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了,早餐也有了多種選擇,可以到外面買的吃,可以自己做得吃,只要早上有時間,好多人都會選擇自己做早餐,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健康,你是這麼做的嗎?還沒有成家之前,早上要麼不吃,要麼出去買的吃,成家後思想改變了,還是認為在家吃得好,做早餐的原則是簡單、美味、營養,水煮蛋正好滿足這些條件,所以每天早上必須要有一個水煮蛋。
發現很多人不愛吃水煮蛋,覺得它沒有味道,口感也不好,起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非常不喜歡吃水煮蛋,看到茶葉蛋可以吃兩個,後來在不斷學習中發現,原來水煮蛋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方法不對,做出來的水煮蛋口感會很差,蛋清發硬,蛋黃很乾,甚至蛋黃髮綠,學習了正確方法後,我就開始每天吃一個水煮蛋,孩子和我一起吃,已經吃了三年了,這個習慣始終沒有改變。
想想如果是難吃的水煮蛋我能堅持吃三年嗎?所以說煮雞蛋要找對方法,相信有很多朋友方法都不對,導致對水煮蛋有錯誤的看法,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水煮蛋的經驗,看看你哪裡做得不對,及時改正,用正確的方法煮一次,你會慢慢愛上吃水煮蛋,水煮蛋營養最高,別不知道。
首先買雞蛋時,要買新鮮的雞蛋,不能圖便宜去購買,前段時間我就撿便宜吃虧了。一家小超市一盤雞蛋30個只要10塊錢,大超市裡一斤雞蛋3塊多,看著10塊錢一盤的雞蛋表面完好,就買回家了,誰知道,用了同樣的方法煮的雞蛋,口感卻不一樣,10塊錢一盤的雞蛋很難吃,現在我也找不到原因,只能炒菜吃了,所以經驗告訴大家買雞蛋要買質量好的。
煮雞蛋前,雞蛋要放清水中清洗乾淨,將表面的髒東西洗掉,別直接下鍋煮,如果雞蛋是從冰箱裡剛取出來的,還需要放在清水裡浸泡五分鐘,恢復到常溫狀態,否則直接開火煮,會裂開。
清洗之後,雞蛋放入鍋中,撒一勺食鹽,加入足量清水沒過雞蛋的量。白水煮蛋時,多加一勺「它」,雞蛋又香又嫩,還能3秒剝殼!它就是「食鹽」,這是煮雞蛋的小技巧。
開大火煮開,再蓋蓋子調小火煮8到10分鐘,我愛吃全熟的,所以一般都煮10分鐘,煮雞蛋要看表,別忽視了,時間很重要,一旦煮時間太長,蛋清會變硬,蛋黃會變色,口感很差,大家想想外面賣的水煮蛋就明白了,他們都是提前煮好的,蛋黃都變色了,吃起來一點也不嫩。
時間到後,將雞蛋撈出放涼水中浸泡30秒到1分鐘。
取出雞蛋,將雞蛋表面滾動敲擊幾下,輕輕一撥,一大片雞蛋殼就脫落了,差不多3秒鐘剝殼,又快又簡單。
以上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白水煮蛋並不是投放水中煮那麼簡單,還需要懂得一些技巧:
第一:雞蛋必須是新鮮雞蛋,如果是冰箱取出來的雞蛋,需要浸泡五分鐘。
第二:雞蛋要冷水下鍋,並多加一勺「它」,它就是食鹽,加入後,先大火煮開,再調小火煮,加了食鹽,雞蛋間不會發生碰撞,並且雞蛋殼更好剝。
第三:時間要剛剛好,不能超過10分鐘,想要溏心的,可以縮短時間,六分鐘的樣子是溏心的。
按照以上方法和技巧,做一次水煮蛋嘗嘗,你會發現口感大不一樣,又香又嫩,一次吃兩個都不覺得煩,一點不誇張,快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