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

2020-12-11 古典文學與詩詞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煙火氣,是樓下店鋪的豆漿油條,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紅泥火爐的把酒言歡,是街巷市井的嘈雜喧鬧……

有句話說,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

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

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

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才是最詩意的生活……

有一種煙火氣,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常。

有煙火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總能在柴米油鹽裡尋回對生活的熱枕。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範成大《春日田園雜興》

陶令棄官後,仰眠書屋中。

誰將五鬥米,擬換北窗風。

——李商隱《自貺》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乾隆《菜花》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裡,偷閒一刻是乘涼。

——吳嘉紀《煎鹽絕句》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

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

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曹雪芹《螃蟹詠》

老去齒衰嫌橘醋,病來肺渴覺茶香。

有時閒酌無人伴,獨自騰騰入醉鄉。

——白居易《東院》

有一種煙火氣,是對食物天然的熱愛。

既吃得了山珍海味,也嚼得了草根野味,體現著生活的智慧,生命的尊嚴。

秦烹惟羊羹, 隴饌有熊臘。

——蘇軾《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杜甫《贈衛八處士》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蘇軾《初到黃州》

洛下斑竹筍,花時壓鮭菜。

一束酬千金,掉頭不肯賣。

——黃庭堅《食筍十韻》

草臥夕陽牛犢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園翁溪友過從慣,怕有人來莫掩扉。

——方嶽《次韻田園居》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信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陸遊《食粥》

有一種煙火氣,是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

即便是隨手能夠企及的食材,也能製作出讓人垂涎的味道。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人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豬肉頌》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人輕富貴,例緣鄉味憶還鄉。

——陸遊《初冬絕句》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

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

——元稹《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馬致遠《夜行船》

有一種煙火氣,是只為美食而生的信仰,對美食趨之若鶩的生活態度。

愛美食的人,也會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穠氣味殊。

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

——白居易《吳櫻桃》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裡《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惠州一絕》

有一種煙火氣,是歷經滄桑後,徜徉田園的一種雲淡風輕。

忙時開荒種地,閒時靜看炊煙。平淡卻真切的生活裡,藏著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

———劉禹錫《插田歌》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一點炊煙竹裡村,人家深閉雨中門。

數聲好鳥不知處,千丈藤蘿古木昏。

——宋·孫覿(Dí)《吳門道中》

有一種煙火氣,有酒,有肉,快意江湖。

人生啊,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就是要至情至性大氣磅礴。

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肥花落白雪霏。

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李白《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唐多令》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王維《少年行》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歐陽修《浪淘沙》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黃庭堅《寄黃幾復》

有一種煙火氣,是與好友相聚的一份愜意,把酒言歡間的惺惺相惜。

這樣的煙火氣,回味著一起走過的光輝歲月,延續著患難與共的真情。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遊山西村》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有一種煙火氣,和血脈親情水乳交融,真實又平凡。

人生不過一蔬一飯、柴米油鹽。在廚房的煙火氣裡,那是家的味道。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李郢《南池》

一家老幼無牽掛,恣意喧譁。

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

杯盤罷,爭些醉煞,和月宿蘆花。

——趙顯宏《滿庭芳·漁》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有一種煙火氣,是一粥一飯與一人相守,「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平淡生活中的煙火氣,也許不能一下子讓人沉浸在欣喜之中,卻最能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幸福與溫暖。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

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

——沈復《浮生六記》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

人間有味是清歡。

煙火氣,不是轉瞬即逝的燦爛,而是細水長流的淡然。

林語堂說:「構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將新火試新茶的尋常煙火,平常小事。

煙火氣,離不開三餐一宿、瑣細繁亂、煙燻火燎,更離不開安安分分、知足常樂、寒來暑往。

但這難道不是每個人必然會經歷,也最終會皈依的真實嗎?

