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耳機線總會纏繞打結?

2021-02-19 飛碟說

百科全說」×「碟子來稿」

本文譯者:沈持盈

原文作者:ADAM MANN

有件事似乎無所不在:你把手伸到包包裡拿出你的耳機,但是無論之前你把耳機纏得如何整齊,耳機線總是會結成一個十分混亂的結。

除了Netflix的讓人莫名其妙的流媒體加載技術和Facebook對用戶的情緒控制實驗之外,繞線耳機也應該算反現代科技的一個存在。但是除非我們能發明一種比較好的無線輻射技術用於通過空氣介質來連接我們所鍾愛的電子設備,否則我們只能繼續忍受這個問題了。

或者我們能用科學予以還擊。近年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一直在反覆研究有線耳機的纏繞問題。通過實驗,科學家們發現有許多途徑能夠解釋繩結科學。200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在盒子裡放置了許多線繩並搖晃盒子,以觀察研究為什麼耳機線在你的包裡隨便纏繞亂作一團的原因。他們的論文,「上下擺動的線繩能自然地打結」也解釋了為什麼隨意的搖動總能讓線繩打結,而不是有其他動作。

長而鬆散的線繩能隨機形成許多形狀。一條線繩能被拉成直線,當然也也能從中間開始交錯盤桓。實際上,當線繩自己纏繞起來之後,就能形成各種不同的形狀,而這也為線繩亂纏亂繞甚至打結創造了一個潛在的契機。只要有幾根這種不同形狀的線繩互相交結在一起,那麼線繩胡亂打結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一旦出現了一個結,那麼再把它解開就很困難了,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自然而然地,一條線繩就總會比較容易打結。

人類用線繩捆系東西的習慣已經維持上千年,因此數學家們長久以來研究繩結的理論這事情一點也不稀奇。但是直到諸如開爾文男爵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以以太(一種假象的無所不在的光波傳播介質)漩渦作為原子模型的19世紀,這一領域才有所突破。物理學家們發現了這種類似繩結的原子模型的一些有趣的性質,並找來他們的數學家朋友在細節上予以他們幫助。數學家們說:「行,這還真挺有趣,我們來幫你們吧。」

現在,150年過去了,物理學家早就拋棄了以太介質理論和球棍原子模型。但是數學家卻創造了一個被稱為「扭結理論」的分支學科,來描述繩結的一些數學特性。數學中對於繩結的定義是一個線繩自己纏繞且兩端需要捻合起來,保證繩結無法被解開。根據這一定義,數學家將繩結分為了不同的種類。比如說,當一條線繩自己纏繞三次後,只能形成一種繩結,被稱為三葉結。同樣,纏繞四次也只能形成一種繩結,叫做八字結。數學家證明出了被稱為「瓊斯多項式」的一系列公式用以定義每一種繩結。結理論在數學領域曾一直是某種充滿奧秘的分支學科

2007年,物理學家Douglas Smith和他當時的本科同學Dorian Raymer決定將扭結理論應用到真實的線繩中去。在一次使用中,他們在盒子裡放置一條線繩並搖晃10分鐘。Raymer以不同長度和不同軟硬度的的繩子、不同尺寸的盒子、以及不同的搖晃頻率重複了三千次。

他們發現,一根線繩在快速搖晃後打結的概率會達到50%。而且,這也與線繩的長度有很大的關係。比較短的繩子——少於一個半英尺——一般不會打結。越長的線繩,打結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這一概率隨繩結變長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超過5英尺的繩子在盒子裡就會無計可施。

Raymer和Smith也利用數學家推算出的瓊斯多項式給所形成的繩結分了類,每次搖晃之後,他們都會給線繩拍一張照片並將照片上傳至一個用於給繩結分類的電腦算法程序中。扭結理論對於少於等於7個結的初級繩結給予14種分類。然而二人還發現了更加複雜的繩結,有些繩結竟然高達11個結。

研究員們創造了一個模型用以解釋他們的觀測結果。為了適應盒子,線繩必須要以一種捲曲的姿態待在其中,這意味著繩子末端與繩子的不同部分會平行排放。隨著盒子晃動,繩子末端有充分的機會上下翻滾並與繩子中段的諸多部分相遇。如果搖晃了充足時間,繩子末端就會與繩子中部纏繞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同的繩結。


