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TRX40主板首測之華碩 ROG Z2E:24核輕鬆帶,再多核也堅挺

2021-01-14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首發評測]AMD第三代線程撕裂者處理器在一個月前就已經不斷地有新聞傳出了,同源的銳龍ZEN 2架構、核心爆炸級地增加,只要稍微喜歡看DIY圈子熱鬧的用戶,肯定會期待它的。雖然發燒級(HEDT)不一定賣得多,但看熱鬧的人一定多。同時,HEDT平臺向來都是AMD/Intel以及一眾主板廠商秀肌肉的重要戰場,對行業來說有一定的前沿性與試探性,新技術、新設計往往優先應用於它們,然後再下放到主流級的產品。

本次首測解禁的新主板就具備了相當多這樣的特點,華碩 ROG ZENITH II EXTREME(簡稱ROG Z2E),看EXTREME的後綴就知道它是玩家國度肌肉最發達的得意作品之一了。

重要的一點是,核心堆得更多的第三代銳龍,連主板晶片組與接口也換了,從上一代的X399升級為TRX40,接口針腳的定義全部都改了,和上一代互相不兼容了。

註:今天解禁的新產品比較多,我們同時也全球首發了AMD TR 3960X的評測,對CPU評測感興趣的粉絲們請點擊這個傳送門①,如果想看視頻的請點擊這個傳送門②。

評測主角介紹——

ZENITH系列的第二代:ZENITH II EXTREME(Z2E)

也許你對ZENITH系列了解得不太多,但看到碩大的敗家之眼大家應該就有感覺了吧,啊是個大傢伙。我再列個表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ROG ZENITH吧。

ZENITH解釋完了,再搞個表格解釋一下TRX40晶片組吧。

這個應該就比較好理解了吧,就是TRX40主板只能裝第三代線程撕裂者,X399也只能裝第一第二代線程撕裂者,互相不兼容。

不吐不快:比較坑的是這代的晶片組、接口命名都沒按套路走,改成TRX40和TR4了,確實不知道AMD這一命名的邏輯是什麼(不過AMD的命名策略一直很混亂,A卡也是,手動滑稽),直接晶片叫X499/X599、接口叫TR5不更好嗎?現在這樣的奇怪命名方式很可能會迷惑用戶,對DIY了解不深的玩家有一定概率會買到TR4接口的X399主板去搭配第三代線程撕裂者,下場可想而知,點不亮,心情不爽之餘還要浪費功夫退換貨。

1、TRX40主板相比X399主板升級了什麼?

其實TRX40和X570是有不小淵源的,這個後面繼續解釋,大家先看對比表格。本篇內容為了對比與科普,表格是會比較多的了。

從規格可以看到,X570和TRX40驚人地一致,所以有理由相信,它們都是同一個晶片。然後最主要的區別就是CPU提供的DMI通道了,因為線程撕裂者強大的DMI性能,才使得HEDT平臺與主流平臺的擴展能力有足夠大的差異。

超多PCIe插槽、M.2接口

M.2接口只是隱藏在這個大面積的散熱擋板下方,一會兒我拆開給大家看看。

背板I/O接口也很豐富

而且TRX40相比X399的擴展性也大幅提升了,支持PCIe 4.0,而且各種原生接口數量也提升了,而擴展能力也是HEDT平臺比較關鍵的指標之一,還是挺重要的。能插很多擴展設備,例如多路顯卡、運算卡、板載設備、USB設備等等。

網絡接口方面也非常舍本,Aquantia 10G萬兆網卡、Intel AX200 Wi-Fi 6無線網卡,都是目前的前沿技術了。建議搭配ROG高端路由器使用,才能把它們的潛力完全激發出來。

2、接口雖然不互相兼容,但散熱器接口可以繼續沿用

TRX40接口

這插槽接口相信大家都還有印象,外觀和X399的TR4接口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開合的方式也沒變。需要專用的螺絲刀工具,一般隨主板盒子配送。比較良心的是散熱器接口與上代保持一致,也就是本來能用在X399上的散熱器,這一代也能完美安裝。

