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網綜合 來源:一財網
親,你去看過《星際穿越》了嗎?
小編準備周末去,但是據小編的文科生朋友原話說,「深深覺得被鄙視了」。還有人評論說,「看星際穿越的時候千萬不要買爆米花,因為根本沒工夫吃。」
今年最重磅的電影莫屬於諾蘭的《星際穿越》,我們還沒有分析透《盜夢空間》又要再一次被大神的新片洗腦。如果不想在電影院裡一頭霧水,先來看看小編為你整理的《星際穿越》觀影須知吧~(沒有劇透)
故事概要:《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
導演介紹: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1970年7月30日出生於倫敦。1996年,諾蘭拍攝了首部故事片《追隨》,在舊金山電影節上放映並受到關注。2000年,諾蘭憑《記憶碎片》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2010年,憑《盜夢空間》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其作品還包括:《白夜追兇》《致命魔術》《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等。
該片劇情將涉很多的科學概念,包括蟲洞、黑洞理論、相對論,萬有引力等等。
「先說說黑洞」
基帕·索恩在「黑洞與時間彎曲」這本著作的開篇講了一個一支太空探險隊在太空中探索黑洞的經歷,故事挺無趣的,基本上就是形象地說了現代科學家對黑洞的研究成果:
1,什麼是黑洞
黑洞是空間中有著強大引力的超高密度的天體,假如太陽質量不變,大小卻變成桌球那樣,這就是太陽坍縮成了黑洞。
黑洞的特點就是有進無出,即:
①任何東西都可以掉進黑洞,黑洞外圍有一層「事件視界」,任何東西只要過了這個「視界」,都要掉進黑洞。
②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從黑洞裡逃出來,包括光。
另外,因為沒有光從黑洞逃出,故無法直接觀測黑洞,但是從物體被黑洞吸入之前放出的紫外線、X射線等邊緣信息可以獲取黑洞的存在。
2. 黑洞潮汐力
一隻很大的飛船飛向一個天體,飛船頭部距離天體比較近,受到的引力比較大,而尾部距離天體比較遠,受到的引力比較小,頭部和尾部的引力大小的差距,就會在飛船中間產生撕扯的拉力,這個拉力就是潮汐力。
如果天體是黑洞,質量非常大,飛船距離黑洞距離越小時,造成的引力差就會越大,這就是黑洞潮汐力。這個力甚至可以把飛船撕成碎片。飛船裡的太空人也同樣會受到潮汐力的作用,
對於一般我們接觸的物體,即使我們到達它的表面所產生的潮汐力也沒有多大,但是,如果是黑洞這種超大質量超大密度的天體,則有可能產生很大的潮汐力將物體撕碎。
這個感覺很有可出現在電影劇情中。
「再說說蟲洞」
「黑洞與時間彎曲」的第十四章蟲洞和時間機器,下面就說說他這一章的內容:
首先,基帕·索恩說了一件他的趣事:
1
985年,基帕·索恩接到多年老朋友卡爾·薩根的求助。卡爾寫了一本科幻小說,希望把小說裡的科學理論寫的準確一點,想讓基帕·索恩指點一下。基帕發現書中的女主角居然掉進黑洞然後時空穿越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基帕寫信建議卡爾要依靠蟲洞做星際旅行。卡爾欣然接受建議,那小說叫「Contact」。後來被拍成電影叫「超時空接觸」,也是馬修主演,評價很好。
然後基帕·索恩開始講蟲洞:
1,蟲洞在哪裡
關於蟲洞有三種說法:
一是蟲洞是宇宙中相距遙遠的兩點間的一條捷徑,就是一個蘋果,蟲子沿著蘋果表面走遠了,可是如果蟲子挖洞從蘋果裡面走就近多了,顧明思議,蟲洞,蟲在蘋果裡挖的洞。
二是蟲洞是連接黑洞和白洞或黑洞與黑洞的時空隧道,故在黑洞裡能找到蟲洞。(白洞:黑洞死亡會變成一個白洞,噴射出之前黑洞吸入的物質)
三是蟲洞是時空隧道,能進行時空旅行。
沒人見過蟲洞,有人說我們周圍到處都是蟲洞,又有人說黑洞裡有蟲洞,基帕·索恩在書裡又說我們可以自己構建蟲洞的方法。
2. 負能量物質
