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58屆葛萊美獎在洛杉磯的斯臺普斯中心(球館)頒獎。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負責轉播,據說共有2490萬觀眾收看(應為本土觀眾)。這次授獎的時間範圍是從2014年10月1日到2015年9月30日。提名名單則在2015年12月7日已揭曉。
從提名名單中可見,肯德裡克·拉馬爾以十一項提名領跑,而泰勒·斯威夫特和The Weekend(衣索比亞籍加拿大歌手)則以七項提名繼之。本次艾美獎的大贏家們,則也是這幾位。
肯德裡克·拉馬爾在頒獎典禮上表演
拉馬爾憑藉專輯To Pimp A Butterfly獲得了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但他所獲獎項均集中於說唱領域,無緣格萊美四大綜合類獎項。
斯威夫特憑藉專輯《1989》獲得年度專輯獎
斯威夫特憑藉專輯《1989》收穫了三項大獎,而其中最有分量的無疑是年度專輯獎。在獲獎公布的那一刻,可明顯看到斯威夫特略略遲疑,似乎不敢相信——這是她第二次獲得年度專輯獎,是唯一兩次獲得該獎項的歌手,創造了歷史。
The Weekend在現場演唱歌曲
The Weekend則收穫了兩項大獎,其中包括年度最佳R&B歌手。他在現場演唱了Can’t Feel My Face和In the Night,在其演唱完畢,阿黛爾率先站起來為其鼓掌,其後全場亦起立鼓掌,其表演和成就贏得了現場音樂人的尊重。
霍華德在表演中身著一襲白袍
此外的大贏家,還有阿拉巴馬雪克樂隊。他們獲得了搖滾類的三項大獎,包括最佳搖滾歌手和最佳搖滾歌曲(憑藉單曲Don’t Wanna Fight)。在獲得最佳歌曲的時候,樂隊主唱布蘭妮·霍華德說:「當我們開始做樂隊的時候,還在上高中,那時候我們就是為了好玩,從沒想過拿獎。」隨後樂隊現場演唱了這首歌曲,霍華德身穿一襲白袍,其音色完全蓋過了樂器的聲音,是人聲的一種完美展示。
埃德·希蘭領取年度單曲獎
英國歌手埃德·希蘭的成就主要在流行音樂領域,他獲得了兩項大獎,包括最有分量的年度單曲(憑藉歌曲Thinking out loud),另外一項是最佳流行歌手。在獲得年度單曲的時候,同樣提名的斯威夫特在聽到希蘭的名字的時候,激動地跳了起來,第一時間上前祝賀。希蘭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父母連續四年都到現場來,但他前三次卻從沒獲獎,父母則鼓勵他說「也許明年能行」,果不其然。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贏家們的年齡都很小。大部分重量級獎項的獲得者都是80後、90後,葛萊美獎年輕化的特徵明顯。
拉馬爾生於1987年,出生地為加州的康普頓。在拉馬爾的現場表演中,可以看到其展示了一幅非洲地圖,在地圖中央寫著Compton,似乎隱約表達了來自非洲而融於康普頓(美國)的意思。他在16歲的時候即出版了第一張說唱音樂的宣傳合集(mixtape),並引起業界注意。
斯威夫特生於1989年,這也是她的獲得格萊美大獎的專輯的名字。在開場首秀中,演唱完畢,斯威夫特說,歡迎來到1989——似乎暗示了頒獎禮現場,1989(專輯)將會獲得榮耀。
而The Weekend是一個90後,他生於1990年,2月15日格萊美的頒獎禮之後的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TheWeekend祖籍衣索比亞,其父母在1980年代移民加拿大多倫多,他即在那裡出生。其走紅是在2010年,因在Youtube上的出色表現。其採納這個藝名則是17歲(2007年)從高中輟學就開始的,原名是「周末出走,再不返家」(left oneweekend and never came home),充滿叛逆氣息。
阿拉巴馬雪克樂隊的主唱布蘭妮·霍華德生於1988 年,出生地是美國阿拉巴馬的雅典,她是一個混血兒,母親為白人,父親則是非裔美國人。在高中的時候,她即遇到了音樂合伙人,貝斯手ZacCockrell。在未成為全職歌手之前,她一直在美國郵政部門服務。主持人裡·庫爾·丁在現場調侃過她的前職業生涯。
埃德·希蘭是以上提及的幾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他生於1991年,有趣的是他的生日也與格萊美頒獎日相近——2月17日。他生於英國西約克郡,16歲輟學後,於2008年遷移到倫敦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他在2012年知名度得到很大提高,因為在這一年,他以表演者的身份出現在泰勒·斯威夫特的第四張專輯(Red)裡。二人私交甚好,是音樂界有名的「閨蜜」,這也可以理解當其獲得年度單曲的時候,斯威夫特的驚喜和興奮。
