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託福SAT等一系列出國考試接連取消;
疫情肆虐,包括美英澳加等各國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公民入境限制措施;
各國入境政策變動,籤證很難預約;
多所海外院校也紛紛改為線上授課,
美國移民局出臺政策,可能「取消」只上網課的學生的籤證
......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美國留學還能不能去,要不要去,值不值得去?」
這是最近幾個月來,諮詢時家長和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疫情使得全世界主要留學目的國都受到了影響,讓很多留學家庭都陷入了困頓和迷茫。由於各類留學相關考試取消或推遲,旅行禁令充滿不確定性,海外一些國家在公共衛生問題上的放任以及在留學政策上的種種限制,讓許多留學生和意向留學群體看不清未來的路。
回想21世紀伊始之時,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美關係隨之降到了冰點;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全球格局巨變;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響,當時包括託福雅思GRE等留學考試全部取消,籤證、航班、出入境的不利政策,世界仿佛對中國關上了門;2008年之前,赴美讀書的籤證通過率還不到一半,但此後的10年,美國留學從每年數千人發展到現在每年25萬+的學生。
2020年,新冠、中美博弈、全球動蕩,似乎又開啟了一個新的周期。
谷底是一個發展周期中的必然存在,我們既要看得到底的存在,也要用發展的眼光去應對挑戰。
「為什麼我們會有想要放棄出國的想法?」
01
原因1:家長的反對
現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就是父母的命根子。跟上學比起來,安全是家長考慮的頭等大事。畢竟現在一些歐美國家的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冒這個風險。再加上很多自媒體的宣傳,出國留學在很多家長看來是相當危險的,所以會考慮讓孩子留在國內,哪怕是延期一年,畢竟孩子的健康安危是第一位的。
02
原因2:擔心受到歧視
這次的疫情一開始是在武漢發現的,所以一些外國人可能對我們華人有了偏見。出國留學畢竟是遠渡重洋,在異國他鄉沒有親戚長輩的照顧,只能靠學生的社交圈抱互相幫助。作為一個曾經的留學生,小編非常理解這種心情。一個人在國外,如果受到了欺負,作為一個小白可能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申辯。因此有很多同學會因為這個原因,暫緩今年的出國計劃。
03
原因3:政治的因素
今年的國際政壇尤其動蕩,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也出臺了一些不友善的政策,比如近期出臺的學校只提供網課的話學生有可能會被取消學生籤證,這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擔心政策會影響到孩子的求學之路。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機構(IIE)2018年到2019年的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在美的國際生有109萬之多,其中中國留學生大約為36.9萬人,佔到國際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在2017年間,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教育和相關支出達到139億美元,這大致相當於美國聯邦政府2017年為大學提供的研發經費的一半。所以,限制中國留學生不是一個明智的舉措。事實上,美國移民局出臺該政策的第二天,哈佛和MIT同時對移民局提起訴訟,這也代表了各個大學的態度,堅定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這個政策的不得民心,可見政治因素還是很難影響本科留學的。
「又是什麼讓我們義無反顧地堅定選擇出國?」
01
原因1:苦苦奮鬥的結果不甘心就此放棄
對於已經拿到了自己夢校offer的同學們來說,這就是自己的努力的成果。自己辛辛苦苦準備了好幾年,在即將收穫成果的今年碰到了疫情,難道真的就要因此和自己的夢校say goodbye嗎?
