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當然要在乎魚缸底部的垃圾和雜質,畢竟這些東西都是魚缸內主要的汙染物來源,既然稱之垃圾,對於觀賞魚和整個的魚缸水質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一點首先是肯定的,它們也是魚缸毒素的發起人。
相比來說,沉澱在底部的觀賞魚糞便,反而比起飼料殘渣和觀賞魚的體表分泌物,還要強上一些呢,畢竟觀賞魚已經消化了一部分。
如果說,打個比方吧,就像我的兩條羅漢魚,它們攝食很好,狀態極佳,也沒有什麼因為過度壓抑出現的體表分泌物,就是排點魚便,這個不足為懼,也很好處理,但是,如果都像魂鬥羅那樣,整天把個魚便給咬的稀巴爛,那麼這個水質也是不好處理的。
最近有不少使用造景缸、草缸、青苔缸養魚的魚友,經常來詢問關於魚缸底部垃圾如何處理的問題,我們先說說裸缸。
裸缸的垃圾必須及時清除,主要原因是只能靠過濾,沒有其他可以轉換垃圾的形式
只要是使用裸缸養魚的,不管有沒有強迫症,這個魚缸糞便一直擺在缸底,不管是誰,看了也不會舒服的,太礙眼了,因此來說,不管它對於水質有無危害,我們也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給它根除的。
方法也就是主要依靠過濾,依靠水流的自身作用,以及觀賞魚的遊動,這些方面的諸多配合,才能保證在最大限度上把這個糞便給濾除掉。
除了這些方法以外,實在處理不了的,可以加個小造浪,但是功率一定不要大,再就是抽底換水,不可能還有其他任何的處理方法,裸缸處理底部垃圾,到此也就為止了。
也就是說,要麼靠水流靠過濾,要麼靠人工,想要達到最佳狀態,那就是過濾加人工,養魚這個東西,不能怕麻煩,想要一勞永逸不是不可以,少養點、少餵點,就是一勞永逸的最好方式,如果想要超過了過濾的極限去養魚,就得付出辛苦。
觀賞魚和魚缸水質怕垃圾,但是藻類和水草、還有腐生菌比較喜歡
比如說我的那個小原生魚缸,它怎麼可能沒有垃圾沉澱呢?尤其是我每天都投餵兩到三次,使用的豐年蝦、紅蟲、魚蝦漢堡三種食物摻和投喂。
可能早上先投餵點魚蝦漢堡,之後想起來再餵點豐年蝦,下一頓可能再去投餵點紅蟲,然後,晚上閒來無事,再補上一頓魚蝦漢堡,投餵量確實不少。
因為牽扯到了蝦虎魚根本不吃魚蝦漢堡,只要是吃到嘴裡是幹飼料,它們立刻就會吐出來,所以這個量不是那麼好把握,我也經常會不小心餵多。
就比如昨天晚上就投餵多了,這個東西一旦扔下去,根本拿不出來,這可怎麼辦?
很簡單,開燈一晚上,讓它們隨便吃去。
魚缸的水溫也不高,一晚上還不至於腐敗,也只能這樣了,偶爾一兩次晚上開燈,根本無所謂的。
那麼,這個魚缸的底部,我也是根本不敢動的,一旦攪動起來,到處都是殘渣剩飯還有魚便,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觀賞魚和魚缸的水質可能不喜歡這些東西,但是藻類和其他各種水草、植物,它們很喜歡,我們可以把這些雜質、垃圾看作是它們的肥料,只要不是過多、過度,慢慢也能被吸收。
再者就是,魚缸底床上的砂石中,也會形成很多的腐生菌,它們的可口飯菜也是這些垃圾,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草缸、造景缸,根本無需過多清理底部垃圾的原因。
就我目前這個小原生缸,魚缸的過濾,能夠起到的作用其實並不大,之前我也說過,即使撤掉了過濾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般的草缸過濾,有個小濾桶或者小外掛足以搞好水質,除非是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或者飼養了本來不該在草缸中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
殘渣剩飯不要緊,但也有個度,垃圾過度了如何觀察?
有些魚缸,底部垃圾過多,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而有些魚缸,由於造景物的遮擋,根本看不到。
這個時候,我們是可以通過濾棉、水色、水面泡沫、以及觀賞魚的狀態,還有我們的換水頻率、投餵量去綜合判斷。
一般的底部垃圾多,觀賞魚在遊動的時候必定會帶起來一些,再者就是水草葉面、造景石上也會殘留,這些表象我們都要觀察。
還有就是,魚缸的水色是否白濁或者過度昏暗,只要是看常了,一眼就會覺察出來不對勁的。
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水面泡沫的多少和氣泡是不是容易破裂,或者說,我們能夠看到水面水體的粘稠度,這個是相當相當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
我就不相信,一臉盆清水和一碗花生油,它的表面粘稠度不一樣,我們真的看不出來?
更何況魚缸的水面應該是流動的,這個視覺效果更為明顯,一旦魚缸的水面看起來越來越粘稠,泡沫必然會隨之增加。
這個時候,我們再去結合濾棉是否應該清洗,還有自己的換水頻率、餵食量等一一分析,即使不去看魚缸底部那些垃圾,也該換水了。
這就是過猶不及了,上圖僅僅是一次投餵過度的魚缸水面,已經有了部分的泡沫。
草缸、造景缸換水時,不是不可以適度抽底的,這個方法我已經強調了多次,明明一根氧氣管或者洗沙器都可以輕鬆解決掉的問題,至於如何去做,我們還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為好,養魚是需要動腦子的。
因此來說,大部分草缸或者原生造景缸,魚缸底部的雜質,根本無需清理,除非是太多太多了,可以適度清理一下,至於說,多長時間清理一次,這個根本沒有定數的,可能一兩年也不必清理一次,也可能一個月甚至半個月就要清理。
這就是要看我們自己,如何去看水質、看水色、看泡沫和觀賞魚的狀態,這些基本功是否紮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