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煙火氣,是樓下店鋪的豆漿油條,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紅泥火爐的把酒言歡,是街巷市井的嘈雜喧鬧……
有句話說,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
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
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
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才是最詩意的生活……
有一種煙火氣,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常。
有煙火氣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總能在柴米油鹽裡尋回對生活的熱枕。
▽
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
巫媼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範成大《春日田園雜興》
陶令棄官後,仰眠書屋中。
誰將五鬥米,擬換北窗風。
——李商隱《自貺》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乾隆《菜花》
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裡,偷閒一刻是乘涼。
——吳嘉紀《煎鹽絕句》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
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
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竟無腸。
——曹雪芹《螃蟹詠》
老去齒衰嫌橘醋,病來肺渴覺茶香。
有時閒酌無人伴,獨自騰騰入醉鄉。
——白居易《東院》
有一種煙火氣,是對食物天然的熱愛。
既吃得了山珍海味,也嚼得了草根野味,體現著生活的智慧,生命的尊嚴。
▽
秦烹惟羊羹, 隴饌有熊臘。
——蘇軾《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杜甫《贈衛八處士》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蘇軾《初到黃州》
洛下斑竹筍,花時壓鮭菜。
一束酬千金,掉頭不肯賣。
——黃庭堅《食筍十韻》
草臥夕陽牛犢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園翁溪友過從慣,怕有人來莫掩扉。
——方嶽《次韻田園居》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信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陸遊《食粥》
有一種煙火氣,是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
即便是隨手能夠企及的食材,也能製作出讓人垂涎的味道。
▽
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人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豬肉頌》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人輕富貴,例緣鄉味憶還鄉。
——陸遊《初冬絕句》
密宇深房小火爐,飯香魚熟近中廚。
野人愛靜仍耽寢,自問黃昏肯去無。
——元稹《因過王十一館居二首》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馬致遠《夜行船》
有一種煙火氣,是只為美食而生的信仰,對美食趨之若鶩的生活態度。
愛美食的人,也會把生活過成一首詩。
▽
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穠氣味殊。
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
——白居易《吳櫻桃》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裡《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軾《惠州一絕》
有一種煙火氣,是歷經滄桑後,徜徉田園的一種雲淡風輕。
忙時開荒種地,閒時靜看炊煙。平淡卻真切的生活裡,藏著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
▽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
———劉禹錫《插田歌》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一點炊煙竹裡村,人家深閉雨中門。
數聲好鳥不知處,千丈藤蘿古木昏。
——宋·孫覿(Dí)《吳門道中》
有一種煙火氣,有酒,有肉,快意江湖。
人生啊,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就是要至情至性大氣磅礴。
▽
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肥花落白雪霏。
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李白《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唐多令》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王維《少年行》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歐陽修《浪淘沙》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黃庭堅《寄黃幾復》
有一種煙火氣,是與好友相聚的一份愜意,把酒言歡間的惺惺相惜。
這樣的煙火氣,回味著一起走過的光輝歲月,延續著患難與共的真情。
▽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遊山西村》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有一種煙火氣,和血脈親情水乳交融,真實又平凡。
人生不過一蔬一飯、柴米油鹽。在廚房的煙火氣裡,那是家的味道。
▽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李郢《南池》
一家老幼無牽掛,恣意喧譁。
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
杯盤罷,爭些醉煞,和月宿蘆花。
——趙顯宏《滿庭芳·漁》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有一種煙火氣,是一粥一飯與一人相守,「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平淡生活中的煙火氣,也許不能一下子讓人沉浸在欣喜之中,卻最能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幸福與溫暖。
▽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君畫我繡,以為詩酒之需。
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
——沈復《浮生六記》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
人間有味是清歡。
煙火氣,不是轉瞬即逝的燦爛,而是細水長流的淡然。
林語堂說:「構成人生的,更多是且將新火試新茶的尋常煙火,平常小事。」
煙火氣,離不開三餐一宿、瑣細繁亂、煙燻火燎,更離不開安安分分、知足常樂、寒來暑往。
但這難道不是每個人必然會經歷,也最終會皈依的真實嗎?
一個人有吃的念頭,就有活的欲望;愛美食的人,必定熱愛生活。
認真對待每一餐煙火,用心感悟每一個朝夕。
有煙火氣的生活,最詩意。
本文來源於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