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例:
比較的自然修圖(去掉了大的斑點,但還是保留了人物本身的膚質)
比較精緻的精修(猜測根據圖片用途,還原了真實的雀斑,光影明確,面部立體,眼睛有神,睫毛眉毛精細分明)
過分修圖,失真 (過度磨皮,沒有了皮膚質感,面部平、假)
今天的我們主題就是來討論一下:修與不修。
我也百度了一些資料,就是說除了我自己總結的內容呢,加入一點點我們以前課本上也學過的,關於唯物辯論法的一個說法。這個跟我們休不休,其實還是有一定聯繫的。我大概轉述一下搜集的資料:
「唯物辯證法所說的』一分為二』是指一切事物、現象、過程都可分為兩個互相對立和互相統一的部分。就整個物質世界的發展過程來講,一分為二是普遍的,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應該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正確地認識和把握一分為二,就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排斥,也要看到雙方的聯繫和統一,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
修與不修,其實就是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兩個結果。在攝影服務過程中為了美,為了滿足甲方需求,必須要經過修圖這個環節,但修多了就假,不修又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我們必須從各方面去考慮修與不修的度和區別。
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修與不修:
1. 從審美角度,國人審美與歐美審美不同:
所以有的學生會說,老師為什麼在歐美的雜誌上看到的那些圖,好像很自然沒怎麼修啊。但是又看到我們在微博上啊,或者是某個地方看到的圖,就修得很過很假。這個我覺得就是國人的審美的不同了,從古到今的大多數人對美麗的追求呢,都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從古典詩詞裡也能挑到很多形容古典美女的一些詞語,比如:亭亭玉立、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如柔荑、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兮,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等等。
而我們看到的歐美超模大多數的特徵又是什麼樣子呢?眼睛都比較細長,輪廓明顯,特別是顴骨,臉部線條硬朗,唇型豐滿,笑起來嘴都比較大。(可以腦補一下雎曉雯,呂燕,劉雯等遊走國際的中國模特)
所以我們從古到今所認為的所謂的美女,和國際上認為的那種超模的美,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說,超模就一定美;也不能說,古典美女就一定不美。所以還是文化和審美角度的不同,各自的美有各自的一種特點。
2. 市場需求及甲方需求:
比如一個體型偏胖的模特,從真實自然的角度,稍微處理瘦一些就好,但從服務的角度,只能順從客戶的方向,必要時我們需要給出適當的專業意見。最終結合專業角度和甲方需求,綜合考慮去確定最終效果。商業攝影及商業修圖服務還是以服務第一,藝術第二。
所以,我們把市場、甲方提出的需求,還有我們的專業技能相結合,再去做這個事情。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按照我們自己一廂情願的去做。因為你有一個限制條件在裡面,我們的這個商業的創作跟藝術創作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這樣的一個需求,你怎麼能衡量說,什麼樣一定要修,什麼一定不修呢。甲方讓你修你就修,甲方不讓你修就不修。所以這個呢,就是很矛盾啊。比如同樣一張照片,甲方一會覺得這個地方要修,甲方二可能覺得不能休。所以這就是一個很大區別。
包括我自己,在多年的工作經驗裡面,也接觸過國內外的很多客戶。有的國內的客戶,會覺得你一定要把這個圖給我修的稍微精緻一點。好,同樣的這個修片的要求和思路,我放到一個國外的客戶身上,他們就覺得修的很過、很假。好,那下一個再遇到一個國內的客戶,包括國外也有這樣子的,你按照之前那個修的稍微自然一點,他會說你為什麼不修啊,這個地方為什麼沒有修精緻啊?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點,所以說這個東西怎麼去衡量呢,很難。
3. 個人特徵及個人缺點,包括優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作為一名攝影師或者資深修圖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發現美的能力。當你在看到一張照片後,能迅速發現當中的缺點,當然這個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你必須在長期的工作中去積累。就是說美或不美,包括好或不好,我們在發現問題之後,你才會動手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打個比方,我看到那個人臉很胖,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我要用液化工具把臉液瘦。其實除了把臉液瘦以外,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把身材變得稍微豐滿一點,把頭髮變得蓬鬆飽滿一些。那這些地方調整之後,可能會反推,臉會變小。
所以我們在去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呢,要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而不要就發現一個問題。關注問題本身的同時,還要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去分析跟這個問題相關的所有問題。也許,綜合放到一起,都改一改,都動一動才是一個最好的結果。如果說你只是改動那一個問題的話,可能解決的結果,就不是那麼自然。
4. 以上算是一些理論性觀點,接下來從我多年修圖經驗給大家再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修: 就是要去掉影響美觀,影響主體的所有細節,包括甲方明確提出的修圖要求,當太多的細節被去掉,可能就會因為過分完美而造成的失真、假、不自然。但這裡指的是你確實有修到完美的能力,對畫面每一個像素的改動,都能很仔細的,不留痕跡的處理乾淨利落。不能因為去掉一根髮絲,造成周邊糊掉了。所以大多數照片修的假,其實主要還是修的粗糙。想想是不是這樣子?不是說有多高深的技巧,而是你在改動的過程當中,有沒有做得乾淨利落。
簡單來說: 除了與生俱來的,其他外在不好的細節,可能都要修掉,比如痘印、魚尾紋、法令紋、黑頭、不規則的碎發。但也需要從審美習慣,市場及甲方需求,個人特點及修圖師審美等多個因素去綜合考慮,到底是都修掉,還是保留一部分。
對於經驗不夠豐富的修圖師來講,建議不要考慮假的問題,儘可能的去修。你有多大能力,就修的多麼精緻。如果說,你能在處理畫面每一個細節中,都能做到乾淨利落、不留痕跡,其實你已經是一個高手了。
不修: 能突顯個人特點及美感的細節儘量保留不要動,但前提是在美的基礎上去追求自然,這裡的美不單單是膚淺的瘦臉美膚,還包括完美細膩的光影,精緻的五官比例,恰到好處的漸變背景等細節美。當對一張照片長時間的修飾很多地方後,一定要回頭去看原圖是否有不適的感覺,違和感。這種自然和不自然,還是要跟原圖比。比原圖美又很像原圖,這才是我們追求的高級。
總之修到完美難,修到自然美更難,這是兩個相差蠻大的境界。最後,通過今天的分析,希望你能對修和不修這個觀點,有一個大概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