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華教授教您怎麼選反向兒童安全座椅
清華教授教您怎麼選反向兒童安全座椅
齊魯晚報11月09日訊:新生嬰兒(infant)使用反向安裝的座椅可以顯著減低事故中的傷害,因為嬰兒的頭部長度約佔身體總長的25%,而成年人只佔12.5%。使用反向安裝可以減少80%的頸部、肩部傷害。另外就是在更遠距離的位移當中,反向座椅保護效果更好,因為它本身也成為了緩衝的一部分。 第三個原因就是反向安裝的時候,寶寶和爸爸媽媽可以更好的交流溝通查看。
(正向安裝時受力區域——紅色)
(反向安裝時受力區域——綠色)
目前國內外普遍的數據都是9公斤~36公斤可以使用正向安裝,9公斤以前建議使用反向安裝。不過就算是使用反向安裝,很多也都是「偽反向安裝」。
· 首先在使用反向安裝(Rear-Facing)的時候,就無法使用ISOFIX,只能用安全帶綁定。
這個是和ECE的新標準衝突的,因為ECE.R129要求安全座椅不論是正反向都要支持isofix接口。另外反向時座椅無法像正向時那樣靠在椅背上,沒有isofix接口只有安全帶綁,就會很不穩定。
· 材質上面需要物理性能更穩定的全新PP材質
雖然理論上吹塑產品只要通過ECE及3C測試都是沒有安全性問題的,但是PP粒子的注塑產品顯然對於更加柔弱的新生兒保護更佳。市場上有吹塑產品,也有部分注塑產品(僅部分零件為注塑),但都是達不到全注塑產品的剛度穩定性水平的。
第三是反向安裝座椅的空間太小。
大部分反向產品設計的較小,主要是因為安全帶綁定的先天原因導致不穩,所以小一點就不會出現傾覆的情況,但是太小也會存在問題,就是孩子長得太快,一會兒就用不了。而反向需要採用isofix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
第四是很多的反向座椅並不方便。很多的座椅一旦反向安裝,孩子上座椅會很不方便,人員上下車也只能從另一側下,所以360度旋轉座椅的好處就是可以正向的時候放寶寶進去,然後再轉過去。下車的時候也可以轉動到正向,方便下車。
第五是年齡段跨度太窄,家庭安全支出成本直線上升。一般情況下,如果安全座椅選擇【0~4歲】+【4-12歲】,產品較少,不好銜接,如果是,選擇【提籃】+【9個月~12歲】,支持成本較高,如果是選擇【0到6歲】+【增高墊】,也不好預判6歲時是否到達增高墊可用高度。所以最省心省錢的方式就是使用【0~12歲】的產品。很多爸爸媽媽們會問年齡跨度大會不會有影響,在安全性上是無差別的,因為座椅的檢測是是分年齡段的,比如安默凱爾超級盾是0至12歲的產品,那麼它要參加0~9個月,9個月到4歲,3到6歲,6到12歲四個組別的單獨檢測。所以大跨度360°旋轉的技術含量極高,即便僅僅是360°旋轉也僅有寶得適、安默凱爾少數企業掌握。
· 正向時,上拉帶VS支撐腿。
上一代的360度旋轉座椅很多沒有上拉帶(latch接口,上錨點),為了彌補P角度(pitch rotation)的旋轉過大,需要添加額外的裝置,也就是支撐腿的出現。除了成本上的考量,也是因為R44和R129法規平行使用出現的歷史遺留問題,但在正向安裝的時候就會面臨沒有latch接口可用的情況。實際上上拉帶的好處不僅僅是防止P角度旋轉,還可以鎖住座椅,一旦發生側面碰撞,上拉帶依然可以拉住座椅,保持座椅的固定姿勢,進而保護寶寶。而支撐腿和地面是非固定的,所以只能抑制旋轉,不能鎖定。
我們以安默凱爾新上線的全能盾2017款為例,如果要實現最優的碰撞測試結果,就必須要滿足所有技術要求。為了公平公正,全能盾2017款是在第三方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進行的碰撞測試,之前已經通過了ECE E4荷蘭標準以及3C標準,這一次是進行76±1公裡的臺車碰撞測試,和之前中汽研收到的所有請求不同,其他安全座椅採用的是最高60公裡臺車碰撞測試,得到優是很正常的,但是而全能盾將延續碰撞最高成績為目標,在76±1的超高速碰撞環境中依然拿下全優成績,顯然更加嚴苛。
(360°旋轉/PP全注塑/16檔調節/定製超軟棉布/國家級碰撞實驗室出品)
清華大學汽研院和中國汽車研究院作為兒童安全座椅和汽車碰撞的領先機構,將為全能盾的用戶提供安全支持與保障。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越來越多,安全事故也呈直線上升,絕大多數為市內的汽車追尾、碰撞事故,安全座椅不僅可以保護孩子柔軟的身體,也是家長們安心開車的省心工具。尤其是孩子在後座吃東西、玩玩具的時候,一旦緊急剎車,後果不堪設想。冬季路面溼滑,更要提高安全意識,下一期安默凱爾安全課堂將繼續探討為什麼臺車測試從60到70是巨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