這些實驗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繩子保持不纏繞不打結。一種能夠降低繩子打結機率的方法就是在繞線盒裡放置一些比較硬的繩子。也許這也是積極進取的蘋果公司最近幾代的筆記本電腦電源線不那麼容易纏繞的原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聖誕樹上又細又長的彩燈線總是打結,突波保護器那粗短堅硬的電線卻相對來說不那麼容易亂。

更小的容器體積也是防止打結的妙招之一。小盒子將較長的線繩緊緊束縛住,從而阻止了線繩上下移動並打結。而這可能也是為什麼臍帶很少打結的原因(在新生兒中僅有1%的發生機率):母親的子宮空間太小了,臍帶難以互相纏繞。最後,以更快的速度搖動盒子也可以防止線繩打結,因為繩子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會被固定在盒子邊緣,從而無法纏繞打結。在現實生活中,也許你要麼走到哪兒都快速地翻攪著你的口袋,要麼就得買一些比較小口袋的衣服了。

本文由譯言(微信號:yeeyancom)授權轉載,如需使用必須獲得譯言授權,不得擅自轉載!

合作請聯繫郵箱:biz@feidieshuo.com

相關焦點

  • 簡單4步纏繞收納耳機線,絕對不打結!
    但是有網友說,藉助手指纏耳機線就能不打結,這個說法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接下來就按照網友的方法來做實驗。另外一隻手拽住耳機線另一端開始纏繞。先拿住有耳機的這頭,將耳機線從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縫中,搭過去,搭在小指下面。從下往上繞過小指和無名指。
  • 【新技能get】簡單4步纏繞收納耳機線 絕對不打結!
    但是有網友說,藉助手指纏耳機線就能不打結,這個說法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接下來就按照網友的方法來做實驗。另外一隻手拽住耳機線另一端開始纏繞。先拿住有耳機的這頭,將耳機線從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縫中,搭過去,搭在小指下面。從下往上繞過小指和無名指。
  • 為什麼我們的耳機線,總會打結纏成一團?
    為什麼耳機線放進口袋就總是會纏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困擾吧?當你把耳機放在口袋裡,沒走幾步之後,再把耳機拿出來,它就自動變成這樣一坨了。許多人平時喜歡用手機聽音樂或者看電影,人們在出門或者坐車的時候就會隨身攜帶耳機線,但是令人感到惱火的是,耳機線放在口袋裡往往會纏在一起,甚至打死結。即便一開始是整整齊齊地摺疊好放進去,到最後拿出來時也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這些耳機線就好像會自己打結一樣。那麼耳機線難道真的會自己打結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 遠離蜘蛛網——耳機線如何防纏繞?
    用手機聽音樂是件很享受的事,但每次從包裡掏出耳機時,擺在我們面前的卻總是一團纏繞在一起的「線團」,需要我們耗時耗力的「救援」才能繼續工作。那麼,有什麼方法才能讓耳機線遠離纏繞的困擾呢?方法一直接選擇防纏繞耳機我們都知道,傳統圓形的耳機線最易打結,如果沒有整理好便塞進口袋裡,下次掏出來線纜十有八九會纏繞在一起。
  • 數學證明人類難題:耳機線打結不可避免
    人人都知道將耳機或者其他的什麼線材放進包裡,它最後一定會互相纏繞起來。如果我們小心一點,這樣的事情會避免嗎?科學家通過數學告訴我們,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最近的一次實驗裡,科學家將大量細繩放進盒子裡開始搖晃。他們發現在3415次實驗中,每一次僅僅搖晃幾秒,細繩就會開始纏繞打成複雜的結。
