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臨到大難各自飛。可是卻有一位妻子,有丈夫落難後,對丈夫不離不棄,和丈夫同甘共苦。這位妻子就是泰國國王拉瑪七世的王后蘭佩潘妮。
拉瑪七世名叫巴差提樸,1893年出生於泰國曼谷,他是拉瑪五世的第76子,從小身體不好,體弱多病。
泰國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男子必須出家一次,當然是短期的,走個過場而已。於是在24歲那年,拉瑪七世在班尼衛寺出家為僧。
當時的泰國僧王就是拉瑪四世的第47子,也就是拉瑪七世的叔叔。僧王十分喜歡拉瑪七世,覺得他十分有佛緣,就邀他永久出家。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僧王要培養他當下一代僧王。
可是拉瑪七世拒絕了,僧王以為他惦念王位,就對他說:「你有那麼多兄長在你前面,相信你無望繼位。
而拉瑪七世說了一句深情的話:「我不能繼續出家,是因為惦記著傅降翁特親王的女兒蘭佩潘妮公主。」
此時的蘭佩潘妮公主才15歲,端莊美麗,如同出水芙蓉。拉瑪七世還俗後,就在1918年娶了蘭佩潘妮公主為妻,這真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蘭佩潘妮公主是比亞王妃第三子的女兒,麗仁王后的親侄女,她的生母是拉瑪四世的孫女,是她爹的侄女。蘭佩潘妮王后的娘是原配妻,生有八個子女,她爹另外還有若干小老婆,總計四十八個子女。
蘭佩潘妮公主是麗仁王后最喜歡的侄女,三歲就抱進宮裡自己帶著,跟拉瑪七世一起長大,也算是青梅竹馬,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了。
拉瑪七世還是一名普通王子,而蘭佩潘妮公主嫁他算是門當戶對,但是卻是低嫁,因為拉瑪七世個人條件不怎麼樣,個頭低,容貌一般,而且體弱多病。
婚後,拉瑪七世和蘭佩潘妮公主夫妻恩愛,倒是很和睦的日子。蘭佩潘妮公主溫柔賢淑,對拉瑪七世很是體貼。娶妻如此,夫復何求?
1920年6月,扎克拉彭親王在新加坡去世,拉瑪七世受拉瑪六世委託前往收殮。也不知道是奔喪太辛苦了,回國不久後,他就大病一場。
1925年,拉瑪六世駕崩,他只有一個女兒,於是遺詔令他的同母弟拉瑪七世登上了王位。可是此時當泰國國王已經不是好事了,拉瑪七世多次推辭,還是被迫當了國王。
拉瑪七世很明白當國王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他在即位詔書中寫道:「我所處時代乃大幕將落之朝……。」
果然不出他所料,當國王令他焦頭爛額,而他的身體越來越差,1931年4月,拉瑪七世赴美國進行白內障手術治療,並訪問了日本、加拿大、美國。他攜王后前往美國治病期間,朝政大權暫交王兄布裡帕親王代理。
無論他再努力治國,那些反對派還是反對君主制,最後他只能同意君主立憲制,當一個虛位國王,可是反對派還是不同意,因為他們想立一個年幼的孩子當國王,因為孩子好控制。
於是鑾披汶頌堪發動兵變,逮捕王室成員和當時管理國家的要員,拉瑪七世被趕下王位,帶著蘭佩潘妮王后離開泰國,到英國定居。
拉五七世在退位風波裡明白自己可能有生命危險,就勸說妻子蘭佩潘妮先離開他,可是王蘭佩潘妮後死也不肯,堅決和丈夫在一起,生死與共,寸步不離。
幸好反對派沒有殺掉拉瑪七世夫妻,放他們走了。拉瑪七世夫妻來到英國生活,一到英國,拉瑪七世眼睛就全盲了,幸虧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同情他,讓王儲夫妻照應著拉瑪七世治病,看好了眼睛。
可是拉瑪七世沒有了收入,坐吃山空,只能靠變賣蘭佩潘妮王后的首飾過日子,他已經算是貧病交加,可是蘭佩潘妮王后卻不嫌棄他,和他當著恩愛夫妻。
1941年,拉瑪七世因心臟病離世,此時蘭佩潘妮王后才37歲,她沒有改嫁,從此一個人生活直到她去世。
37歲的蘭佩潘妮王后還很年輕,沒有孩子拖累,是可以改嫁的。可是她深愛丈夫拉瑪七世,絕對不改嫁。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她只守著對丈夫的愛,無論生活再貧困,她還是盡心盡力地服侍著拉瑪七世,讓他身心愉悅。
雖然拉瑪七世失去了王位,可是在愛情上,他是圓滿的,有這樣一位好妻子。其實門當戶對很重要,如果拉瑪七世娶一個貪慕富貴的貧家女, 在他貧病交加時絕對會離開他。
蘭佩潘妮王后是一個值得讓人敬佩的女人,她出身王族自幼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雖然丈夫個人條件欠佳,可是青梅竹馬,婚姻美滿,後來丈夫落難,她沒有任何不滿,還是和丈夫好好過日子,真的是一位好女人。
拉瑪七世能娶得這樣的好妻子,的確是幸運,這位好妻子甚止比王位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