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澳洲代購這一「灰色市場」飽受爭議,如今,澳洲代購行業正顯示出強大的市場活力!

2021-02-08 澳村吃貨地圖


澳洲奶粉、蔓越莓保健品、美妝護膚品……這些耳熟能詳的澳洲產品通過代購的一買一賣,漸漸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了物美價廉的好印象。

曾經,代購這一「灰色市場」飽受爭議;如今,帶著澳洲本土公司的「期許」,澳洲代購行業正顯示出強大的市場活力。



「家人不斷把我的微信帳號推薦給其他人,就這樣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18歲的SherryJia是一名在澳洲讀商科的中國留學生,她的業餘生活就是購物。不過,她的這些購物可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是服務於她越來越多的中國顧客。

Sherry是眾多在澳洲的中國代購之一。在學校任務不緊張的時候,她會忙著尋找商店和商品折扣信息,買下客戶需要的商品,再寄到中國。

因此,對於哪些商場有中國消費者熱衷於購買的商品並且正在打折,像Sherry一樣的代購都「了如指掌」。

在近日接受SBS的採訪時,Sherry說:

我的家人聽說澳洲的商品質量比中國好,所以他們就希望我幫他們購買。最初我也就是幫家人買買東西,後來家人不斷把我的微信帳號推薦給其他人,就這樣,我的代購生意越做越大了。」

現在,她每周代購的產品金額已經達到了2,000澳元。



SBS報導稱,這些代購通常會在原本商品價格的基礎上收取50%的代購費,不過,即便還要包含跨國運費,中國買家仍然可以花比在中國更少的錢買到這些澳洲商品。

而且Sherry表示,代購其實是個「不複雜」的工作,她只需要在澳洲的藥妝店買好產品,然後通過澳洲的華人商店直接郵寄到中國,完全不需要拿回自己家。

她要做的,只是告訴顧客商品價格並且詢問顧客的電話號碼、姓名、地址、證件號碼等信息。

「為別人代購就像為自己買東西一樣,給我帶來的是同樣的樂趣。」18歲的UkiShao這樣說道。

Uki在墨爾本的一所大學主修商務,自稱是「大學裡的最佳代購」。


在墨爾本一所大學主修商務的18歲中國姑娘UkiShao自稱是

「大學裡的最佳代購」。


雪梨數字營銷公司ThinkChina的數據顯示,澳洲代購的人數仍然在擴大。2014年,澳洲有四萬代購,到今年已經發展到八萬,人數足足翻了一倍。

而這些代購的年收入,從數十萬到數百萬澳元不等。其中幾家「頂級」的大型代購公司,每年的營業額能夠達到3億澳元。

對此,有分析稱,向來以清潔、綠色著稱的澳洲產品,在中國估計有5,000萬的潛在客戶,因而代購行業也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

其實,中國代購首先出現在歐洲,他們主要為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購買名牌包等奢侈品。

但近年來,隨著澳洲華人人數的增加,以及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及產品安全的擔憂越來越大,代購業務開始在澳洲興起壯大。



身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便成為了代購的主力軍。澳洲乳業公司(DairyAustralia)的高級分析師JohnDroppert表示:「曾有大量的嬰兒配方奶粉,被中國留學生從澳洲的超市買走,再寄往中國。」

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也曾向《紐約時報》表示,他們每十人中就有八人進行代購。當然有些留學生只是偶爾代購,賺取一點生活費,還有些留學生已經把代購做成了頗具規模的出口業務。



隨著澳洲商品成為中國的熱門貨,成千上萬的中國留學生,或是畢業不久的中國年輕人已經在澳洲建立起了「作坊式」的服務產業(cottageindustry)。

而代購這個行業也有著自己的「立業之道」,首先就是建立信任,客戶必須確信他們通過代購買到的商品是貨真價實的正品,並且供應商真實可靠。

ThinkChina的聯合創始人BenjaminSun說:

在澳洲,有小型的代購群體,比如說留學生和家庭主婦。也有人經營著自己的商店,試圖開展更大的商業市場。有些代購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物流途徑,創建了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平臺,想要更正式地經銷代購產品。當然這一切,都基於客戶對代購的信任。因此代購目前正在努力創建的,就是與客戶之間信任的橋梁。」