  • 充電線和耳機線總是亂糟糟總是打結怎麼辦?教你幾招巧改造妙收納
    常用的耳機和充電線,你會不會因為它們總是會打結而煩惱呢?經常用完再用的時候卻找不到,不是被什麼東西擋著了,就是被什麼東西蓋住了等等。至於耳塞,有沒覺得這樣的設計實在太不科學太不人性化了,為什麼每次用都要先把打成結的耳塞拆解一下才能用,還能不能好好的使用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改造和收納術,幾招就讓它們乖乖聽話!
  • 耳機線為什麼喜歡纏在一起?有科學道理!
    使用耳機的時候,最煩人的莫過於每次拿出來都亂成一團,理都理不清,而且不管你怎麼在意,耳機線總是會纏在一起。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你大可不必煩惱,因為耳機線的纏繞,幾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至少現在如此。當我們將耳機線裝在口袋中時,耳機線之間的摩擦、口袋以及外力對耳機線的擠壓、揉搓、抖動,所有因素綜合起來都構成了耳機線本身的不穩定狀態。耳機線克服不穩定狀態的方式,恰恰就是自身纏繞,而纏繞越緊,強度通常越高。那如何讓耳機線不那麼容易纏在一起呢?
  • 耳機線打結的世紀難題,被我攻克了五次
    為什麼耳機線這麼容易打結?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兩位物理學家拿繩子研究了打結的秘密。實驗過程很簡單,把各種繩子放進盒子,搖動10秒鐘,看看打結情況。這個研究似乎除了耐心也不需要什麼。經過3415次重複實驗,他們發現:【結論1】 隨著長度增加,打結的機率也增加;當繩子長度小於46釐米時就不容易打結;【結論2】硬的繩子打結的機率比較低;【結論3】容器足夠小的時候,繩子沒有伸展的空間,反而不容易打結。
  • 科普|解釋耳機線打結的三大科學理論!(附解決妙招)
    比如說一個杯子碎了,就再也沒有辦法把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同樣,耳機線也會趨向於熵的增加,即從整齊到混亂的過程。從大的視角來看,這是符合宇宙的發展歷程的。對於耳機線這樣的構造來說,想要穩定下來,自然就是纏繞在一起了。所以耳機在你的口袋裡纏結,還是自然選擇的問題。C概率問題 耳機線的纏繞也是有概率的,耳機線有打結和保持原狀兩種狀態,並且隨時都有機率從原狀變為打結狀態,而一旦進入打結狀態之後,就失去了變回原狀的可能性。
  • 耳機數據線打結和纏繞的整理收納方法
    耳機數據線縮短和不易纏繞的整理收納方法是,有四個產品可供選擇,結合了數據線縮短,整理,收納,纏繞等方法,不再讓你的包裹亂遭遭,解決數據線,耳機,充電線打結,纏繞等煩惱。長度8釐米的收納綁線繩子,可以幫你耳機,數據線整理好綁住,魔術貼隨貼隨緊,隨放隨松,可以多種造型任意綁住。
  • 數據線、耳機線亂到打結,這種不花錢的方法不會用好可惜
    有給家人的禮物還有個人的日用品,比如我們用的手機充電器、耳機線、平板、相機、自拍杆等等。往往我們在收拾打包這些數碼產品和配件時,都是哪裡有位置就塞哪裡,使得數據線、耳機線往往都是亂糟糟。對於這個問題,這裡有一些不用花錢或者收納非常方便的的小技巧,能讓你的各種線都收納得整整齊齊又不佔位置。
  • 耳機線為什麼總是繞成一團?最權威答案來也
    哈哈,笑過之後來漲漲姿勢,看看為什麼會耳機打結的權威解釋!近年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電線會這麼不聽話。通過實驗,他們發現對於電線打結有好多種有趣的解答。而在實際情況下,後一種情況佔了大多數:繩子總是傾向於自我纏繞,最終結成一團。在這些隨機的構型中,基本沒有不成團的,所以這些繩子最後基本都會變成一團亂麻。一旦打結,從能量上來說就不太可能自動解開了。因此,繩子的結只會越來越多。