一個人有吃的念頭,就有活的欲望;愛美食的人,必定熱愛生活。

認真對待每一餐煙火,用心感悟每一個朝夕。

有煙火氣的生活,最詩意。

本文來源於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相關焦點

  • 卡特馬克:詩意與人間煙火氣
    人們對於白的態度,有如白色本身一樣矛盾統一,包含了所有顏色的白,是「全色光」也是「無色之色」。它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狀態。制鍋以白,頗得瓷韻。卡特馬克八角鍋融東方之色,集西方之形,頗得本主廚歡欣。「民藝之父」柳宗悅曾言:「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人因喜愛而更頻繁使用,彼此溫暖、彼此相愛,一起共度每一天。」或炒或煲,從容得手。人間有味是清歡,得此「帥鍋」更添香。
  • 具有人間煙火氣的清新女孩名,最有詩意!
    煙火氣,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不僅帶有春天的生機勃勃,而且還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所以,一個帶有人間煙火氣息的人,對生活的熱枕的積極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並且,汪曾祺也曾說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帶有人間煙火氣,才是我們的生活。
  • 「世茂都小吃街」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汪曾祺曾說過: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他們為了生活,每天下午五點鐘出門擺攤,直到晚上十一點鐘才能回家休息,他們為匆匆忙忙下班的行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美味,人間的煙火氣正是他們擺攤的身影,正是他們做出那一份份夜市美食的煙火氣,正是見證他們努力生活的標誌。
  • 一餐一食的人間煙火氣,才是最治癒人心靈的溫暖良藥
    有句話說的好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什麼才是最能治癒人心的良藥呢?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都有自己能夠開解的方式。是那些流傳已久的心靈雞湯,抑或是一些出自身邊人的真心勸慰,這些或許在某一時刻,會讓我們醒悟和感動。
  • 最是人間煙火氣——讀汪曾祺
    汪曾祺曾有一詩「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草花隨目見,魚鳥略似真。唯求俗可耐,罕計故為新。只可自怡 悅,不堪持贈君。君若亦喜歡,攜歸盡一樽。」我們總能從汪老的文章裡讀出一種親切、一種溫馨,這是來源於何處呢?汪老自己給了我們解答。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這個世界上最甜蜜的語言不是「累了就歇一會」,不是「餓了別忘記吃飯」,而是「最糟糕的時候,記得有我」。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隨時打擾的朋友,他不在乎你有沒有財富地位,不因為利益多寡而親近你,喜歡就是喜歡,舒服就去在意。
  • 歲月的溫情,最是人間煙火氣
    喜歡這時候站在江邊,吹著夜風,看著江面水波粼粼,倒映著萬家燈火,是人間的煙火氣,是一種令人心安的平靜。即使心底有再多的無奈,都能隨著緩緩流動的江水,被風慢慢撫平。然後,就到了歸家的時間了,一個人順著江邊的小道,慢慢往回走,看著自己身影在月光下拖得很長很長,思緒也被拉得很長很長,但此時心靜如水,不起波瀾。
  • 過年記憶:最是人間煙火氣
    最隆重的「年」節更是如此。不論什麼地方,不論貧窮富有,都懷著宗教般的信仰與虔誠,無比重視這長達半個月乃至一個月的餐食。多少人的記憶中,「年味」就是餃子、年糕、炸魚、臘肉的味道,是全家人一起動手忙碌的身影。這是人間最溫暖最美好的煙火氣,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是我們記憶裡最留戀的傳統情感。
  • 【潤之聲】第二期 人間煙火氣 最有詩意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納蘭性德《浣溪沙》有一種煙火氣,是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                                 ——馬致遠《夜行船》有一種煙火氣,是只為美食而生的信仰,對美食趨之若鶩的生活態度
  • 真正浪漫的愛情是浸染人間煙火氣,平淡且溫馨
    阿玉(筆名),一個來自東北有夢想、有抱負的90後青年,雖然沒什麼特別出彩的經歷,但我相信機遇定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認真生活,命運也定不會虧待自己。無論我們走多遠的路,都不能忘記當初為什麼而出發。現在的努力,都是為自己爭取選擇的權利。這一生,風雨兼程,就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 家常的煙火氣,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
    在每個「好吃」的中國人眼裡,每一種難忘的味道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人間滋味長對老百姓來說,美食中傾注了世界上太多的情感。父母為漂泊在外久未歸家的子女做的飯菜,飽含了父愛與母愛的真摯表達;愛人為你做的一日三餐,蘊藏著瑣碎生活之外的點滴關注。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地攤經濟期待與你相遇
    ◆ ◆ ◆ ◆   人間煙火氣
  • 日本插畫師筆下的人間煙火氣
    漫步在街上,泛湖於江渚之上,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帶給人感動與懷念,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不要忘記點讚、收藏、評論區留言,我們將給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插畫作品-END-
  • 人間煙火最動人的朋友圈文案:為何你捨不得這人間煙火,煙火即歌
    1.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以謀愛。 2.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3.在刮小風,在下小雪,在等跨年的小紅花,和新年的煙火,還有更好的我們。
  • 【三餐四季】廚房裡的人間煙火氣,最是治癒
    小時候 和小夥伴們在街頭巷尾玩耍,只要媽媽喊一聲「回家吃飯」,就會立刻奔回家; 長大後 離開家鄉外出打拼,吃遍了各方美食,最懷念的依舊是爸媽廚房裡的味道; 結婚成家後 每個周末最好的放鬆方式便是系上圍裙
  • 最是人間煙火氣,常撫我輩凡俗人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人間煙火氣最是紛繁卻又最是簡單,最是惱人卻又最是入心。偶然間菜場一遭,聽市聲紛擾,看人情世故,賞菜青魚鮮,嗅五香撲鼻,嗅五味縈繞,挑心頭所愛……一圈下來,低到塵埃裡的庸常生活,便多少有了幾分生氣,幾分活潑,幾分溫暖——鄉間老太說,後生(戴著口罩,老太難辨年齡)明天早點過來,給你帶我家自製的麻餈嘗嘗……屠夫豪橫地喊著來一塊肉怎麼樣,很新鮮的!
  • 君瀾之味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文末有本期君瀾菜品製作視頻)這世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
  • 人間煙火氣,要從一杯碧然德好水開始
    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一瞬間,人間煙火氣成為了各個城市的代名詞,地攤經濟,各色小吃都開始出現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尤其是街邊幾塊錢一碗的油潑麵、一塊錢一根的烤腸、幾毛錢一串的串串火鍋以及各種價格親民的奶茶、飲料等等街頭小吃,更是讓城市化身成為許多晚歸者的「深夜食堂」,呈現著市民的人生百態。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間煙火,在這個炎炎的夏日,都應該從一杯好水開始。
  • 海創廚房涼風扇——拒絕悶熱,重拾「人間煙火氣」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隨著地攤經濟的火熱,讓沉寂許久的城市又熱鬧起來。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各式各樣的吆喝聲,一起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拒絕悶熱,重拾「人間煙火氣」。海創涼風扇將科技匯聚,解鎖更高品質的廚房生活方式。讓你在盡享廚房烹飪樂趣的同時獲得屬於自己的精緻生活。
  • 東錢湖官驛湖居: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你我皆凡人。這句話最早見於《一日禪》。小小廚房,一把米,一瓢水,一條魚,幾個蝦,一盆螄螺,老母雞在瓦罐中低吟淺唱,寧波湯圓咕嚕咕嚕地冒著泡,飄出人間幸福味道。紅塵世俗,好日子,從煙火氣中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