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2014-07-23 04:11:16來源:新京報作者:責任編輯:張哉麟

昨日,北京站附近的上空出現了少見的帶狀雲。拍者高志星

  「京城出現地震雲,我要注意我家狗狗的反映是否異常。」昨日,不少京城網友表示看到了成片的帶狀雲,並紛紛上傳圖片,驚問這是不是地震雲。

  昨日,北京市氣象臺臺長喬林解釋,大家看到的「怪」雲叫做透光層積雲,跟地震無關,出現此雲意味著近日天氣溼熱,但不會出現強降雨。

  網友:

  這片怪雲是地震雲嗎?

  「太奇怪了,是要地震了嗎?」昨天中午時分,走在長安街上的馬先生抬頭一看被嚇到了,他發現天空中出現一道一道的帶狀雲,雲層很厚,平行整齊,透著不刺眼的光,似大海的波濤。馬先生好奇,這是不是傳說中的地震雲。

  昨天午後開始,微博上不斷有網友上傳圖片。「長這麼大沒見過這種雲,求高人解答。」網友說。

  隨後,天津網友開始了傳圖接力,「貌似沒有北京的整齊,也是一道一道的。」在議論中,大部分網友擔心,這到底是不是地震雲,或者這種雲出現意味著什麼。

  專家:

  別擔心,這和地震無關

  「這不是地震雲。」喬林首先打消了網友的擔憂。

  喬林說,這叫做「透光層積雲」。這種雲塊一般較大,大多成群、成行、成波狀沿一個或兩個方向整齊排列。

  喬林解釋,這種雲一般出現在大氣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於上升和下沉運動區相距較近,致使雲的層次比較明顯。在該雲層的高度層上,水汽較充沛,而且高空風不大,所以雲也不會被快速吹走或吹散。

  喬林說,北京之前也出現過層積雲,只是沒有今天這麼明顯。出現這種雲,意味著不會出現大型降水,而且一般會帶來比較潮溼的天氣。

  喬林說,今日大暑節氣,北京未來幾天氣溫也將漸漸升高,但不會出現大的降水。

  什麼是「地震雲」

  「地震雲」每年都會有群眾提起。部分地震工作者認為,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巖石受強烈應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逸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氣流於高空形成「地震雲」。

  不過這種說法幾乎沒有被主流科學界所接納,在氣象學和地震學工作者看來,目前科學研究還不能證明地震和雲的狀態存在某種確切的聯繫。新京報訊(記者 鄧琦)

