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蔞
葉似心形駐竹頭,碧如翡翠光如油。
山民常取作羹食,氣比雞香辣過酒。
假蔞、假蒟,它哪裡假了?
雖然我也是漳州長大的,但是我並沒有見過這種草藥,反而馬櫻丹、革葉雞屎藤這些見得比較多。
假蔞,除了長得假(像塑料),它的氣味更假!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會讓飯噴出雞的香味,做法:摘取假蔞葉,一小扎,擂爛與白米共煮,慢慢就會滿室薰香,充滿雞的氣味。在那個饑荒的年代,人的鼻子特別靈敏,這樣一頓操作之後,鄰居還會以為你家今晚吃雞呢。
如今,在廣東湛江一帶,流傳下來的蛤蔞飯,已經成為了當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呢。
(蛤蔞飯)
中國廣東、廣西人包粽子時用蛤蔞葉包肥豬肉作餡,一是可以消除豬肉的肥膩,二是中和糯米的溼熱,祛熱毒。另外也用其葉子煮蛤蔞飯,有特殊香氣。此外,假蔞葉還有其他的調味用途。假蔞牛肉餅也是一道美味的菜餚。
它的做法是:首先將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狀,放進生粉、小蘇打、鹽、胡椒粉、味精、生抽、適量麻油及適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膠;然後將24塊假蔞葉洗淨,抹乾水分,在每張葉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膠分成12份,用假蔞葉兩張夾一份牛肉膠,壓扁修理整齊待用;最後將油鍋燒至六成熱,放入假蔞葉夾著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後撈起裝碟即成。
中藥假蒟(jǔ)
1、假蔞
性味歸經:味辛,微溫。歸胃,大腸經。
國內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西藏各省區有分布。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祛風利溼,消腫止痛。主要用於胃寒呃逆,脘腹疼痛,腹瀉,風寒咳嗽, 水腫,瘧疾,牙痛,風溼痺痛,跌打損傷,妊娠水腫、腳氣廯疹。其果(畢拔),治牙痛、胃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中醫美容學相關:蛤蔞有滋陰養顏,行氣活血的作用,對於女性氣鬱生斑、血淤生斑、產後氣血不足導致面色萎黃,有相當好的調理作用。(而且還挺好味呢)
中藥假蒟
別名蛤蒟、不撥子、假荖、蛤荖、假蔞、蛤蔞、木柄蔞、蓽撥子、豬撥菜、蛤蔞、鑽骨風、臭蔞、山蔞、馬蹄蔞。
主治、用量和用法:1、水腫:用生葉4量,擂爛取汁,加米煮為甜糊食。或擂爛取汁加米粉煎餅食;又或用生葉八兩,擂取汁,加入米、水煮飯,用糖送食,戒鹽;2、風瘼:生用全草,煎水外洗。
附錄:(子)名畢拔。治風火牙痛,幹用5錢,清水煎,含漱用。
參考資料:《廣州常用草藥驗方集解》治療皮膚溼熱經驗方:假蒟、老虎脷、毛麝香、入地金牛、小飛揚、烏棲葉、每味1至2兩,煎水,洗患處。有疏風、祛溼、清熱、解毒作用。
(方解)皮膚溼熱,可生瘡癤、丘疹、溼疹、紅腫痛,溼痕化膿等症。本方以假蒟、毛麝香祛風消腫,烏棲、金牛清熱解毒,飛揚收斂水溼,老虎脷止痕癢,故能治皮膚溼熱引起之疾患。
(方歌)皮膚溼熱用假蒟,毛麝金牛虎脷收,小飛揚合烏棲葉,煎洗疏風解毒優。
假蒟的藥用選方
1、治傷風咳嗽:假蒟葉15克,豬血120克,燉服。
2、治百日咳:假蒟葉7葉,冬瓜冊20克,水煎服。
3、治妊娠水腫:假蒟葉2葉,煲豬赤肉服食。
4、治腎炎水腫:假蒟10-15克,水煎服。
5、治腸炎、腹瀉:假蒟10-15克,水煎服。
6、治風寒咳嗽:假蒟葉7葉,白花雞屎藤、破布葉各15克,芒果核2隻,水煎服。
7、治風溼腰痛:假蒟葉30克,水煎,加鹽、油調味服之。
8、治風溼骨痛:假蒟葉30克,同鯉魚煲服。
9、治腹脹腹痛:假蒟、樟樹根各15克,馬鞭草6克,水煎服,孕婦忌服。
10、治腹脹食欲不振:假蒟果3克,水煎服。
11、治瘧疾:假蒟根60克,水酒各半煎湯,分2次。即瘧疾發作前4小時、2小時各溫服1次。
12、治牙痛:假蒟根15克,水煎濃汁含漱。假蒟種子15克,水煎含漱。
《漳州健康頻道》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