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支付技術那些事
原文標題:支付寶裡的錢算M0還是M1?數字貨幣呢?
作者 | 愛好金融的大冰哥
大家很可能被題目懵掉了,什麼是M0,什麼又是M1?懂金融的自不必多說,不過我看到很多解釋支付寶等支付機構裡的錢到底算哪裡的?
這裡沒有必要探討貨幣的起源是來源於物物交換還是信用債務的問題,畢竟經濟學家們還沒有誰說服誰,貨幣數量一定隨著經濟的增長在增長,怎麼去衡量貨幣的總量以及分布呢?這就引入了M0、M1、M2等概念。
M指的是money supply,貨幣供應,這個定義從經濟學中出來,到了不同國家細節上有所不同。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修訂貨幣供應量統計口徑,我國現行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M1)=M0+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M3 = 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如下圖,是包含的關係:
支付寶微信支付,帶來了無現金生活,什麼是M0?在以前的現金支付年代,這個應該不成為問題,M0就是人們手中的現鈔,包括紙鈔和硬幣。但當大家都在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時,M0還存在不存在?
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拿支付寶來詳細舉例,其他支付機構或者金融也差不多。
支付寶的錢,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餘額寶,兩一類是餘額,一字之差,本質上有很大差別。
支付寶用虛擬帳戶間接屏蔽了銀行帳戶,是銀行帳戶某種程度上成了支付的通道而已,餘額,作為最早淘寶交易的中間資金,一部分人因為還需要在淘寶上買東西,所以錢不需要退回到銀行帳戶上,可以留在支付寶體系,這就催生了支付寶沉澱資金的需求。
發展到現在,支付寶裡的餘額部分資金是受人行監管的備付金,屬於已收代付的在途資金。
對銀行而言,支付寶的備付金(餘額)屬於公司存款,由活期存款、協議存款、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的一種或多種組成,前兩個應該算M1,後兩個屬於M2。
在看「餘額寶」,不解釋了,本身就是天弘基金的創新產品,本質是貨幣基金,不管是t+0還是T+1能交易提現的便利。自從2018年1月份以後,M2統計口徑把非銀金融機構的貨幣基金規模算進去了。也就是說從這時候起,餘額寶屬於M2了。
所以,支付寶裡的錢屬於哪,需要分開來講:
DCEP 又是什麼呢?M0?
DCEP 本質上就是一種數字支付工具。DCEP 全稱是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 指的是數字貨幣,EP 指的電子支付,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位化形態。
DCEP是一種法定貨幣,和現在使用的錢是一類。DCEP和支付寶微信有什麼不一樣?
從使用功能性方面來說,是的,現在我要去超市買東西,拿出支付寶直接支付,或者有些地方已經有的刷臉支付,直接從我的支付寶帳號或者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帳號裡面扣錢即可。
從來源和類別上來說,不是。因為紙幣是央行發行的,支付寶之類的電子錢包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
當前承擔支付功能的貨幣主要是現金與銀行貨幣(即活期存款),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本質上也是基於用戶的活期存款帳戶來完成的。
數字貨幣的發行將改變現有的支付格局,數字貨幣既可以替代現金或活期存款,也可以作為現金與活期存款的補充工具。
因此,對數字貨幣的功能定位將帶來四種可能的結果:第一,對現金和銀行貨幣的補充;第二,對現金的替代和銀行貨幣的補充;第三,對現金的補充和銀行貨幣的替代;第四,對現金和銀行貨幣的替代。
從現在官方的表態來看,第二種可能性最大。
所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屬於M1或者M2的領域。DCEP更多做的是M0。
回到現實中,我們看到YQ期間,央行在某些區域投入大量新的紙質鈔票,成本巨大,而且還有無知的群眾,微波爐去消毒人民幣,如果換成DECP,又是怎麼樣的場景,我想,這次也是推動數字貨幣的一個很好的接受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