因而代購們經常要在他們去超市和藥妝店採購時進行「直播」,以證明自己代購的商品是正品。



25歲的BobSun來自中國大連,是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會計專業的一名學生。

目前,他和其他三位中國朋友在雪梨郊外的Yagoona租了一間倉庫,打算擴大他們的代購生意,代購產品大多數是奶粉、維他命和護膚品。

他們將代購的商品與澳洲本土雜誌一起打包,以證明他們商品的真實來源。

Bob告訴BBC:「比起在餐廳打工或者其他工作機會,代購的收入更可觀。用代購賺的錢支付房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做代購最主要的原因是時間比較靈活,可以自己掌握。」

25歲的中國姑娘ZhangYuan目前居住在墨爾本,她的代購生意也是從幫親戚代購開始的。

由於畢業之後沒找到能賺更多錢的工作,ZhangYuan選擇留在了墨爾本,繼續從事代購。

目前,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公司,僱有兩名專門的採購員、兩名包裝工和兩名客服人員,還在老家杭州開設了辦事處。

一般情況下,她通過網絡接受訂單,每年盈利超過30萬澳元。ZhangYuan說:「對很多中國顧客來說,與其在中國購買昂貴的、可能不安全的商品,為什麼不買更便宜且質量更高的澳洲產品呢?」



不僅是個人,大量銷售「流行產品」的「代購商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在澳洲的各大首府城市出現。

在這些商店裡,代購們也可以根據他們顧客的購物清單,方便快捷地找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ITM國際公司的附屬公司AuMake已經在雪梨附近悄悄開了五家門店,並已準備在澳交所掛牌上市。



他們一方面為大約四萬名代購提供一站式購買服務,另一方面直接向對澳洲商品有需求的中國顧客發貨。

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AuMake每年的營業額約為1,300萬澳元,並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將目前的五家門店擴大至20家,同時還計劃在雪梨繁華的George街開設旗艦店。

通過使用帶有支付功能的微信,AuMake直接與中國客戶進行交流。他們向中國媽媽們解釋不同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或者解釋各種護膚產品中的成分。



《澳洲金融評論報》稱,澳洲的品牌想要打入中國市場,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但是卻忽略了西雪梨的一家普通藥妝店,其實它有著更大的市場潛力。

距離雪梨CBD20公裡的RegentsPark藥妝店,並不為人所熟知,卻在雪梨代購中承接著最大的業務量。

這家藥妝店的老闆號稱有能力將一個品牌打入中國,自然,也有能力將一個品牌在中國的口碑毀掉。

47歲的HungNguyen是這家藥妝店的老闆,他是越南移民,和妻子一起經營著這家藥妝店。

據兩位曾經與藥妝店有過生意往來的人士透露,這家不起眼的藥妝店每年的營業額可能超過3億澳元。

每天,藥妝店裡裝滿代購商品的拖車都會被移到貨艙等待空運,這也使得Nguyen成了澳洲航空(Qantas)在澳洲最大的客戶之一。

「他絕對是澳洲規模最大的代購,大到與其稱他為代購,不如說他是出口批發商。」一位負責運輸的工人這樣說道。



不過,代購也很快引起了澳洲稅務部門的注意。澳洲新聞集團報導稱,代購們通過網絡途徑未申報的稅款已經累計高達10億澳元。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代購為中國客戶代購日常用品和護膚品,由於大部分付款是通過微信和其他的中國支付平臺完成,所以澳洲當局需要代購自己申報收入。

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不太可能申報收入。一些代購也通過避開中國的進口關稅來降低價格。

因此,代購在澳洲一直被稱為「灰色市場」。



對於代購,澳洲媽媽們曾對在當地超市貨架上很難買到嬰兒奶粉而抱怨不已。澳洲連鎖超市也曾出臺過顧客每次只能購買兩罐奶粉的規定。

不過,澳洲消費者保護部長KellyO'Dwyer的發言人表示,澳洲的法律沒有賦予政府限制零售銷售的權力,「總的來說,法律不限制商店將貨物賣給誰」。

澳洲農業部長BarnabyJoyce的發言人也表示,國家出口法關注的是出口產品的質量,而不是它們在澳洲的可得性,該部門也不監管十公斤以下的出口。

2016年4月,中國提高了郵遞物品和入境旅客行李物品的行郵稅,以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進口稅,這被認為會對火爆的代購生意造成打擊。

