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籤下阿克倫的「天選之子」,阿迪達斯與銳步當年同樣參與其中,並進行了極力的爭取。
當騎勇大戰4.0以4比0的比分結束,這一賽季的NBA也由此落下了帷幕。自2010年起,每到一個世界盃年,騎士隊球星勒布朗·詹姆斯都會做出影響聯盟格局的「決定」。今年夏季,「決定3」同樣成為了球迷最為關注的話題。
毫無疑問,33歲的詹姆斯依然是聯盟的流量之王,並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商業價值。此前,禹唐曾通過The Undefeated的報導,向各位展現了耐克在2003年時籤下詹姆斯的種種細節。事實上,為了籤下阿克倫的「天選之子」,阿迪達斯與銳步當年同樣參與其中,並進行了極力的爭取。
時任阿迪達斯美國分公司副總裁大衛·邦德表示:「勒布朗在其成長過程中喜愛耐克所做的一切,因此耐克籤下他較為容易。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場佔據上風的比賽。」然而,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阿迪達斯僱傭我就是為了籤下勒布朗。」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大衛·邦德同另一名有著豐富球星招募經驗的公司高管索尼·瓦卡羅一起,仔細研究詹姆斯長達一年半之久,希望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以一個激進的方法來吸引詹姆斯加入阿迪達斯。
考慮到耐克或許會將「下一個麥可·喬丹」作為說服詹姆斯的理由,因此邦德與瓦卡羅認為他們應該向詹姆斯展示默罕默德·阿里的故事,以此來讓年輕的詹姆斯相信阿迪達斯可以幫助他去像阿里那樣,實現超越運動員的價值。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雙方會面開始前一小時,阿迪達斯方面卻開始慌亂了。
邦德回憶道:「我們本來已經提前達成一致,將為詹姆斯提供1億美元的保障金額,這與他最終籤約的金額相差無幾。可到了最後一秒,時任阿迪達斯CEO的赫伯特·海納卻退縮了。他並不百分百確定勒布朗能擁有價值1億美元的市場影響力。當時我們並不清楚耐克給出的最終報價有多少,但當對方看過金額後,我們當時就知道自己沒戲了。這件事太糟了,商業遊戲中不存在第二名,在非贏即輸的局面中,我們輸慘了。」
最終,在2003年選秀抽籤儀式開始前,耐克、阿迪與銳步三家公司與詹姆斯團隊進行了協商,阿迪達斯首先被排除在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詹姆斯前經紀人古德溫安排的會面順序中,銳步要先於阿迪達斯與耐克。事實上,銳步也的確付出了極大的誠意,幾乎就要將小皇帝攬入旗下。
當時,銳步的當家籤約球星還是阿倫·艾弗森,銳步為詹姆斯策劃了詳細的競標計劃與推廣計劃,希望由他來擔任公司的未來門面。為此,銳步公司的頂級設計師們從各個項目中被召喚而來,共同專注於詹姆斯。他們為其設計了超過50個logo,10種球鞋設計款式,這些都在雙方會面中被一一展示。
「我們試圖展示銳步會是一個願意為他投入精力的公司,」前銳步高管託德·科林斯基說道,「我們沒有籤約過1000名NBA球員,所以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能讓他與一個絕對重視他的公司籤約。」在整個會面過程中,詹姆斯顯得非常投入,銳步方面也對雙方的此次會面感到滿意。
時任銳步主席兼CEO的保羅·法爾曼希望確保詹姆斯與銳步籤約,他將詹姆斯及其母親格洛裡亞、經紀人古德溫迎進了一個私密房間,並掏出了一張1000萬美元的現金支票。法爾曼表示,詹姆斯可以帶著這張支票離開,但必須與銳步籤約,並保證不會與阿迪達斯或耐克展開會談。
2017年時,詹姆斯回憶道:「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我盯著那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古德溫表示,自己接過了支票,並把它交給了詹姆斯,詹姆斯母子倆看著這張支票。聯想到兩人一直以來的艱難生活,因此這張支票對於詹姆斯母子倆的吸引力無疑是空前的。而詹姆斯的好友卡特甚至已經解開了襯衫的紐扣。
然而據科林斯基介紹,當時的勒布朗卻顯得不動聲色,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未來將面臨著什麼,他也已經準備好去擁抱一切。雖然格洛裡亞想收下那張巨額支票離開,但詹姆斯卻選擇將其還給了法爾曼,因為他不得不去聽聽阿迪達斯和耐克開出的條件。
在2003年的採訪中古德溫說道,銳步的表現促使詹姆斯在銳步與耐克之間舉棋不定:「直到最後時刻,我都認為我們將選擇銳步。」
據悉,銳步提供了更高的報價,但詹姆斯選擇以更少的合同金額籤約耐克,而這份合同價值9000萬美元,其中包括1000萬美元的籤約獎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攜手耐克的兩周後,詹姆斯跟隨騎士參加了由銳步冠名贊助的夏季聯賽,科林斯基坐在場邊觀戰。在賽前熱身環節,詹姆斯中斷了自己的熱身慣例,徑直走向了這位銳步高管。
科林斯基表示,「勒布朗說,『聽著,先生。我只想對你說,你們做了一次非常出色的招募展示。這個選擇並不是私人問題。最終,我遵循了自己的內心,選擇了我認為適合我的品牌。』」
「這個孩子只有18歲,他不需要那麼做的。但我真心覺得那個舉動反映了他的為人處世。那就是他處理生意的方式。他很誠實,他很注重每個人的感受。除了我們一再努力策劃卻沒能得到他的部分之外,我將永遠記得這個關於他的小故事。」科林斯基補充道。
如果說阿迪達斯的錯過是咎由自取,那麼銳步的失意則令人頗感惋惜。無論如何,終究耐克還是憑藉更全面的優勢獲得了詹姆斯的青睞,從而開啟了繼喬丹後的另一個籃球商業紀元。
關聯閱讀:15年前,耐克是如何籤下詹姆斯的?
聲明:本文為禹唐體育原創,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