葛萊美獎從來都是年輕人的天下,這和葛萊美獎設立的意圖顯然相和,他們確實更多關注的是流行,而年輕人正是流行的主要製造者。從本質上來說,葛萊美獎所看重的乃是音樂的質量,即「動聽的旋律」和「完美的歌聲」,而非年齡。只能說因為這些年輕人所做出的音樂質量驚人,讓人不得不投票給他們。
喬伊·亞歷山大進行鋼琴獨奏
本次葛萊美獎最年輕的提名者是喬伊·亞歷山大(Joey Alexander),他只有12歲。在現場,他進行了一段鋼琴獨奏。聽完之後,全場音樂人為之起立鼓掌。而他則抱以羞澀而甜美的笑容,未曾說話。喬伊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6歲的時候開始自學爵士樂器,這或許因為他的父母都是爵士音樂迷。他在11歲的時候發行了個人專輯,並登上了公告牌的榜單。亞歷山大作為一個標誌,預示了葛萊美獎或許將進一步年輕化。
梅根·特瑞娜領獎時泣不成聲
獲得最佳新人獎的是梅根·特瑞娜。之前,或許沒有人料到她會得獎。在頒獎禮現場,有兩位人氣很高的新人託裡·凱莉與詹姆斯·貝在現場表演——他們像The Weekend一樣,最初也是在網際網路贏得關注——所以,人們以為最佳新人獎會在這兩人中間產生,結果卻是特瑞娜。這一點可能連她自己都未曾料到,所以領獎的時候哭作一團,泣不成聲,道歉和感激聲連連。她坐在觀眾席上的父親也是淚流滿面。特瑞娜是一個胖胖的女孩,生於馬賽諸塞州,現定居於洛杉磯,只有22歲。她可謂生於音樂之家,父親是音樂教師和演奏家。11歲的時候,她告訴家人想從事音樂,從那時即開始創作,音樂生涯就此開啟。獲得格萊美最佳新人獎,是對她十幾年的音樂之旅的一個肯定——儘管在此前她曾經獲獎無數,但葛萊美獎畢竟意義非凡,是故她才泣不成聲。有報導提及,「她不能打敗自己的眼淚」。
布魯諾·馬斯獲得最佳製作獎
獲得最佳製作獎的布魯諾·馬斯生於1985年——這是幾人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了。他出生於夏威夷檀香山,是家裡的六個孩子之一,其家庭也具有音樂氛圍。他採用馬斯(Mars)作為藝名,是因為他好像總是精力不足,很多女孩子說他仿佛來自另外一個世界,他覺得自己好像來自火星。布魯諾則是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給他的暱稱。在高中的時候他即組織樂隊,名叫「學校男孩」。17歲的時候,高中畢業後前往洛杉磯追求音樂事業的成功。
頒獎禮現場是一個熱鬧的嘉年華,似乎表演嘉賓比獲獎者更值得關注。2015年是一個哀傷之年,眾多曾經叱吒風雲的歐美音樂人駕鶴西去,所以葛萊美獎的現場表演,幾乎無不在致敬。致敬和緬懷的名單非常之長,讓人唏噓不已。但正如一位嘉賓所言,「音樂界痛失了太多人才,但我們也總能在音樂中尋找到治癒的力量」。現場無不可見「音樂」的力量。除卻療傷的作用,還具有一種藝術的感染力,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和對自由的追求。
Lady Gaga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演出陣容中,最為搶眼的或許是Lady Gaga,她一如既往地驚世駭俗,紅色的頭髮,最開始瞬息萬變的面部化妝呈現以後過程中身體的扭曲變形(均以科技的方式實現)……她的表演,被譽為是一場視覺盛宴,而相對來說,她唱了什麼反而不再重要。據悉在現場,她一口氣演唱了大衛·鮑威的10首歌。
阿黛爾獻唱
阿黛爾獻唱一首自己的All I Ask,舞臺設計非常簡單,身穿一襲紅色長袍的阿黛爾背對著一束遠光,其金黃色的頭髮在光的照射下更顯金黃,其人宛若文藝復興時期名畫中的聖母。演唱結束,她不忘致敬本屆最大贏家肯德裡克·拉馬爾,稱他棒極了。但演唱效果似乎不佳,事後阿黛爾解釋,是因為鋼琴的技術原因,但也有人說是她在演唱的時候被什麼分心了。
蕾哈娜
本來的表演嘉賓有蕾哈娜,她的醫生要求她休息兩天,否則會有聲帶出血的危險,故而未出現。
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表演,但就以上的舉例可見,表演者也趨向於年輕化。Lady Gaga生於1986年,已經稍顯大了。Adele生於1988年,蕾哈娜則與她同歲。
(圖片來自網絡)
⊙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長按二維碼 即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