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近幾年民謠突然不火了,好像是真的,它沒有了當年一首《董小姐》唱出來時候的感動,也沒有那首《南山南》火遍大江南北的人氣,更沒有了「流氓歌曲」《成都》出來後的滿滿回憶。
但喜歡聽民謠的人,首先要孤單。
民謠不同於最近大火的搖滾樂隊,它沒有打擊感爆強的架子鼓,更沒有類似於合成器一樣的樂器,在它的曲譜裡面可能只有吉他,曾經甚至有一位歌手,可以用一把吉他,演唱完一整場演唱會。
那麼,樂器的孤單也往往反映了人內心的孤單。趙雷曾經在一個訪談節目中說過,他在創作《成都》的時候,是一個人在漂泊,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長長徘徊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他那時候沒有什麼朋友,更沒有多少錢,甚至連修一把吉他的錢都沒有,內心的極度孤單,誘發了強大的創作靈感,就像他在歌詞裡唱的那樣,「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他把孤單寫到了歌詞裡,再加上對未來憧憬和過去回憶的加工,讓人聽到的反而不是一種無力的孤單,而是一種力量,一種埋藏在心底很久了等待爆發的力量,這就是他對夢想的不斷追求。
孤單沒有把一個熱愛音樂的人打敗,他在最孤單的時候寫出了最優美的歌詞,編出了最動聽的旋律,從此他不再是一個人,他開始有人在追隨,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團隊,但其實,他一直就不是一個人。
說是平庸,其實一點都不平凡。
喜歡民謠的人本質上是平庸的,只有在平庸的環境中,才有了對上層建築的那份嚮往和追求,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之前說的某雲評論區十大熱門評論,說的都是普通人,艱辛但一直堅持的事情。
有的人是高三考試狗,每一天都在為了高考而挑燈夜戰,但最終大學還是沒考上,於是他開始了補習,承受著本級生沒有忍受的壓力和痛苦,堅持著,於是他聽著房東的貓,寫下了某條有力量的評論。
有的人一直喜歡著一個女孩,但是因為靦腆而不敢去表白,他在評論區寫下決心書,希望熱心的網友們給他表白的力量,就像他聽了那首《螞蟻》一樣,我們比螞蟻的力量大多了,應該鼓起勇氣去喜歡她。
有的人總是再為自己走過的路感到後悔,於是他在評論區裡寫下自己以前的選擇是多麼多麼錯誤,現在又有多麼後悔,但當他聽到《神的口袋沒有後悔藥》時,開始慢慢的放下內心,面對當下。
他們都是平庸生活中的一些平庸的人,口袋裡可能只剩下夠買一個包子的錢,但吃完這個包子還是會像那些吃了「滿漢全席」的人一樣,努力工作,心裡默默地為自己鼓氣,終有一天,也會吃到八碗八碟。
落魄,之後的路都是上坡路。
除了孤單,平庸,喜歡民謠的人還會有些落魄,生活有點喪,雖說外表是這樣,但骨子裡不會落魄,不會喪。他們都知道,聽懂了歌,就不會再讓自己再次落魄,這就是民謠賦予的力量。
如果說玩搖滾的是圈子裡的古惑仔,那麼被他們歧視的民謠人就是圈子裡的孤獨詩人,他們留著不怎麼打理的髮型,穿著普通但文藝的衣服,奔波於各種落魄者心中的天堂,去找尋失去的自由。
忙於奔勞,他們會吃不飽,穿不暖,睡不著,礙於面子,他們不會去乞討,去索取,去哄騙,但最終,他們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的自由,就算所有人都反問到「這樣值得嗎」,他們頭也不回,走過了就值得。
所以,落魄的人,就是處在人生最低谷的那些人,他們已經在最低谷了,再往前走也不會再低,故而昂起頭,抬起胸,直直的往前走,屏蔽掉周圍異樣的眼光,甚至是辱罵,向著前方走下去。
民謠可能就是擁有這麼一股奇妙的力量,他催人奮進,勇往直前,沉默中的力量比爆發出來的力量更加可怕,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爆發,但目標永遠在遠方,堅持的跑著,跳著,走著。
三層肉夾饃
2020年10月30日寫於安靜的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