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陳國公主年僅18去世,為什麼戴著黃金面具與舅舅合葬?

2020-12-21 歷史百家爭鳴

遼國也就是契丹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我們現在的歷史以宋朝為正統,但在現實中更接近於南北朝的狀態,只不過南方是北宋和南宋,而北方的變化則比較大,先是遼國,後是金國,最後是蒙古。

之所以說遼國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有原因的,當時契丹也就是遼國在與西方的交往中都是以中國的身份自居的,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伊斯蘭兵書中,還將中國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羅斯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當中,也依舊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呼

但是遼國的帝王陵都被破壞殆盡,對於研究遼國的文化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不過1986年發現的契丹陳國公主夢,稍稍地彌補了這個損失。

陳國公主墓是在內蒙古青龍山鎮水庫修建的過程中發現的,為了配合水庫的建設,考古人員對墓葬進行了發掘,出土了文物幾千餘件,包括精美的金銀、陶瓷、玻璃、木器、玉器及珍珠、瑪瑙、水晶、琥珀製品,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合葬墓,陳國公主和她的舅舅在墓中保持依偎的狀態,當然陳國公主的舅舅也就是陳國公主的駙馬,都下葬了還不忘記撒狗糧呢。

駙馬是陳國公主的舅舅

根據墓中的墓志銘的介紹,陳國公主耶律氏為遼聖宗侄女、遼景宗皇帝孫女、秦晉國王遼聖宗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女、吳國公主之妹,死時年僅十八歲。

十八歲在現代是剛成年,在古代年齡也不大,但是陳國公主卻非常受到遼聖宗的喜歡,因為在她短暫的一生,先被封為太平公主,後被封為越國公主,後又被封為陳國公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或許會有更多的封號等著她。

而陳國公主的駙馬也是遼國當時重要的人物,名叫蕭紹矩,也是出身名門望族,其祖父蕭思溫是四朝老臣,而且身居要職,最重要的是他還有擁立遼景宗皇帝之功,《楊家將》中大名鼎鼎的蕭太后是蕭紹矩的姑媽,也是陳國公主的祖母,從這個關係來講,蕭紹矩是陳國公主的舅舅,當時還沒有近親結婚的概念,只是在輩分上跟漢族文化違背。

但這是遼國的規定,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耶律皇族只能跟蕭家結婚,而陳國公主正是16歲的時候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舅舅蕭紹矩。

不幸的是兩人的婚姻就持續了兩年,18歲的時候陳國公主去世,緊接著蕭紹矩去世,兩人並沒有遭遇到政治鬥爭的影響,也沒有遭到迫害,只能說兩人命薄,通過兩人合葬的情況來看,兩個人感情還是非常好的。

罕見的黃金面具和玻璃器皿

陳國公主和駙馬的合葬墓簡直就是個地下寶庫,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還原了當時遼國貴族的文化、服飾特色、生活方式等,而且還有一個震驚的發現,那就是黃金面具。

在考古發掘的時候,考古學家發現在公主和駙馬的臉上,都戴著一個金光閃閃的,用純金打成的,半浮雕狀的面具。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這兩個面具都是根據墓主人的生前面貌製作的,尤其是陳國公主的黃金面具,臉型豐滿,抿著嘴唇,上額舒展,呈現年輕女性的特點。

黃金面具是非常罕見的,德國發現過一個公元前14世紀錫尼國王的黃金面具,在世界上引起震動,大家都認為這是青銅時代的產物,沒想到到了公元9世紀,依然有黃金面具的出土,人們的觀念也得以改寫。

除了黃金面具,最具有研究價值的還要算是發掘出的7件玻璃器皿,這7件玻璃器皿都是生活用具,有瓶子、杯子和盤子,造型跟中原的器皿不相同,充滿了異域風情。

玻璃器皿在遼宋時期非常罕見,由於其過於珍稀又易碎,因此能流傳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同時期的玻璃器皿也不過百年,陳國公主墓中出土了7件,這的確是一大奇蹟。

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在出土遼墓中,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為深入研究遼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焦點

