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動物。在我小的時候,在農村老家,就經常見到刺蝟,而且筆者還有親手摸過刺蝟尖刺的經歷,又硬又扎手。但是,只要是用手捏住一些尖刺,就可以輕鬆地把刺蝟提起來,而提起來之後,刺蝟的腹部,它最致命也是最柔軟的部分就會暴露了。從這一點看,一個小孩子就能輕鬆的制服一隻刺蝟。所以,並不是什麼動物都拿刺蝟沒辦法。
那麼,除了人之外,自然界中,有沒有動物能夠制服刺蝟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介紹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刺蝟的「鎧甲」
印象中,刺蝟總是以一種萌萌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許多動畫作品中,刺蝟會用自己的刺刺中果子,然後帶走。從理論上說,這些特點都沒毛病,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就不同了。
首先,刺蝟並不是一種草食性動物,而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並且是一種雜食偏肉食的動物。在刺蝟的食物構成中,有80%以上的都是蟲子,剩下的則是由漿果,菌類等植物性食物以及鳥蛋、幼鳥等構成的。
其次,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刺蝟對漿果的需求量並不大,所以,通常遇到漿果,它只是吃一些,並不會帶走。而且將漿果刺到背上,本身就增加了自己的負擔,再加上漿果大都顏色鮮豔,也不利於刺蝟的隱藏。
因此,刺蝟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人畜無害,而且它也不會背著果子到處跑。
那麼,刺蝟的刺到底是幹嘛用的呢?
首先,刺蝟身上的刺實際上就是它毛髮的一種特化,是由角質構成的一根根中空的管子,管子的末端非常的尖細。而且它的毛髮並不是像豪豬那樣,可以隨意地脫落再生,刺蝟的刺是不會脫落的。因此,被刺蝟扎到,要麼是甩掉它,要麼是帶著它。
刺蝟的刺最大的作用就是防禦。由於刺蝟背部布滿了角質化的尖刺,所以在遇到危險時,它會像烏龜縮頭那樣,將自己的身體蜷縮起來,用尖刺包裹住自己的全身。
刺蝟的刺並不能讓它「高枕無憂」
雖然刺蝟在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蜷縮起來,但是,由於它有著長長的鼻子,而鼻子是無法藏在刺裡面的,所以,一旦將刺蝟翻過來,它的刺就會失去作用。因此,刺蝟在自然環境下也是有天敵的,而且它的天敵還不止一種。對刺蝟最具威脅的兩種動物就是貓頭鷹和狐狸。
貓頭鷹和狐狸之所以能夠成為刺蝟的天敵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三種動物都有著晝伏夜出的習性。當然,狐狸和貓頭鷹對付刺蝟的方法並不是相同的。
狐狸通常會仗著自己的體型優勢,用自己的爪子直接按住刺蝟,然後,將其用爪子翻轉過來,之後再開始進食。而貓頭鷹則更喜歡用自己布滿角質的爪子抓住刺蝟高高飛起,然後拋下,如此往復,刺蝟最終無法保持捲縮的姿勢被吃掉。
總結
刺蝟的刺固然厲害,但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也是徒勞的,而且,即使它蜷縮起身體來,也不是360°無死角的防護,因為它的口鼻還在外面,因此,一旦刺蝟被翻過來,它就很難逃出生天了。
這一點與豪豬非常相似,雖然豪豬的刺比刺蝟更長更尖,而且還有倒鉤,但是,在漁貂面前這一身尖刺也毫無作用,因為漁貂可以用自己小小的身體鑽入豪豬的腹部,然後用自己尖利的爪子將豪豬開膛破肚。
因此,在自然界中,沒有絕對完美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