用於日常生活中,而在清朝政府時期,漢族大臣地位慢慢上升的同時,漢語便悄悄地滲入到滿語的使用中。最後,漢語憑藉其靈活便捷和博大精深的特點,將滿語徹底從歷史的舞臺中擠掉了。
結語
不管是八旗子弟與格格改名,還是滿語退出歷史舞臺,都與滿清的統治者脫不了干係。他們權欲薰心,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勢便丟棄了滿語,但是滿語走向滅亡也並不都是他們的責任,因為民族大一統與政府漢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而清王朝滅亡,八旗子弟與格格們隱姓埋名,也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清代八旗子弟》、《清史稿》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