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bù jí),動詞。近義詞有:不足。反義詞有:超過。
趕不上;來不及。[魯迅《致施蟄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執筆,《現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不如;比不上。[巴金《一談〈望鄉〉》:「難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後了?反而不及五十幾年前的年輕人了?」]不到。[魯迅《〈熱風〉題記》:「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相去本不及一張紙。」]
不及在教材中的例句:
1、「我的畫弄髒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上冊-課文-5、玲玲的畫)
2、我可等不及,都沒讓他們做。(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3、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淚,說:「我可以發誓,我說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不及了!」(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9、獵人海力布)
4、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親,他是一家電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寫過好多劇本。(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5、我有點兒迫不及待,想立刻讓父親看看我寫的詩。(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6、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諸葛亮那邊船輕水急,已經駛出二十多裡,要追也來不及了。(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5、草船借箭)
7、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5、草船借箭)
不及參考例句:
1、爽利勁健卻為後世青花遠遠不及。
2、班會上發生的激烈爭吵讓班長措手不及。
3、整個行動似疾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瞑目。
4、我們應顧全大局,不應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5、城上亂箭齊發,周瑜措手不及,中箭落馬。
6、一時躲避不及,小芳被潑了一身汙水。
7、那些風景還來不及看清,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8、來不及說出口的,成了我們彼此心中的遺憾。
9、趁敵人後方空虛,我軍打他個措手不及。
10、這個突發狀況是他始料不及的。
不及有關的成語:
1、應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暇。空閒。風景好看;東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2、急不暇擇(jí bù xiá zé):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3、月落參橫(yuè luò cān héng):亦作「月沒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參,二十八宿之一。《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一·善哉行》:「月沒參橫,北鬥闌幹;親友在門,飢不及餐。」宋秦觀《和黃曹憶建溪梅花》:「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魯迅《集外集拾遺·懷舊》:「家之閽人王叟,時
4、流水遊龍(liú shuǐ yóu lóng):語本《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後因以「流水遊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
5、鬥而鑄錐(dòu ér zhù zhuī):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6、猝不及防(cù bù jí fáng):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備。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7、自顧不暇(zì gù bù xiá):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閒)。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8、被發攖冠(pī fā yīng guàn):被:通「披」,披散;攖:縈繞。披髮散纓。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9、披髮纓冠(pī fā yīng guàn):謂不及束髮冠戴,只系纓於頸。比喻急於救援。語出《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10、絕後光前(jué hòu guāng qián):絕:斷絕;光:光大,擴充。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後人難以做到的事。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
《不及造句和解釋_不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