3、HEDT平臺標配四通道內存

Z2E主板提供8條DDR4內存插槽,採用OptiMem III第三代內存優化技術,支持四通道3200MHz,如果插滿8條32GB內存的話,最高可達256GB,支持ECC內存與非ECC內存,經過一年多的優化,整體穩定性會比上代更高。

晶片組小結:TRX40晶片組其實就是X570晶片組的馬甲,由於PCIe 4.0的升級,其擴展能力比原來的X399強大了不少,所以也難怪不再兼容新的第三代TR了,因為舊X399主板,已經不足以發揮第三代TR的全部新特性了。說好不常換接口的AMD終於也變了,但我覺得這次的TRX40應該就能用好幾代了吧。

說完晶片組了,就介紹一下ROG Z2E主板的特性吧,這麼高端的主板必須好好把玩一下啊。

它註定會是TRX40的巔峰產品之一:

用上了EXTREME的名號,必然得是統領整個系列的存在了。

南橋晶片組採用了一整片大面積的金屬片,平整度非常高,幾乎能當鏡子用了。敗家之眼支持AURA神光同步,下方有一個X570/TRX40晶片標配的小風扇,畢竟是支持PCIe 4.0高速通道的,滿負載時有可能需要小風扇協助一下。但一般低負載狀態下小風扇都不轉動,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噪音。

主板背面

背面也覆蓋了大面積的裝甲,一來保護背面的元件,但更多的是為了增加主板的高端質感吧,這些也都是ROG的旗艦/次旗艦款才能享受的福利了,一般會在EXTREME和FORMULA中用到。

背面的下方還配置了一個M.2接口,本來正面處已經有挺多的了。

拆開擋板後還有兩個M.2接口

內存槽右側還有一個立式DIMM.2擴展卡槽

插上卡槽

卡槽能支持兩個M.2接口,合計算下來主板最多支持5個M.2接口,如果拿5個PCIe 4.0 SSD組Raid 0會是什麼體驗呢?過幾天找SSD廠商借5個試試。

8個SATA接口

USB接口有七個USB 3.1 10Gbps(其中一個是C口),以及一個USB-C 3.2 20Gbps、四個USB 3.0、三個USB 2.0和兩個前置USB 3.1。

另外,I/O模塊的上方集成了一個全彩LiveDash OLED系統顯示屏,可以顯示系統中的各種參數、自檢DEBUG代碼、以及自定義文字、GIF動畫等等,可玩性與實用性都很強。

下方的音頻接口都內置了LED燈,能讓玩家在相對昏暗的環境更快地找到接口。對應的音頻模組是SupremeFX S1220旗艦級音頻晶片和專業ESS Sabre 32-bit DAC,這在主板裡面基本上是最頂級的存在了。搭配ROG的音頻軟體,可以對聲音進行各種調整,遊戲聽聲定位等等的功能就更不用說了。

主板的供電模塊也十分豪華,16相供電模組一字排開,用碩大的散熱鰭片覆蓋。這一代的ZENITH II EXTREME考慮就比上一代周到了許多,上一代的小風扇是額外配送的,安裝後是裸露於鰭片上方的。這一代直接把兩個小風扇安裝在鰭片內部。

欄柵內有兩個小風扇,主動散熱的效率當然就比普通的被動式散熱效果好很多了,一會兒我會用TR 3960X滿負載測試主板的供電模塊最高溫度的,看看它能有怎樣的表現。

為了應付可能超多擴展設備,主板的供電也是做了特殊強化

密密麻麻的供電接口,從左往右分別是電源24Pin供電、PCIe 6Pin供電以及右邊的兩個CPU 8Pin供電。

主板下方還有一個大D口

多出來的6Pin和大D口,都是給主板上的各個擴展接口加強供電的,因為一個PCIe 3.0/4.0插槽就需要75W的功率了,各種板載接口同樣需要一定的功率,所以做這樣的加強設計能增加接口的讀寫穩定性。