  • 讓你的耳機線不再斷!看了文章你就會
    讓你的耳機線不再斷!    今天的話題是:耳機的線為什麼總斷?自己的耳機線為啥就那麼容易斷掉呢?,無疑是在進行循環的彎折實驗,大家可想而知,如此這般每天的彎折,耳機線要是不斷,那就其可怪也歟嘍!
  • 不拉不扯不纏繞 避免耳機太"短命"
    新耳機為何「短命」   新手機到手,立馬開足馬力將耳機音量調到最大,極易使耳機內的振膜損傷,使振膜失去彈性,影響耳機音質;戴著耳機入睡,耳機會纏在脖子上或者被擰成麻花狀,時間長了,極易使耳機線路受損,影響耳機使用壽命;經常使勁拉扯耳機線,使其與音源分離,容易造成耳機線纜內部斷裂;收納耳機時,隨意纏成一團或直接纏繞在播放器上,耳機經常和其他堅固物體亂攪在一起,造成耳機線纜磨損
  • 小技巧讓你的耳機線不再斷!
    自己的耳機線為啥就那麼容易斷掉呢?,大家可想而知,如此這般每天的彎折,耳機線要是不斷,那就其可怪也歟嘍!   二、強外力拉扯造成的物理性斷裂   既然耳機線是因為不斷的彎折造成折斷的,那耳機線不彎折豈不是就好了?呃,那是不可能的....   大家來看下面的圖,這是不是你平常遇到的情況呢,耳機線材纏繞的那真叫是一團糟,唉,每次要用就得費時費力的進行拆解.你會不會覺得如此亂糟糟的局面會造成耳機線材的損傷呢?
  • 洗衣機洗衣服打結纏繞,該如何解決?教你幾招
    但是在使用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衣服打結的問題,這讓大家都非常的煩惱,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防止洗衣機洗衣服打結呢?下面小編來教大家一些小妙招吧!我想大家會先想到使用洗衣袋的方法吧!但是使用這個方法有兩個不足之處。一、洗的衣服多的時候,洗衣袋有可能會破掉。二、衣服放在洗衣袋裡面,洗出來經常會有洗不到的地方,經常會洗不乾淨。
  • 釣魚技巧:子線纏繞打結,影響你的垂釣效率,這些招數可以一試!
    在垂釣過程中子線纏繞、彎曲甚至打結是非常容易出現的現象,對垂釣影響極大。首先來說,子線彎曲會影響魚汛的傳遞,導致信號不準,主線也好,子線也好,繃直拉緊的狀態利於信號傳遞。其次是子線打結影響子線的拉力,子線會變得易斷,跑魚就非常有可能發生。
  • 用洗衣機洗衣服衣服總會纏繞在一起,教你幾招,讓衣服不纏繞
    用洗衣機洗完衣服之後,打開蓋子,發現衣服都纏繞在一起,曬衣服的時候,很難將它們分開。教你幾個小妙招,讓洗衣機洗完衣服之後不再纏繞。1礦泉水瓶我們在用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放進兩個礦泉水瓶,然後再開始洗滌。洗完衣服之後,我們打開蓋子,發現衣服都分散開了,沒有在纏繞在一起。工作原 理 這是因為我們放入礦泉水瓶之後,使得洗衣機中水的扭力變大了,導致水流速度發生了改變,所以衣服就不會纏繞在一起了,而且衣服洗得更乾淨。2洗衣球、毛線球還有一種神器叫做洗衣球,洗衣球也可以使洗衣機衣服不會纏繞。
  • 家裡耳機線總是亂糟糟,試試這四個收納方法,立馬乾淨整潔又美觀
    我們購買手機的時候還有很多的配件,手機充電器、耳機應該是最基本的配件了,現在手機的更新速度也是相當快的,並且有的時候用的比較煩了,也會換新的,所以手機的配件也就會被堆起來了,比如我們身邊的長線耳機就是比較常見的,基本上手裡多多少少也都會有上好幾個的耳機線,這樣的耳機線還真的是讓人有點無語的,因為整理起來的時候總是會害怕纏繞,不如試試今天我要說的這四種對於耳機線的收納方式吧,乾淨整潔還相當的美觀
  • 來,試試這種打結方法!
    為什麼走著走著鞋帶就鬆了?可能是你系得不太對哦~這個大叔名叫奧利弗·歐萊利(Oliver O'Reilly),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機械工程教授:幾十年,他都在苦苦思索一個生活中的小問題……——為什麼鞋帶自己會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