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德華的電影《失孤》,讓我認識了一個靜謐的小漁村——奇達村。也許是鼓浪嶼的光芒過於耀眼,也許是霞浦的名聲早已在外,作為全國著名的鮑魚之鄉、福州數量不多的千年漁村之一,遊人的目光還未聚集到奇達村。這也使得島上基本保持自然風貌,只有原住民在此居住,被譽為「海上世外桃源」。
如果你想找一處懷古尋幽看海的地方,來奇達村足以。可以與巍然屹立的青山親密接觸,可以像漁夫一樣吼出粗獷的調子放網捕魚,也可以什麼都不幹在海邊呆著放空……重點是全島沒有一個收費景區,走到哪兒都隨心所向,恣意感受純粹的漁家生活。
奇達村位於連江縣安凱鄉,從福州市區出發大約2小時車程可抵達。與曾經去過的一些沿海小村略有不同,這裡山海相依,翠綠的山頭將海水倒映成藍綠色。沒有常規的景點宣傳和布置,一艘艘漁船安靜地停在海上,放眼望去,還以為到了哪個歐洲的海港小鎮。
靠海吃海的奇達村家家戶戶都依賴打漁為生,許多漁民為了方便出海捕撈和海上養殖,乾脆在海上漁排築起了房子,供人臨時居住。數量一多,竟構成了壯觀的「海上漁村」。漁排雖然密集,分布卻很有規律,相鄰之間留出了寬寬的航道,讓漁船可以在方陣中穿行。
來奇達村,最有特色的事情是在漁排上吃一頓海鮮。我找的漁排在奇達村的億源碼頭,店家用自家的漁船接我前往海上漁排時,非常實在地根據人數推薦分量。店內主打近海的小海鮮,採用清水煮食,現做魚丸15一份,大袋生蠔20元……便宜又美味,在「海中央吃海鮮」還真心是第一次。
網上的攻略提到村子後面的白雲山觀海亭和旗冠頂是絕佳觀景處,我直接腿兒就開始上山。白雲山半坡的觀海亭,看山看海兩相宜,從那裡俯瞰大海,乾淨美好。順手再來一張與奇達村的合影,安靜得好像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地方。
旗冠頂則能將村子的全貌盡收眼底。旗冠頂有三個山頭,每個山頭間的距離差不多在十多分鐘,最佳也是最累的方式,就是爬上大約1800節臺階。從旗冠頂極目遠眺,全程無遮擋,漁船、石頭厝、白色風車等村子的標誌性元素都在視線中。而天邊的晚霞,更是給這幅畫卷鑲上了美麗的金邊。
雖然村裡沒有高端酒店或民宿,卻矗立著一棟棟別具一格的「海景房」——那是村民們在島上修建的石頭厝,工整得像是用樂高搭建的玩具。走在層層相連的房屋間,粗糲的石頭房表面被海風磨得蔚為平整,彰顯著歲月的沉澱。
除了漁村風情,悠久的歷史也給奇達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村裡至今還保留著南宋年間的千年古剎白雲寺、明代抗倭寇的古城牆、明朝水井、清朝鹹豐皇帝賜予的石刻貞孝牌坊,以及華麗的古建築「青石厝」和石花牆「倆座厝」。
據村裡老人介紹,奇達村還有一個從明末延續至今的傳統:每年正月初七到十六的「遊海神」,村民們抬著彩燈在村裡穿梭,每家每戶都出來焚香放炮,恭迎「海神」和「財神」。
儘管我沒能親眼所見這份熱鬧,仍能從村民簡單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份堅守與滿足。少了景點、扎堆的遊客,聽不到吆喝、叫賣聲,就這麼隨意在村裡漫步,跟著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就自然融入到了其中。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