主板側面的燈線設計也很有個性,能夠通過ROG AURA SYNC軟體對整個平臺的燈光進行控制,玩燈高手的最愛。

主板的特性介紹就到這裡了,下面當然少不了對主板的性能測試,我們手上擁有的處理器是AMD Threadripper 3960X,下面就搭配3960X、四通道DDR4-3200MHz內存對主板進行測試。

●測試平臺說明:

性能測試結果: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這代的AMD 3960X表現是非常給力的,不少項目已經能略微高於上一代的2990WX,也說明華碩Z2E能很好地發揮出新線程撕裂者的性能了。值得一提的是新的TRX40主板因為支持PCIe 4.0技術了,所以運行高速的M.2 SSD,峰值讀取速度可以達到近5GB/s,但僅支持PCIe 3.0的上一代主板,只能讓SSD發揮了3.2GB/s。

滿載溫度測試:

從左往右分別是待機狀態CPU供電模塊、滿載狀態CPU供電模塊、讀寫烤機滿載狀態南橋模塊。值得一提的是,自帶小風扇的CPU供電模塊其實整體溫度也就50℃左右,溫度最高點是出現在內存槽左側的一顆信號晶片,所以說兩個小風扇的散熱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南橋溫度就更好了,滿載壓力測試後也只是41℃左右。

PConline評測室總結:TRX40主板比上代X399提升超多

雖說,AMD強行換主板、換接口有點背離了它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不過相對應的,它雖然換接口了,但新主板的擴展能力是確實比之前的X399強很多很多的。

之所以我們一直吐槽Intel擠牙膏並且強行要玩家升級主板,是因為它每一代主板升級(Z97-Z170-Z270-Z370-Z390)本質上都沒多大的變化,擴展能力的提升也不明顯。那這種強行換接口換主板就顯得是不太厚道。

但AMD的這次換接口則是有巨大變化的,更多的DMI總線、支持PCIe 4.0、原生更多的USB 3.2接口,這些提升來讓你換個接口,也還算說得通吧。

反正大家記住,第三代線程撕裂者必須搭配TRX40主板才能開機,雖然TRX40有點拗口,但畢竟也已經是事實了。

華碩 ROG ZENITH II EXTREME,就是TRX40中的戰鬥機級別存在了。全板大面積的裝甲覆蓋高端感很強,加上敗家之眼在右側散發著敗家的光芒,試問哪個DIY玩家會不心動。

掀開黑色裝甲後,下面是整齊排布的電器元件以及豐富的擴展接口,豐富的擴展能力也能徵服絕大多數的專業用戶了。

USB 3.2、萬兆網卡、WiFi 6、LiveDash OLED顯示屏,全都是目前行業內最前沿的技術了,基本上滿足要啥有啥的欲望。

目前我們手上是只有24核的Threadripper 3960X,但經過測試,實際上供電模塊溫度最高也只有不到70℃,也就是說,未來要再上更多核的3970X、3990X等等都是有充裕空間的。

