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可以說是護膚界經久不衰的「經典產品」。
市面上各種功能的面膜層出不窮,美白的、祛痘的、抗衰的……五花八門。
很多明星以及美妝博主們也是經常曬出在家敷面膜的照片,這就給很多人帶來了無比美好的想像:沒有什麼皮膚是一張面膜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張。
但其實,它真沒有超能力,更不是萬能的。
面膜其實根本沒有商家宣傳中那麼多的功效,它唯一靠譜有效的作用,就是暫時補水。簡單說,幫你溼潤角質層。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美容科主任張菊芳解釋,人體的皮膚最外層有角質層,健康狀態下有20%的成分是水。角質層外面還有一層叫皮脂膜的東西,正常情況下有一定的保溼鎖水功能。但是,如果角質層乾燥萎縮,或是皮脂膜分泌不足時,水分就很容易流失,皮膚就會幹燥。
這時候,敷面膜就可以起到兩個作用:用面膜裡的水分來浸溼角質層;增加一層封閉膜,使得丟失的水分停留在角質層。
等角質層喝飽了水,排列得緊密整齊,透光率會大大提升!當光線照射在肌膚上,自然顯得水嫩剔透啦,甚至有變白的感覺。摸上去還會柔柔嫩嫩,軟軟的。
但是,這些水分只是暫時停留在角質層而已,並沒有真正進入深層皮膚。蒸發以後,皮膚又會重新變幹。而且,由於角質層本身的鎖水能力弱,必須依靠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才能降低水分蒸發速度。所以過不了多久,皮膚又被打回原形了。
那麼天天敷,讓補水的速度趕超水分流失的速度,不就完事了?
乍聽之下,似乎沒毛病。
但事實是,如果這樣做,會導致角質層細胞的水補多了——過度膨脹,反倒讓角質層虛得不要不要的,沒辦法再緊密地挨著,皮膚結構就會變得疏鬆,屏障和保護作用減弱,反而把皮膚弄壞了。
所以說,想要面膜補水,偶爾敷一敷是可以的,敷臉之後還要記得及時塗抹保溼產品,加強肌膚保溼鎖水能力。
那些宣稱有各種功效的面膜,真的沒用嗎?
大部分的【功效成分】,都沒有證據證明有效,而且基本難以穿透角質層,作用於深層皮膚。
畢竟我們也不是海綿寶寶,不是什麼都能吸。
如果快速見效,反而得警惕,因為能快速美白淡斑、嫩膚的面膜,很可能添加了汞、螢光增白劑、糖皮質激素等違規成分。輕則引起粉刺,誘導出接觸性皮炎,長期使用可以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玫瑰痤瘡),甚至腎臟的累積性中毒。
所以,老老實實買補水保溼的就好,別給商家交智商稅了。
面膜要敷多久?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
不過一般來說,敷10分鐘左右就可以讓角質層溼潤了,且一般建議每次不超過15分鐘。
自製面膜是不是比較好?
曾經把黃瓜削成片敷在臉上?誰曾想到這些十年前的美容偏方,歷久彌新,在當下女孩子聚集的護膚網站上,依然存在。即便過去幾年,自製面膜被印證毫無用處,但依舊有大把女孩執迷不悟,在自製面膜的路上越走越遠。
自製面膜,所有女孩護膚路上避不開的天坑。但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安全,反而容易滋生細菌,引起皮膚過敏、發炎。效果不佳,不可預期風險大。不要什麼黃瓜蜂蜜檸檬一股腦的往臉上糊,畢竟你的皮膚不是消化器官,沒法吸收這麼多美食。
面膜要冷敷還是熱敷?
平時敷面膜,常溫或是冷敷都可以。像一些雷射術後是可以採取冷敷為佳的。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