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斯瑤 廣東科普
今年,《外來媳婦本地郎》20周年啦!從2000年播出至今,這部劇已經播出超過3000集,陪伴了廣東人太久!
我們見證了康家從昌盛街、列家村,再到新房子,但大家對康家印象最深的,還是少不了他們家的西關大屋。
這座大宅住著康家10口人,看上去裝修普普通通,實際上,這座房子可值錢了!2004年,康家找來的評估師就說了:這房子值150萬!
要知道,這可是16年前的150萬,放在今天,不知道又要翻多少倍!康家可以說是隱形富豪了!
下面,就和科普君一起,帶著顯微鏡看看:康家的西關大屋到底有多值錢!
看似樸素的西關大屋竟然這麼講究?
西關大屋,是廣州西關(現荔灣)一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一般每座大屋有400平方米,平面布局狹長,建築樣式多為中式。
光看外觀,康家這屋子仿佛平平無奇。實際上,這座西關大屋處處彰顯了兩個字——有錢。
富貴人家的標配:防盜的趟櫳門
西關大屋有「三件頭」,其一就是趟櫳門。記得有一集,阿光被偷了腰包,裡面剛好有康家的鑰匙,結果小偷就上門偷東西了——
康家的趟櫳門
這裡已經開著的是趟櫳門的第一道門:腳門,小偷正在推開的則是第二道:趟櫳,最裡面才是真正的大門。
為什麼要這麼多道門?這就是富人的講究啦~
嶺南的天氣又潮溼又悶熱,全關上門不通風。但只關上腳門的話,又通風又遮陽,還能防止飄雨對門腳的侵蝕。
這趟櫳也有講究。橫架著的圓木數必須是單數,因為在粵語中「雙」和「喪」同音,不吉祥。大多數的門都是有13根或者15根的圓木。
可別看康家被偷了,就以為趟櫳門不安全。他們被偷,純粹是因為阿光丟了鑰匙也不換鎖。
趟櫳門其實是很好的防盜門。每個趟櫳都有「鎖舌」,在屋內上鎖,外人就無法進來了。
趟櫳的「鎖舌「
天熱的時候,屋主一般都是打開大門,關上趟櫳,這樣既通風,又不影響防盜。
既配合了廣州的天氣,符合風水,還極具實用價值,果然,有錢人的家裡,連一個門都要精心設計。
講究「招財」的天井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劇中的一個bug——天井到底在哪裡?怎麼一會在這——
一會又不見了——
其實,劇裡的天井只是一個道具,可以隨意移動,所以時常會有穿幫。
為什麼西關大屋一定要配一個天井?
這是由於西關大屋的進深較大,而且因為講究風水,怕漏財,所以北向不開窗,天井就起到了通風的作用。
傳統的西關大屋,連天井的風水都要講究招財。天井裡的去水孔,常雕成銅錢的形狀,這是寓意「水為財」,還有隔柵的功能。
一個小小的天井都要有「招財」的寓意,名門望族的家裡真是處處講究啊!
連滿洲窗裡都有黃金
相信大家對康家的彩色窗戶很眼熟了。這些窗戶來頭可不小,是滿清時期在廣州地區流行的滿洲窗。
滿洲窗的玻璃多為手工吹制,保存期很長,過了半個世紀顏色還能保持不變。紅色套色玻璃在燒制過程中還要添加黃金。
滿清時期,滿洲窗一扇的起步價就是十兩,造型漂亮的五十兩一扇也不稀奇。即使是有錢人,買來滿洲窗也不是隨便放的,要放在會客廳、重要廳堂。
難怪評估師說這房子值150萬,光是這滿洲窗,就已經價值不菲了好嗎!
可不是所有有趟櫳門、青磚石腳的老房子都是西關大屋。一個合格的西關大屋,需要配備以下裝備:
1.「三邊過」布局
2.腳門、趟櫳門以及大門所組成的「三件頭」
3.硬山頂
4.檻窗
5.青磚石腳
6.麻石街
7.天井
8.青雲巷
9.木樓梯
10.各種廣州傳統裝飾、雕刻
能住得起這麼講究的房子,康家自然不窮。
想看看康家的西關大屋,還有機會嗎?
西關,就是廣州市中心荔灣區內北起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這一帶。
早在隋唐之際,這裡就已經聚集了中外商賈,堪稱「古代CBD」了,地段極其優越。在這裡建房子,沒有點財力怎麼行呢?
西關大屋,都是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一直到民國初期,廣州的一些名門望族、富商巨賈在西關一帶修建的高簷深宅。
據康伯所言,康家祖上是「大有錢佬,名門望族,開的藥材鋪是生意興隆」。
看來,這話也不是吹噓的!
1918年,廣州為了打通道路、擴大商業中心的範圍,掀起了城牆運動,西關商人們的房子拆的拆,拍賣的拍賣,逐漸被騎樓取代。
西關大屋被騎樓取代
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有800多間,現存100多間,但如今,具有保留價值的西關大屋只有10多間了。康家的西關大屋,也是攝影棚裡搭出來的景。
雖然正宗的西關大屋已經所剩無幾,但在西關,隨意走進一條小巷,總能遇見一些作為文物建築的民居,讓人感覺回到了當年的西關。
而不少現代民居,也保留著趟櫳門、滿洲窗等西關元素,西關建築文化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裡,訴說著廣州的故事。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也對
西關大屋裡的「名媛生活」
心生嚮往了呢?
現在
廣州耀華大街、泰華樓等
或是廣州荔灣博物館的西關民俗館
還是可以體驗到
當年西關大屋的風情~
熱門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原標題:《看了20年的《外來媳婦本地郎》,竟然不知道康家是隱形富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