嗯,不愧是EXTREME後綴的ROG產品。

相關焦點

  • 為64核3990X而生 華碩推出全新TRX40主板
    為64核3990X而生 華碩推出全新TRX40主板 2020年02月07日 22:00作者:廠商動態編輯:吳文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華碩X299/TRX40主板高效創作利器
    無論是視頻編輯還是特效製作,要想在短時間內輸出成果,強勁單核心性能、多核心高效處理能力都不可或缺。目前面向生產力平臺的軟體普遍優化對多核的支持,10核以上的處理器有著更佳表現。好U配好板,特別推薦搭配華碩PRIME X299 EDITION 30主板,其為紀念華碩成立30周年而推出產品。該主板延續了華碩PRIME系列創新、高效能的優良傳統,並擁有華碩設計中心專為本次30周年精心打造的紀念LOGO,代表華碩三十年來不斷追尋無與倫比、無懼向前的品牌精神和一直以來秉守堅持的「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 TRX40主板首測:AMD學壞了,要換主板了
    ,超大陸也不想多說什麼了。。 好馬配好鞍,目前比酷睿至尊更值得選擇的HEDT平臺 消費級入門平臺的過家家遊戲已經完畢了,AMD的Zen 2肌肉產品逐漸露出真面目,無論是AM4平臺的旗艦16核Ryzen 9 3950X,還是HEDT平臺24核Threadripper 3960X,都展示出了驚為天人的性能。
  • 喜迎64核撕裂者3990X:華碩連發三款全新TRX40主板
    與此同時,主板一哥華碩也正式發布了三款全新的TRX40系列主板,分別是ROG ZENITH II EXTREME ALPHA、ROG STRIX TRX40-XE GAMING、PRIME TRX40-PRO S,都可以完美支持三代撕裂者,並專為64核心128線程的3990X提供特別增強和與優化。
  • 黑武士降臨 華碩ROG C8DH主板開箱_華碩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前段時間AMD 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正式上市,強悍的性能讓不少用戶為之讚嘆,甚至立馬想要攢機親自體驗一下。不過很多用戶容易忽視的一點是,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性能強大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大的負擔,這種負擔對於需要承載CPU壓力的主板來說並不友好,面對這種情況,華碩特意針對AMD 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推出了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主板,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為方便大家記憶我們以下會簡稱為華碩ROG C8DH主板。
  • 黑科技不斷,華碩Intel 400主板也可開啟AMD SAM!
    前不久我們在最新的X570主板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主板上加入了Dynamic OC Switcher混合雙模(多/全核)超頻功能,可智能切換超頻模式,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壓榨CPU性能。
  • 華碩兩塊TRX40主板曝光,售價一點都不便宜
    AMD的新銳龍線程撕裂者和TRX40主板的保密程度做得還挺好的,下個月就要發布的東西現在消息還是相當的少,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現在除了確認下個月會發個24核的產品外,其他一切東西基本都是推測出來的,而關於TRX40主板也只是有技嘉和微星有一些風聲流了出來,現在有幾個澳大利亞的零售商洩露了華碩的
  • 完美駕馭32核線程撕裂者!一線豪華TRX40主板推薦
    第三代銳龍Threadripper正式發布,憑藉32核64線程的規格,再次刷新了性能的巔峰。要想完美駕馭第三代銳龍Threadripper,只能用全新的TRX40主板,各大廠商自然將其當成展示技術實力的舞臺。接下來我們整理了一線品牌華碩、技嘉推出的TRX40主板,為想要打造第三代銳龍Threadripper平臺的專業用戶提供參考。
  • 微星Creator TRX40搭配線程撕裂者3990X評測:輕鬆駕馭64核U怪
    [PConline 評測]AMD在今年CES大會上發布了64核線程撕裂者3990X,堪稱CPU界的「U怪」。這塊U雖然是7nm工藝,但畢竟還是核心數太多了,滿載功耗比較大,特別是瞬時功耗最高能飈上1000W。這就需要一款供電極強的主板與之搭配了,今天我們就帶來微星的Creator TRX40主板的評測,看看它為何有實力能夠駕馭這個64核的龐然大物。
  • 華碩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評測:顏值黨Z490主板首選