蟲洞在某個時刻產生,短暫地打開,然後關閉、消失。從產生到消失,時間極短,短到沒有事物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一個洞口穿到它另一個洞口。所以我們能利用蟲洞進行時空旅行前提是有辦法使蟲洞一直開著,不讓它消失。
基帕·索恩覺得有某種奇異物能貫穿蟲洞,使蟲洞一直開著。這種奇異物和人類所見的任何物質都大不一樣,它具有負能量。
要實現負能量其實並不難,參照系不同便可實現。在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接近蟲洞時,蟲洞周圍的能量自然就成了負的。
故要進入蟲洞,飛船的速度必須接近光速。
3. 時間機器
假定我們能找到蟲洞並且有某種負能量可以讓它一直開著,那麼蟲洞就可以是一個時間機器。
飛船要進入蟲洞,其速度要接近光速。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原理,如果你在太空中的速度足夠快,可以做到在太空中呆了幾十天,地球上卻已經過了幾十年,做到古人所說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即如果你2014年坐飛船接近光束進行時空旅行一個月後,回到地球,這時發現地球已經是2044年,這就實現了穿越到未來。
故我們可以猜想劇情,等主角們穿越到其他星際空間完成任務後,回到地球,他們的兒女都和主角們一樣大年齡了。
目前的科學理論表明,回到過去是不能實現的。
4. 母子怪圈
雖然回到過去沒有科學依據支持,但科幻片畢竟是科幻的,所以出現回到過去的劇情也是有可能的。
這時就有一個每部有關穿越時空的科幻片都面臨的問題:
假如我有時間機器(蟲洞或者別的),我就能夠回到過去母親懷我之前把她殺死。此時,母親死了,我就不會出世,那又怎麼會有我穿越時空來殺母親呢?這時就有這樣一個矛盾出現了。
之前的科幻片對這點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1.未來不可改變:我雖然想殺母親,但會有外界因素使我不能成功。
2.平行時空觀點:時空不是唯一存在的,而是有無數個時空平行的存在,它們彼此之間一般情況是無法產生聯繫的。這種觀點普遍被人接受。那麼你穿越最多就算是到了別的時空去了一趟而已,而不是回到過去或未來,更無所謂改變歷史。
星際穿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諾蘭會不會有什麼不同於以上兩種說法的新穎處理方法呢?
看完那些物理概念之後,有沒有一點暈?那我們來看點通俗易懂的吧,以下是關於《星際穿越》很重要的幕後故事,希望會對你的觀影有所幫助。
1,片中會有一位機器人
《星際穿越》的太空任務有主要四位成員,其中三位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以及韋斯·本特利,我們可在預告中看到,第四位大衛·吉雅西,可能要在正片才會出現,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隨行會有一位名為塔斯(TARS)的機器人哦~
2.諾蘭中意的投射技術
如果你是諾蘭影迷就知道他是一位非常討厭藍幕、計算機特效的導演,這次大量的外太空畫面諾蘭則是使用投射技術當成背景以避免使用到藍幕,至於到底效果怎樣,大家可以到電影院裡感受一下。
3.諾蘭茶不離身
優雅的諾蘭大大在拍片現場除了他那件不離身的灰色外套以外,身上一定會帶著一個隨身壺裡面裝著伯爵茶。
4. 馬修麥康納長大後的女兒
傑西卡·查斯坦會扮演馬修麥康納長大後的女兒,這個在正式版預告時可以看出來,原因可能是兩位演員長得太過相似啦!而且在另外一支預告中「這邊的一小時等於地球的七年」理論也可推估出這個結論。
5. 《星際穿越》是諾蘭寫給她女兒的一封信
傑西卡·查斯坦在片場見到諾蘭的女兒芙羅拉(Flora)後意識到《星際效應》是一封諾蘭寫給她女兒的一封信,而本片的代號(為了不讓劇本曝光的做法)也就 是「芙羅拉的信」(Flora’s Letter)。但是諾蘭卻從來沒有承認這部電影是獻給心愛女兒的一封信,但在修改劇本時,原作中馬修·麥康納的孩子是個兒子,卻被諾蘭改成了女兒。他曾說:「整部電影都在說怎麼做一名父親,主題就是身為人父的意義。」對諾蘭來講,這不是第一次。他的《黑暗騎士》曾用過臨時名字《羅伊的初吻》,《盜夢空間》的臨時名字是《奧利弗的劍》,《黑暗騎士崛起》的臨時名字是《馬努斯·雷克斯》——— 它們分別是諾蘭4個孩子的名字。