不過,今年3月,中國商務部宣布將無限期推遲跨境電商新規的執行,這就意味著,澳洲的維他命、奶粉跟化妝品仍可相對自由地進入當下正蓬勃發展的中國大陸市場。

「整體來看,這些政策對代購併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由於中國消費者對澳洲品牌質量的信任,因此中國客戶對澳洲產品的需求始終在那裡。」諮詢公司CNAccess 的經理LiviaWang說。這家公司主要幫助代購與澳洲市場建立聯繫。


LiviaWang是CNAccess公司的經理,主要幫助代購與澳洲市場建立聯繫。在她眼裡,政策的改變對代購併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因為中國客戶對澳洲產品的需求始終沒有停止。


在Livia眼裡,「灰色市場」意味著中國代購將數以百萬計的澳洲商品裝在手提箱或紙箱中帶回中國,但不可否認的是,澳洲企業從代購行業獲得的利潤或許可以達到1,000億澳元。

代購業務近年來發展的如此之快,以至於一些澳洲公司開始舉辦與中國留學生見面的活動,為的是向他們展示自己的產品。

許多澳洲公司也與中國零售商合作,但這些公司並不避開代購群體,因為他們渴望得到的是代購的個人關係網。



PeterCai是雪梨LowyInstitute的研究員,他認為這些留學生已經成為幫助澳洲商品打入中國的強大力量。

他說:「僅僅通過個人關係網進行代購,他們就已經為澳洲的中小企業開創了一個新型市場。」

塔州的奶製品巨頭VanDiemen's LandCompany最近開始每周向中國運送數千升的鮮奶,而公司已在今年2月表示,為了促銷產品,公司打算與「最重要的代購渠道」密切合作。

連鎖大藥房ChemistWarehouse的營運長MarioTascone也表示,他們的價格更低,而且能滿足大訂單的需求。

雖然這家連鎖藥房在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天貓上也有銷售,但很多中國客戶還是更喜歡通過留學生代購。


墨爾本藥房連鎖店ChemistWarehouse的營運長MarioTascone表示,代購偏愛他們的店鋪,是因為他們不僅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還可以滿足大額訂單。


在澳洲的一些主要城市,已經有了專門向中國發貨的快遞公司。

長江國際速遞(ChangJiang International Express)自稱是「澳洲直達中國的列車」,其運營經理LuWang介紹,公司每月向中國發送約400噸商品。