    最近這時間,華碩ROG STRIX產品線推出了多款外觀雪白的PC硬體,包括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白色限定款遊戲顯卡、ROG STRIX Helios 白色機箱、華碩ROG STRIX雪鷹850W電源這些,當然,作為以板卡起家的品牌,主板這塊兒肯定也不會落下,最近推出的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就是一款主打高顏值
  • 輕鬆超頻全核4.6G的5900X、技嘉 B550 AORUS MASTER主板
    ▼下面是主板的24Pin供電插座,外面有金屬包裹,可以有效的提高插座強度。24Pin供電插座下面有並列的三個4針風扇插座,風扇支持技嘉的SmartFan5軟體控制,日常使用很方便。▼接著簡單超個頻,全核拉到4.6GHz,很輕鬆。
  • 黑武士終降臨 ROG C8DH主板預售開啟
    ROG C8DH主板搭載華碩全新黑科技Dynamic OC Switcher混合雙模(多/全核)超頻功能,能最大程度釋放處理器極限性能,藉助AI機制,智能切換AMD平臺兩種超頻方式。據預設的電流和溫度閥值,低負載時開啟DOCP+PBO模式,壓榨極限單核性能;高負載時切換到全核超頻模式,多核性能釋放殆盡,兩種超頻方式各取所長,以釋放CPU最大潛力。
  • 兩代頂級ROG主板PK X570貴了這麼多值得買麼?
    下面我們從外觀、擴展性、溫度控制、性能釋放4個方面對橫向對比貴的華碩ROG C8H(WI-FI)和現在沒那麼高貴的過氣主板ROG C7H(WI-FI),看看C8H(WI-FI)貴了的這1400塊,貴在了哪些地方,X570主板是否值得買。
  • 核顯也能流暢玩網遊!AMD銳龍3200G評測
    測試平臺簡介:首先介紹下平臺的硬體配置,我們使用了華碩TUF B450M-PRO GAMING來搭配銳龍3 3200G處理器,至於酷睿i3-9100F則使用了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 S,內存方面兩套平臺都選擇了十銓火神系列 16GB套裝 DDR4 3200(酷睿i3-9100F
  • 十代酷睿佳選 華碩Z490主板新品預售
    這裡特為玩家推薦三款專業電競主板,輕鬆助力電競愛好者完美運行大型3A遊戲,分別是信仰發燒必備的人氣ROG MAXIMUS XII HERO(WI-FI)主板「以下簡稱ROG M12H(WI-FI)」、顏之正義ROG STRIX Z490-A GAMING吹雪主板(以下簡稱華碩Z490吹雪主板)以及硬派玩家必選的TUF GAMING Z490-PLUS (WI-FI)主板。
  • AMD 3990X首測:這64核把評測室的記錄全破了
    距2月7日正式發布Threadripper 3990X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拿到U的時間稍微晚了一些,但事不宜遲,馬上開測吧。前排提示:至發稿時可能主板與系統廠商會推出優化版本的BIOS或更新補丁,處理器的成績很有可能還會有所提高。
  • 華碩ROG發布全球首款Wi-Fi 6E路由 配備2.5GWAN/LAN口
    與RTX 30系列顯卡同步,華碩ROG方面更新了旗下無線路由產品線,帶來全球首款Wi-Fi 6E路由Rapture GT-AXE11000。沒錯,三頻並發可達11000Mbps,直接萬兆了,為此路由也配備了2.5G的WAN/LAN口。
  • 華碩發布ROG Strix X570-E和X570-F Gaming主板新品
    華碩發布ROG Strix X570-E和X570-F Gaming主板新品2019-06-01 14:0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在本屆臺北電腦展(Computex 2019)上,華碩展示了兩款玩家國度 X570 主板新品,分別是
  • 黑武士來襲,為Zen 3而生——ROG C8DH主板評測
    AMD發布了新一代Zen 3架構銳龍處理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時,繼續採用AM4封裝接口,為此華碩特別推出三款全新500系列主板,筆者這次拿到的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以下簡稱ROG C8DH)主板擁有更高的規格、戰未來的互聯、創新設計語言,可輕鬆駕馭AMD銳龍5000系列臺式機處理器,是玩家打造新一代高性能電競主機的終極首選
  • 宅家網課神器 華碩電競特工主板全家桶
    再搭配華碩GTX 1660顯卡、華碩TUF Gaming VG249Q顯示器、華碩TUF GAMING GT301機箱、16GB內存等,為大家提供穩定高效的硬體平臺,大幅提高學習效率!此外,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並擁有完整的UEFI圖形化BIOS設置界面,顏值性能兼備,「B450M板皇」之名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