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9.8元無名小牌高跟鞋,到7190元的奢侈大牌高跟鞋,帶你瞅瞅它們的不同在哪裡。
這是廣東一家公司生產的永希牌高跟鞋。
為什麼要寫這家?因為別看便宜,銷量也是真的好。
但從主圖這雙鞋的翻毛設計來看,的確能看到一些創新,但從右邊的鞋子來看,又能看到對於大牌的複製。這個價錢,買到一雙高跟鞋,的確很便宜。但這鞋跟,看起來很沒有安全感,生怕一下子就會折了。
DAPHNE達芙妮
在工商信息上,顯示達芙妮集團的地址在福建省莆田市,但是公司簡介中稱其成立於香港。
從達芙妮集團的對外投資中,也可以看到對於幾家莆田鞋業的投資。
不過其最近的新聞之一是《達芙妮去年巨虧10.7億港元 五年關店6000家巨虧35億》。查了查資料,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即內有企業管理問題,外有競品的超越。
我對於這個品牌的第一認知,還停留在2010年的一次培訓班課堂上,一位女老師講完課後,跟大家說老公帶她買了一雙達芙妮,三百多塊穿起來很舒服。那時這位老師的工資大約三四千,丈夫在學校做保安,在成都這樣的城市生活,可想而知,他倆的收入,都不算高。
也是因為老師的這次「秀恩愛」,達芙妮在我心中,就是比較平價、同時也有一定設計感的品牌。就前面達芙妮圖片中的蝴蝶高跟鞋,139元,對於剛入社會的萌新來說,價格真的很友好。
但是,這蝴蝶的設計,待會你會從下面的大牌中找到影子。
JOSINY卓詩尼
溫州女鞋中的佼佼者之一。
其背後的公司是浙江大自然鞋業,到2020年,卓詩尼已經誕生23年。
近幾年,卓詩尼的線上擴張很厲害,2016年其線上收入就有4億元。
款式設計上,時不時也有亮眼的,比如上圖金色復古的高跟鞋。
兩三百的價格,也讓卓詩尼在鋪量上,可以走得比較開。
hotwind
講真,hotwind這個名字,再加上荷蘭風車的logo設計,以及店員們穿著富有歐洲風格的圍裙,一度我以為這是一個外國品牌。
但其實它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產品牌,而且也很有年頭了,是1996年成立的。
答主作為親自去店裡試過他家多款鞋子的人,感覺他家目前比較擅長做普通款式的高跟鞋。低價有了,再有點創新,就會更優秀。
ST&SAT星期六
過去一年,星期六起碼過得比達芙妮好一點,營業收入15.32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1.87%。
設計上,走的是輕時尚風格。比如上面這款棗紅色的,帶有一圈鉚釘,看起來伶俐但又不失優雅。
但是,待會你仍能從下面的品牌中,找到這款鞋的影子。
Kisscat
Kisscat來自中國廣東,其背後的公司天創時尚,還是A板上市公司。
他家高跟鞋價格,基本在三百多到一千多。
設計上,偶爾會有一些創新款。
幾年前,我買過一款他家的豬皮運動款高跟鞋。
走起路來很利索,穿了幾年了也沒壞,就是皮子有了一點擦傷。
風格上甚至價位,我一直都覺得和TATA很像。
TATA
TATA是新百麗集團的一個副線品牌,主打年輕女性。
賣的整體比達芙妮和卓詩尼都貴,但是款式上還得發發力,建立起來自己的主打風格。
從他家的網店來看,真的有在花心思,比如鞋子圖片都用彩色背景板。
73hours
73hours是前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的主持人趙若虹創辦的女鞋品牌。
在2016年熱播劇《好先生》中的綁帶水晶婚鞋,就是73hours。
《好先生》中的綁帶水晶婚鞋,圖源自網絡
目前的73hours,是百麗集團的旗下子品牌。
品牌名字中的「73」,意思是一款鞋子從設計到生產累計需要73小時。
至於為何賣出一千多的價格,一方面是皮質的材質,另一方面他家一直很重視和明星以及影視劇的合作,比如目前的代言人是張雨綺,再就是他家的主打鞋子之一是婚鞋。
結婚的女孩子,一般也都願意花高價買一雙這輩子可能只穿一次的鞋子。
而且從他家店鋪的裝潢,就能看出來,這絕對不是一家便宜鞋店。
73hours上海香港廣場旗艦店
北京漢光百貨店