對此,SBS稱,相比澳洲企業直接進入中國市場所需的時間,它們在中國消費者中建立起信任所需的時間或許更久。

而有了代購群體,澳洲供應商無需參加在華的貿易博覽會,澳洲當地的華人似乎成了他們最好的營銷人員。



相關焦點

  • 曾經火爆的澳大利亞「代購」,如今卻瀕臨破產
    此外,每年都有無數中國人到澳旅遊,同時中國留學生也絡繹不絕,2019年就有26.1萬中國留學生,佔比27.3%,是澳洲留學生最大的群體。然而,疫情期間澳大利亞旅遊業首先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此前,中國遊客每年給澳大利亞帶來123億澳元的貢獻,佔國際遊客消費額的三分之一。而如今在澳大利亞,幾乎已經看不到中國遊客的身影。
  • 沒了中國代購,澳洲國民奶粉竟賣不出去!旅遊、移民、教育受重創
    「代購」竟如此重要不僅僅是奶粉公司,「代購行業「不景氣,竟然連帶著澳洲保健品行業也飽受打擊...可想而之,這長達半年的禁令對於澳洲這些保健品行業來說,是怎樣一個致命的打擊。A2老闆Geoff Babidge呼籲,「隨著疫情結束,我希望代購可以重回市場。」
  • 澳洲留學生代購賺第一桶金澳洲代購收入高有假貨嗎?
    股城網訊:現在朋友圈衝充斥著各種的海外代購,當中可能數澳洲代購比較受歡迎,而在自己的媽媽圈裡有很多寶很都會選擇澳洲奶粉和保健品。那麼澳洲產品如此熱銷而澳洲代購是否有假貨?這些問題應該是寶媽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 不囤貨不做苦力,我竟然做澳洲代購一個月躺賺了6萬?澳洲代購賺多少錢?澳洲代購利潤如何?
    可我,一個在紐西蘭住了9年多的人就是這麼專一的愛澳新代購。因為,省心,就是倒賣代購信息差的錢,我不需要囤貨,不需要發貨做苦力。不過一個人的顧客圈子畢竟有限,但幸運的是成長在一個行業迅速變革的時代,利用好當前的信息差,資源優勢,思維優勢,再加上必要的勤奮,很多人都有改變的機會。
  • 澳洲奶粉代購撤退!曾經是中國媽媽們的搶手貨,如今滯銷無人要
    來源:九個頭條網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現在仍有很多人心有餘悸,在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後,即使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採取了措施,依舊令很多人不相信國產奶粉,也不敢買國產奶粉,這時候就需要海外代購外國奶粉,而澳大利亞的奶粉曾一度成為很多媽媽們的選擇,有些人親自去海外購買
  • 澳洲奶粉代購「涼涼」,外資奶粉企業業績多受影響
    澳洲約三成代購專賣店關閉 報導顯示,疫情前澳大利亞約有15萬人從事代購,除了專業代購,還有許多遊客和留學生充當臨時代購的角色,約有1000家實體專賣店迎合了這一需求。然而疫情期間,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入境人數大幅下降,澳洲實施邊境關閉及封鎖禁令,導致零售貿易受到巨大衝擊。
  • 由於中國代購處於觀望狀態 澳洲保健品行業收益大減
    【澳洲網報導】Swisse維生素集團中國母公司Health & Happiness執行長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代購」交易者仍將保持觀望。據悉,在截至6月30日的6個月裡,Swisse在澳洲和紐西蘭的銷售收入下滑36%,至1.27億澳元。
  • 代購大撤退!澳大利亞奶粉大量滯銷!行業遭遇「超級風暴」……
    疫情前,澳大利亞估計有15萬人從事代購,除了專業代購,還有許多遊客和國際留學生充當著臨時代購的角色,約有1000家實體專賣店迎合了這一需求。然而疫情期間,海外入境人數大幅下降,尤其是國際留學生,但隨著澳大利亞邊境關閉以及封鎖禁令的實施,以代購渠道為代表的澳大利亞零售貿易受到巨大衝擊。
  • 澳洲代購在國內非常受歡迎,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澳洲代購的產品?
    這樣的時代背景為代購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消費者能夠在電視、報紙,以及網絡媒體等各種途徑獲得自己喜歡的信息,並且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了解各地區、各民族的特色商品。澳洲代購的商品也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成為pop,並得到迅速發展,更獲得了眾多國人的青睞。澳洲商品不但本身具有良好的品質保障,而且在當地購買還能享受比較低的折扣待遇,這也是國人熱衷代購澳洲產品的主要原因。
  • 澳洲代購終極大揭秘:1年買車,兩年買房,3年買豪宅!!!你絕對不知道的秘密!
    如今的奶粉簡直比白!粉還難買!別說是普通人,就是普通代購有時候都買不到!!EWE快遞公司的老闆Sam表示:「澳洲的華人快遞業50%的生意都來自代購,這個市場火爆的都有些不正常了」。據Sam透露,一些機智的澳洲代購為了能拿到貨,會偷偷給超市、藥店的經理塞錢送禮,更有甚者還送出自己代購公司的股份——只要給我貨,年年有分紅!據說雪梨某大型wholesale超市負責進貨的員工這幾年來油水可沒少撈。這家超市宣稱自己提供幫忙訂購奶粉的服務,明面上是誰都可以訂,但是貨給不給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海外代購按下暫停鍵:有單也沒法接,轉戰二手奢侈品市場
