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325列,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調圖後,全國鐵路客貨列車開行總量分別達到10203列、20513列,鐵路客貨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調圖後的旅客列車車票,12月22日陸續開始發售。
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介紹,已經開通的連雲港至鎮江高鐵,調圖後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124列,實現了蘇北、蘇中地區與長三角中心城市的無縫對接,連雲港至鎮江最快2小時9分可達;鹽城至南通高鐵的開通,將形成山東、江蘇東部沿海地區至蘇滬杭的最快通道,青島經連雲港、鹽城、南通,至上海最快4小時54分可達。目前,青島至上海,高鐵列車最低運行時間為6小時49分。
根據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的介紹,調圖後青島到上海坐火車5小時可達,主要是與12月11日連淮揚鎮高鐵的開通有關。據計算,藉助連淮揚鎮鐵路的開通,青島到上海,不再繞道濟南,青滬之間運輸距離由現在的1400公裡縮短至800公裡,又加上連淮揚鎮高鐵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這樣就將青島和上海之間的高鐵運行時間控制在了5個小時之內,比長期以來途經濟南到上海通常需要七個小時相比,淨減將近兩個小時。
除連淮揚鎮高速鐵路通車帶來的便利之外,鹽通高速鐵路預計將在12月建成通車,現正處於逐級提速試驗階段。鹽通高速鐵路如果如期開通,也可以和青鹽鐵路接軌,形成山東、江蘇東部沿海地區至蘇滬杭的又一條新通道——青鹽鐵路因為是客貨兼運,時速設計為200千米/小時,目前青島西到鹽城運行時間為3小時6分鐘到3小時16分鐘;加上即將開通的鹽通高鐵,設計速度為每小時350公裡,運行時間將近半小時;南通到上海的滬通鐵路,現在需要運行一個多小時。這樣青島經連雲港、鹽城、南通到上海,大約需要4個半小時以上。這就是說,若年底鹽通高鐵如期開通,通過青鹽-鹽通-滬通,青島到上海的時間也能控制在5小時之內。
無論是藉助已開通的連淮揚鎮高速鐵路,還是藉助預計12月開通的鹽通高速鐵路,青島到上海的運行時間,都接近5個小時,那在可預見的未來,青島到上海有沒有進一步「提速」的可能?回答是:有!
今年10月16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山東省貫徹〈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公布,明確沿海高鐵要修到鹽城。綱要指出:「建設貫通國內外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積極融入國家交通運輸主通道規劃建設,加快臨淄至臨沂、董家口至梁山、德州至鄆城等高速公路,京雄商、京滬輔助通道、濟鄭、魯南、青島至日照至鹽城、濱州至臨沂、青島西至聊城等高鐵通道,濟南機場、煙臺機場改擴建等民用機場項目建設」,在這段文字中,提到要建設「青島至日照至鹽城高鐵通道」,而且屬於「加快建設」行列。
目前,青島和日照有青鹽鐵路連接,是一條連接山東省與江蘇省的區際幹線鐵路、國家Ⅰ級客貨共線鐵路,呈南北走向。青鹽鐵路分青連鐵路和連鹽鐵路兩段,全線已於2018年12月26日竣工運營。
因為青島市民反映「青鹽鐵路時速為什麼不能超過200公裡」,2019年7月23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徐世啟做客青島電臺《行風在線》,為市民解答說:青連鐵路是國家發改委和鐵道部聯合批的項目,當時國家對這條鐵路的戰略定位是客貨兼顧,所以把速度定在200公裡/小時,這條鐵路的關鍵是可以運輸疏港的貨,像青島董家口的煤炭、橡膠等大宗商品都通過這條線路運輸。
關於通往上海的高鐵,徐世啟當時表示正在研究,有兩個方案,方案一是接入「京滬二線」通道,時速可達到350公裡;另一個方案是建設青島-日照高鐵,時速也可達到350公裡,具體方案還需要向省裡匯報,同時向國家爭取。
目前來看,接入「京滬二線」通道和建設青島-日照高鐵兩個方案都已經被列入規劃建設中。10月22日,國鐵集團在濟南召開京滬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可研評審會,確定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新沂段」將走東線方案,「五蓮北將成為高鐵樞紐站,成為京滬二線、青聊高鐵、蓮日線(接魯中高鐵)的三條高鐵交匯點」,其中的青聊高鐵的青島至五蓮段,就是青島接入「京滬二線」的通道;而青島-日照高鐵則是「青島至日照至鹽城高鐵通道」的北邊一段。
毫無疑問,在鹽通高鐵即將開通的情況下,未來建設「青島至日照至鹽城高鐵通道」,意味著在現在的青鹽鐵路之外,有望建設另外一條高鐵新通道。
目前青鹽鐵路全長428千米,以這個距離計算,加上鹽通高鐵鹽城站至南通西站全長157.098千米,再考慮到未來「青島至日照至鹽城高鐵通道」和鹽通高鐵的設計速度都是350千米/小時,那麼青島到南通坐高鐵大約1小時40分鐘可以到達,由於目前滬蘇通鐵路以承擔上海、江蘇城際旅客交流為主,兼顧貨物運輸和中長途旅客交流的鐵路通道,全長143千米,設計速度200千米/小時,從南通到上海目前需要1個小時多一些,那麼未來青島到上海的時間將縮短到大約3小時以內。
未來青島到上海的時間將縮短到大約3小時以內,這是一個理想的運行時間,能夠充分滿足山東和長三角經濟交流的需要,因此特別值得期待。(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