Ajoy Sahu
來自英國的同名設計師品牌,設計師Ajoy Sahu很有天賦,雖然讀書時中途輟學、當過巴士司機,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後來成為20世紀90年代Prada的首席鞋履設計師。
他家鞋子號稱是穿上可以跑步的高跟鞋,圖中的幾款,都是專門壓成蛇紋狀的牛皮做的。
至於為什麼能賣到兩千多,跟設計師的名氣密不可分。並且,楊冪、宋佳、張天愛、倪妮、陳喬恩也都穿過他家鞋子,也算是一種品牌背書。
Stuart Weitzman
Stuart Weitzman是從奧斯卡紅毯上火起來的鞋子,品牌背後的同名設計師Stuart Weitzman,從2002年到2008年,每年都會給一位影壇新秀,設計一款鑲嵌珠寶的孤品鞋子。
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就曾穿過他家鞋子。
而Stuart Weitzman對於設計,也的確很下功夫。為了設計婚鞋,曾在教堂的通道上走了數百萬次。圖片中的那款是三千多,但是他家的價位區間主要在兩千多到六千多。
Sophia Webster
蝴蝶高跟鞋是他家的主要標誌之一,而文章前面,就有一款蝴蝶在腳背上的達芙妮高跟鞋,借鑑和致敬這種事,在業內早已是常態。
這個品牌並不算老,其於2012年,創辦於倫敦,是一個設計師同名品牌。
設計師Sophia Webster和Jimmy Choo的設計師周楊傑還是校友呢。
在鞋跟上,他家喜歡用這種鑽面柱狀的。
Jimmy Choo
或許你也知道Jimmy Choo背後的男人周仰傑,他是黛安娜王妃1991-1997年幾年間的御用鞋子設計師。
而戴妃正是於1997年去世,所以周仰傑也是黛安娜生前的最後一位御用鞋子設計師。
周仰傑本身,也是一位優秀華人,祖籍廣東,出生於馬來西亞,從小就跟著做鞋匠的爸爸學設計鞋子,11歲就開始設計鞋履作品。
後來考上英國藝術大學,開掛的「鞋王」人生,便再也剎不住車。
擁有JC的鞋子,大概是很多女孩子的願望吧。
華倫天奴Valentino
華倫天奴賣得比較好的幾款,基本都在上面。
辨識度也很強,鞋口或者鞋面,都帶有一圈鉚釘。款式上主要走尖頭簡約風。
遇見識貨的人,基本立馬就知道你穿的是什麼。
價格比較感人^_^,五六千一雙是常態。
BV葆蝶家(BOTTEGA VENETA)
BV葆蝶家BOTTEGA VENETA,坊間人稱「義大利愛馬仕」。
喜歡低調的奢華,就可以選擇他家的鞋子。
他家的產品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顯示logo,所以不像其他大牌,一看就是某某家的。
Nicholas Kirkwood
這也是一個同名設計師名牌,江湖人稱「鞋履界的米開朗琪羅」,設計師Nicholas Kirkwood曾獲得2008年英國時裝協會頒發的「施華洛世奇年度新人設計師」大獎。
他家鞋子在鞋跟上格外下功夫。有時設計成異形跟,有時設計成海螺跟,有時設計成樹根狀,有時設計成夾心珍珠。
幾千元高跟鞋真的比幾百元的高跟鞋好麼。
第一個區別,是材質和工藝,前文的圖片們,已經足以說明。
第二個區別,是大牌要麼有厲害的設計師,要麼設計師本人就是品牌老闆。而且這些設計師,大都畢業於世界名校,亦或者是從小就開始接觸設計。
第三個區別,大牌常被王室和明星加持,而這反過來又會抬高大牌的價格。
有一次,梅根穿了件澳洲品牌的衣服,新聞一出,品牌官網因為訪問人數過多就癱瘓了。
而文章裡的國產品牌73hours,很明顯也想往大牌發展,所以把店面裝修的像貴族客廳一樣,請明星做代言,以及積極在電視劇中曝光。
但是,這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國產品牌最需要提升的,依舊是設計。
當然,國外品牌也有幾百元的鞋子。只是說,幾百元的鞋子中,大家還是買國產的比較多。
希望國產崛起,這不是狹隘的民ZU主義,而是希望有一天,也有中國品牌,可以讓外國人像我們對待LV、Channel一樣去追捧。
大牌,不能僅有歐美日韓,也應該有我們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