    大量來自國內的訂單讓她的代購收入不斷上升,「很多人都會花錢購物來犒賞自己一年的辛苦。訂單量也比平時多上幾倍,能輕鬆賺到數萬元。」 然而今年春節的收益卻格外慘澹。疫情造成眾多行業停工的影響讓不少客戶節省開支,訂單量幾乎減少一半。 王珂曾考慮過採購些奢侈品囤在家裡,以備疫情後的訂單爆發。但她很快打消了這一念頭。
  • 木瓜霜短缺又來怪代購?澳洲焦點訪談節目再黑中國人!
    Lucas牌的木瓜霜供應在澳洲面臨短缺,第九頻道的傻逼節目A Current Fair又把屎盆子扣到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代購的腦袋上。 據這位經理說,中國買家大量的購買,給了澳洲供貨商很大的壓力,澳洲的顧客也面臨著一人最多買兩隻的麻煩境地,而且他們希望這澳洲的產品最好要留在澳洲的貨架上,給這邊的人足夠的貨物。
  • 你代購的歐美、澳洲大牌這次定要斷貨
    主要原因是幫你代購的跨境購公司被團滅了。價值3億元的歐美大牌、澳洲網紅奶粉和化妝品等被查獲。6月9日,廣東多家媒體報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稽查局聯合深圳海關搗毀了多個跨境購電商走私平臺,查獲走私奶粉、日用品、化妝品等初估案值約3億元。
  • 【真相】真實還原澳洲華人代購圈:奶粉代購分3個等級!
    「沒了」,正忙著給供貨商發郵件訂貨的張嵐抱歉地回答。晚上回家,哄孩子入睡後已是夜裡10點。然而,張嵐的另一段精彩生活才剛剛開始。她熟練地泡上了一杯咖啡,快速點開手機微信。因為等待她的,是五六個微信代購群和20多個國內商家及代理髮來的數百條未處理的消息。這只是華人代購群體的一個縮影。
  • 產品推薦:澳洲代購到底要買什麼?
    代購這麼火,還有免稅店,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囤貨準備好money了呢?然而澳洲的產品這麼多,還有許多保健品都被說的神乎其神的!
  • 那些必入的澳洲代購好物!
    澳洲是很多人都嚮往去的地方,不過對於女生來說,去哪裡是少不了購物。澳洲的日用品和食品,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尤其是寶寶奶粉這塊,因為性價比和奶源的保證,很多無力承擔更大生活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又想要給孩子更加完美的童年的寶媽,就會請親戚朋友幫忙代買,久而久之,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的更加完善發達,代購這個行業也就產生了。
  • 對不起,我是一名澳洲代購!
    「年底到了,做微商代購的,麻煩把我朋友圈的租金交一交。」這是過年時的玩笑話,卻反映出現在做代購的人是何其之多。我,是其中一員。起初我來到澳洲,只是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對於生活學習以外的真的不太了解,也沒想要了解。可漸漸地,開始有親戚朋友來諮詢:「你是在澳洲嗎?你什麼時候回國呀?
  • 曾被萬人青睞,如今無人問津:疫情下的澳洲奶粉,命運令人唏噓
    這場疫情改變了太多東西。曾經默默無聞的口罩,一時間成了全球矚目的緊俏貨,曾經備受關注的物品,卻逐漸喪失了以往的競爭力。近日據ABC News(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受到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度下降。
  • 在澳洲做代購,你以為真的那麼容易嗎?
    要在澳洲代購,首先是奶粉!而且正是這個需求最旺的奶粉偏偏限購,經常朋友一要就是兩箱,這不跑個幾個藥店超市買不下來啊!!運氣好的,可以在一個shopping centre 搞定,運氣不好的還得再開車十幾公裡去另外一個購物中心找!遇上斷貨厲害的,那是得找幾天啊!
  • 澳洲老牌高端護膚品品牌CHANTELLE率先進入中國微商市場
    CHANTELLE主打產品之一羊胎素原液,由Careline 集團在2007年研發並推向市場,該產品暢銷澳洲全境並出口到歐洲、美洲、亞洲、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備受消費者的歡迎和追捧。2010年,澳大利亞CARELINE集團受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覽,CHANTELLE羊胎素系列產品在澳洲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世博會澳洲館向柯藍集團頒發了澳洲館唯一的銷售總冠軍獎盃。柯藍集團與世博會籤約成為後世博戰略合作夥伴。如今,CHANTELLE帶著自己公司的拳頭產品進入微商行業----粉色羊胎素精華---打響澳洲微商產品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