現在就決定放棄出國留學之旅,未免有些太過可惜了。所以很多同學還是會選擇再觀望觀望。等到8月份甚至9月份再做最後的決定也不遲。
02
原因2:今年留學的成本會下降
疫情所帶來的全球經濟下滑,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前幾個月美國股市連續熔斷,各國的就業率也在下滑。為了維持國民情緒穩定,美國政府最近正在瘋狂撒錢。CERB、CEWS和EI都在為納稅人發放救濟金。因此,今年的學費不出意料的話會有一定程度的下跌,至少不會增長。而且學生的租房費用,日常花銷也會有一定的下跌。這對一些學生來說是非常誘人的條件。
03
原因3:今年如果不出國,對未來人生會有影響
對於已經拿到了offer的同學來說,如果今年不出國,剩下的唯一一條路就是選擇Gap一年。雖然gap在國外是非常常見的做法,但是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gap一年所帶來的後果是巨大的時間成本和風險。
Gap意味著你要放棄現在已經獲得的offer,往年學校還有可能允許少部分學生保留offer,但今年迫於疫情的壓力,學校不會希望太多的人gap,如果要gap,學校大概率會要withdraw你的offer。
這就意味著你明年要重新申請一次,那麼再次申請的時候還能不能拿到現在這份offer就很難說了。而且gap一年對於生涯規劃來講也是有影響的,這會導致你比正常的年份會晚一年畢業。以後打算回國找工作應聘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
疫情危機中的留學機遇
出國留學是當下的彎道超車的最好選擇
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度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2019年漲幅為8.3%。據此推斷,如果不是疫情。2020年留學人數本應該依舊有上漲的趨勢。
BOSS直聘發布《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來)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經濟蕭條下就業競爭將更加殘酷。
在就業市場不景氣、考研難、擴招學歷有貶值風險的情況下,出國留學名校鍍金,提升競爭力就是一個好的選擇。如果今年放棄留學,國內的競爭可能會更大。
海外名校錄取政策有所放寬
因為疫情導致的影響,留學人數會一定程度縮減,這對於外國學校是不小的打擊。和國內的學校不同,英美澳加等國家多以私立大學為主,學費,尤其是國際學生的學費,是學校的收入來源之一。
面對疫情和經濟的雙重打擊,美國大學接下來兩年勢必將面臨生源短缺的問題。美國高等教育《Inside Higher Ed》預計疫情將使美國大學流失20%的生源。由於私立大學對學費的高度依賴性,作為彌補,私立大學很可能會錄取更多的海外學生作為補充。
為了補助本州學生上大學,美國公立大學對州外學生和國際學生的收費普遍比本地學生要高出一兩倍。而公立大學面臨德政府撥款無力的局面,勢必也會通過多錄取國際學生來彌補學校財政缺口。據從各學校官方數據統計,為保證新生數量,5月份以來,從候補(waitlist)上轉正的中國學生已經明顯多於往年。
美國名校最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招生計劃中適當擴大招生規模,這意味著會有更多優秀的學生進入頂尖的院校,學生被名校錄取的概率加大。今年申請留學的學生,經歷會更波折一些,但是也將面臨最小的競爭壓力,名校錄取率也會比往年高一些。
準備留學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總的來說,雖然2020年困難重重,但高中、本科,以及非敏感專業的美國申請,並不會受太大的影響,無需太過顧慮。當然,作為留學這麼大的事情,做好多手準備還是必要的。尤其是今年打算申請的同學,第一沒有必要停止申請,因為目前準備申請的學生,最快也是明年9月開學,目前形勢還沒有特別明朗,所以也沒有必要做任何決定,可以多個選項,多個準備,等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再做也不遲。
至於疫情期間,需不需要defer一年或者轉學回國?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應該建立在對你自己未來的規劃上。當太多的負面新聞讓你感到焦慮的時候,你應該考慮的是,如何保持專注,想好以後的路,然後繼續前進。
現在,已經有不少大學正在逐步恢復秋季學習的正常授課。也有很多學校受疫情影響,可能在第一學期或第一學年採取線上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實際上在美國已運行多年,例如東北大學的Analytics、ComputerSciense以及InformationSystem專業本來就有網課設置。所以,網課形式本身並不會對學位的含金量有過多影響。
對於規劃出國的同學來說,留學之路最終並不會受到政策上的實質影響,甚至比以往都更有優勢。從今年申請季的趨勢就可以看出,很多名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offer的發放率也會相對的比往年高一些,連waitlist轉正率都比往年有了肉眼可見的提高。這種時候,準留學生們除了研究好自己心儀學校的應對政策以外,還應該抓緊做好自己的申請規劃,抓住難得的機遇。
最後送給大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的一段話,願我們眼裡有光,心裡有愛!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Charles Dic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