相關焦點

  • 「探索」魔都天空今早出現三種雲,你拍到了嗎?
    魔都這片「魔法天空」今天出現了透光高積雲、透光層積雲以及蔽光層積雲,你有沒有拍下來呢?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解釋:其中的透光層積雲屬於低雲,一般雲底高度在500-2000米左右,雲塊較薄,雲色較多變,從亮白到灰白都有。雲的結構較鬆散,有時也可排列整齊像田壠和大海的波浪,雲塊之間有縫隙,透過雲層可辨日、月位置。變化增厚的透光層積雲逐漸演變為蔽光層積雲,可帶來小雨(雪)天氣。
  • 天上是什麼雲?雲的三族十屬
    透光層積雲透光層積雲透光層積雲蔽光層積雲低雲層雲層雲是低而均勻的雲層,常呈灰色或灰白色。不知道對流層頂在哪兒的看這兒根據溫度梯度將地球的大氣層劃分為五個圈層,從低到高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散逸層。在對流層溫度梯度為負,在平流層為正,對流層頂是由負轉正的分界面。
  • 天空的表情,雲知道
    積雲 主要在白天形成,由空氣對流上升冷卻使水汽發生凝結而形成。雲底基本為水平狀,頂部為圓弧狀,有孤立的,也有重疊圓拱狀或直線排列的,外型類似棉花堆、花椰菜。
  • 雲是什麼?雲「家族」有哪些成員?
    對於雲,人們並不陌生,卻未必真的了解它。雲是中華文明的圖騰之一。《集解》有言:「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這裡的「縉雲」指「赤色的雲」。
  • 自然菌說說廈門的「地震雲」和「地震霞」
    首先我們通過這張圖片看的出來處於低處的為低雲族的透光層積雲,高處則為中雲族的透光高積雲。廈門近日受北方南下冷空氣影響,冷暖空氣交匯造成了降水,到了26日午後隨著雲系的逐步東移,降水停止,到了下午,甚至露出了一部分的藍天,低雲層從早上的雨層雲轉為中午的蔽光層積雲直到下午的透光層積雲,而北方冷空氣未來幾天持續南下,高空冷空氣 下沉衝破了連續的雲層 ,從而在中高空中也形成了魚鱗狀的透光高積雲。
  • 雲「家族」有哪些成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雲是擁有眾多成員的「大家族」,它們有的愛住「高層」,有的則喜歡「平房」;有的活潑好動,有的生性恬靜;有的是「氣象魔術師」,有的則是「天空藝術家」。人們辨別雲家族成員,常依據「雲高」和「雲狀」。這是因為,雲高、雲狀與雲的成因關係緊密,因而能夠反映當時、當地的天氣狀況。  雖然有些雲像城堡,有些像帽子,有些像駿馬的鬃毛,但總體來看,雲主要有三種形態:「一大團」的積雲、「一大片」的層雲以及纖維狀的捲雲。氣象學家先是以雲底高度,將雲分為低、中、高3族;進一步地,按雲的外形特徵將雲分為10屬;最後,再按雲的結構特徵和成因,將雲分為29類。
  • 一篇文章洞悉天空中變化莫測的「雲」;你也能看雲識天氣
    雲捲雲舒,花開花落,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了。它們在天空中漂浮不定,變幻莫測,點綴了天空,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趣味。雲在眾多自然現象中佔有重要地位,有很多種類。不同的雲會有不同的特徵,有經驗的人可以根據天空中雲的特徵去預測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 火爆北京的紅色飛碟雲是如何產生的?專家:自然現象和外星人無關
    12月19日早,北京出現紅色的飛碟雲,市民紛紛拍照發布在社交平臺。據氣象專家介紹,這飛碟雲又叫層狀雲,屬於高積雲,由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共同作用形成的,常為中間厚兩邊薄。雲的類型高層雲通常以「卷」為前綴,可能包括捲雲、捲積雲和卷層雲。卷層雲可能是如此薄的一層,它們只能通過圍繞太陽或月亮的光環被探測到。
  • 氣象日|天上這13種雲 你都認得嗎?
    為科學普及氣象知識,擴大氣象宣傳覆蓋面,溫州市氣象局舉辦「觀雲識天」攝影活動,共收到50多位讀者超過250張流雲攝影圖片。先來觀賞一下淡積雲、碎積雲是一種垂直向上發展的雲塊,雲體輪廓分明,頂部凸起,雲底平坦,雲塊之間不相連接。外形類似棉花堆。
  • 看雲,能否「識」天氣?
    從水平來看,颱風外圍螺旋雲帶中有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颱風的內螺旋雲帶一般包含濃積雲和積雨雲;颱風本體也叫「雲牆區」,它由很多發展旺盛的積雨雲組成;颱風眼區通常是晴空,或存在少量淡積雲或層積雲。從垂直來看,颱風中低層主要是各類積雲,颱風頂層的輻散氣流中則是卷層雲。
  • 有雲是不是就看不到日食了?專家:如果是這些雲,也可以看到
    淡積雲 不過,6月20日,成都轉為了陰天,連太陽都看不到。一些小夥伴有些失望:如果雲不走,這次日食怕是要錯過了。 氣象專家介紹,其實,觀賞日食,有雲沒雲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上是什麼雲。
  • 關於雲的典故有哪些?捲雲和積雲分別是什麼
    後世之人還具體地說明了到底是怎樣的云:「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不知道那些官名,是後世之人的臆想,還是確有其事,不過,古人因為喜歡雲,而把它與高貴的黃帝官員聯繫在一起,這點,卻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美好的事物,都被冠以了「雲」的名字。
  • 520北京日出天空現霞光,陽光透過雲層放出萬丈光芒
    5月20日,北京日出時分天空遍布雲層,陽光透過雲層產生萬丈光芒。據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稱,從雲層的情況來看,屬於透光層積雲。陽光從層積雲的縫隙當中灑下來,配上朝霞顏值比較高。網友評論網友:真好看!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鳳凰網 網友評論流程編輯:TF021
  • 《西遊記》裡這些神仙騰的什麼雲?
    只為讓你了解他們交通工具的特色 他們也是操碎了心 捲積雲(圖/中國天氣網) 捲積雲屬於高雲,是高空中氣流波動形成的雲,一般雲底高度在5000米以上,由冰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