  • 遼國陳國公主為什麼會嫁給大自己二十的舅舅,為何與駙馬同年赴死
    第一:據《遼史》記載,遼朝皇族只能與皇族婚配,近親結婚很是常見,所以陳國公主嫁給自己的舅舅並不新奇。做面具時沒有模板可用,都是憑感覺一點點地敲出來的。陳國公主夫婦的黃金面具,黃金厚度只有0.5毫米,整個面具是由陳國公主夫婦的臉型定做的,容貌還原度很高。面具上共有三十三個小孔,起到連綴之用。兩件黃金面具精美絕倫,堪比塑像。戴面具而入斂主要是因為遼國受佛教的影響,出於宗教儀式的目的。但也有說。
  • 美輪美奐,1986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欣賞
    陳國公主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在1985年當地修建水庫時被發現,墓葬保存完好,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精美遼代文物,此件為公主的高翅鎏金銀冠。這是駙馬的鎏金銀冠,兩件工藝都極為精美。
  • 陳國公主:只羨鴛鴦不羨仙
    它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哲裡木盟(現通遼市)奈曼旗青龍鎮東北的一座遼代墓葬中,考古報告稱之為「遼陳國公主墓」,實際上是陳國公主和駙馬蕭紹矩的合葬墓。陳國公主生於遼統和十九年(公元1001年),卒於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當時的皇帝是遼朝最為強盛時期的聖宗耶律隆緒。
  • 史書不見記載的公主,十八歲英年早逝,墓葬中出土「雙魚玉佩」
    在陳國公主生病的時候親自跑去看自己的這位侄女,十分關心。不過不幸的是,在陳國公主18歲這一年,還是英年早逝。公主嫁給了"舅舅" (部分圖片可能引起不適)根據這方墓誌的介紹,陳國公主的駙馬是蕭紹矩,遼代人,一看姓蕭,就知道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貴族,陳國公主的婚姻也延續了耶律家族和蕭氏家族聯姻的傳統。這位蕭紹矩可是也有點來頭。
  • 水晶骨朵 鎏金面具 人面玻璃瓶:《草原華章—契丹文物精華展》
    水晶骨朵 鎏金面具 人面玻璃瓶《草原華章—契丹文物精華展》佳展回顧壹零年年底,《草原華章——契丹文物精華展》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之一,發端於西拉沐倫河與老哈河交匯處的「木葉」。
  • 內蒙古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匈奴黃金王冠、元鈞窯香爐、巨型恐龍
    契丹人信奉「靈魂不死」說,認為人死後,木棺是靈魂的最後歸宿。靈魂出入之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故而棺首有銅鎖把守,外有威嚴侍衛守護,捍衛著墓主人的身份與地位。遼墓黃金覆面來自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室。
  • 工程隊無意間挖出一座古墓,裡面全是金首飾,連鞋子都是黃金打造
    菸鹼量最低的煙中南海1mg售價為18元一包。焦油量:1mg。因為不在意。菸鹼量0.1mg。用其煙液噴灑在花枝上。也就是說。在分手的時候讓你什麼都得不到。月亮摩羯其實不太好相處。接下來中國香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煊赫門香菸防偽標誌。 這位陳國公主就是耶律隆慶的女兒,陳國公主的婚姻讓現代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因為,她嫁給了比自己大十歲的舅舅,兩人婚後不久便因為患病雙雙離世。
  • 為什麼沒有將其遷入茂陵與他合葬?
    漢武帝最最疼愛的女兒長公主,因巫蠱之禍被滅門。漢武帝最最疼愛的嫡長子太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漢武帝屠戮自己的骨肉至親,是因其信奉法家思想所致。 一場巫蠱之禍逼死了他的老婆和兒子,事過後,他為兒子修思子臺、寫罪己詔,但對於老婆他就像裝傻一樣,堂堂大漢皇后居然以一口小棺葬身在桐柏亭,他寧願茂陵的皇后陵地一片空地也沒有在事情大白後將其遷入茂陵。這是為什麼呢?
  • 歷史上的蕭烏骨裡:從王妃到皇帝寵妃再到王妃,經歷奇特的公主女
    鈿匿公主就是嫁入這樣顯赫的大家庭,我們的女主角烏骨裡父母的身份是不是很有排面啊?烏骨裡一共兄弟姐妹六個,三男三女三個好,長姐徒骨思,未嫁就早亡;三妹嫋喇哥,嫁給韓德讓的曾侄孫耶律元載(馮家奴);大弟弟蕭旻(契丹名蕭擺),二弟弟蕭旦(契丹名蕭迭裡得,名列遼史逆臣傳),三弟蕭暈(契丹名胡睹)。
  • 雍正皇帝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只選烏拉那拉皇后和年妃與其合葬?
    合葬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的悠久傳統之一,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夫妻二人死後安葬在一起。據考察,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有了合葬的行為。不過,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合葬》中援引《禮記》中的記述認為,合葬在上古時期是沒有的,直到周朝建立,禮樂制度得到完善,才有了此後一直被沿用的合葬。在周朝時,合葬並不盛行,畢竟作為一項"大工程",一般只有身份不一般者才會興師動眾合葬,像是《漢書》中,就有著"青薨,與平陽公主合葬"的記載。
  • 少女被外婆強迫嫁給親舅舅,僅4年後舅舅去世,8年後兒子去世
    少女被外婆強迫嫁給親舅舅,僅4年後舅舅去世,8年後兒子去世一個11歲的女孩子,本該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卻被外婆強迫嫁給親舅舅,
  • 史上最命苦的公主,年僅10歲遠嫁和親,3個月後因過度受寵去世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可以說史上最慘的一位公主了,才年紀10歲就遠嫁和親,不到3個月就被寵幸致死。 而滿清的大多數公主們也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要被嫁到其他部落或是國家和親。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悼公是一位明主,他文治武功帶著晉國再次走向全盛,成為中原的霸主,可惜英年早逝,年僅29歲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姬彪繼位,即晉平公。晉平公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但是仰仗於老子的餘威,晉國還是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