6. 馬修努力出演「正常人」
HBO電視劇《真探》結束後,馬修有一點不知如何表現「正常人」,後來透過他自己本身找到了這個角色的靈魂。馬修·麥康納擔任飛船船長,妻子去世了,他在艱難的抉擇後,留下兩個孩子在地球,自己飛往太空執行任務。
7.馬修麥康納和劇本不為人知的趣事
那是拍《真探》的時候,一個送信人神秘出現,越過柵欄遞給馬修麥康納一個鎖著的公文包(內附星穿劇本),並在原地等著他看劇本。 5個半小時,男神還是沒能打開公文包的鎖,於是他把公文包還給了神秘人。。。
8.諾蘭和馬修的第一次見面
可能並不像很多影迷猜測的那樣,兩位在電影方面有很多共鳴,一起討論劇本深入角色什麼的,諾蘭與馬修的第一次見面沒說關於片子的一句話,他們只是談自己作為43歲的男人,談一些他們身為人父的感想,談他們的孩子。也會談其他的電影和工作,這樣才能對彼此有了真實的感覺。
9. 真實的玉米田和大火
片中幾乎所有地球上的場景都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鄉村完成,為此,劇組專門種上500英畝的玉米地,目的就是造成地球被火海毀滅的災難場景。片中,大風吹起無邊沙塵的鏡頭,是鼓風機吹動硬紙板粉末拍成的;無邊火海是真實的火焰,玉米地真的燒起來。一切都按真實細節來處理,所有人都非常敬業,心裡都是同一個想法:「不想讓諾蘭失望!」不過由於玉米沒有被全部燒完,據說最後他們還賣玉米小賺了一筆~
10.玉米田的趣事
電影裡有一個鏡頭是馬修麥康納開車衝進玉米田了,因為以85英裡的時速撞進玉米地啥都看不見了,所以當時找了一個會在車頂駕駛的特技演員,然後馬修坐在車裡假裝駕駛,才完成裡這個鏡頭,聽起來是不是挺神奇的!
11. 諾蘭的害怕啥?
諾蘭非常害怕大海,但是影片中一些在冰島海裡拍攝的戲份諾蘭還是做到親自「下海」拍攝的。當導演也是蠻拼的...
12. 安妮·海瑟薇拍片吃足苦頭
安妮·海瑟薇在影片中扮演與馬修一起選上太空任務的太空人,她為了這部電影可謂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採訪中她說:「到劇組時,你必須背會所有臺詞,鞋子要光可鑑人,身板絕對要挺得筆直,要做好為了導演設想中的場景奮鬥十幾個小時甚至24小時的思想準備。」她在冰島的海中拍攝水中鏡頭的時候有些由於太空衣漏水導致失溫,但是還是堅持完成了拍攝,本人表示這沒什麼:「在諾蘭的劇組裡沒有弱者。」
13. 五部電影對《星際穿越》的影響
諾蘭在雜誌《Empire》說了五部對他的《星際穿越》有所影響的科幻片。分別是《2001太空漫遊》、《異形》、《第三類接觸》、《太空先鋒》、《超時空接觸》。特別是《2001太空漫遊》在敘事思維上,諾蘭也從庫布裡克身上學到了別的東西,庫布裡克追尋的「極具張力的鏡頭」給予了諾蘭嘗試更多更長的鏡頭。
14.什麼是「蟲洞」?
蟲洞就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一種理論,簡單地來說,相當於一種時空隧道。「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 間的時空細管,由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暗物質同時具有正能量和負能量,相互排斥可以防止蟲洞關閉。並且,有科學家指出,如果把「負質量」傳送到 「蟲洞」中,強化它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使太空飛船通過。小熱覺得最碉堡的是「蟲洞」不僅可以連接宇宙區域,還有可能穿越時間哦!
15. 諾蘭曾嘗試讓電影更短一點
《星際穿越》是諾蘭最長的一部電影,長達169分鐘,諾蘭表示他真的曾經想要剪短一點,但這麼一來將會破壞整部電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