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人呂格平:心中有愛生命無悔
25年來累計獻血6000毫升 同時決定在離世後捐獻遺體
甘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為呂格平(左三)頒發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優秀志願者紀念章。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通訊員 張紅平 攝
從25年前開始獻血,他每次獻血量都在400~500毫升,累計獻血6000毫升!
他決定捐獻遺體,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第110757位志願者。
近日,甘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國網白銀供電公司員工呂格平家中,了解志願者呂格平的身體狀況,並為他現場頒發甘肅省無償捐獻遺體器官優秀志願者紀念章。
今年49歲的呂格平,是國網白銀供電公司石洞供電所的一名普通員工。他熱情開朗,工作認真,熱心公益,是蘭州市文明志願者,經常和志願者們一起開展志願宣傳,並堅持無償獻血20多年。從1995年當兵時第一次獻血到如今,他已經獻血十幾次,每次獻血量都在400~500毫升,累計獻血6000毫升。
「那麼多人需要移植器官才能康復,可是捐獻器官的人太少!」在參與了很多公益事業後,呂格平為有人因器官衰竭而找不到捐獻者離開人世而遺憾,於是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為公益事業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想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社會。但他不知道這些要在哪裡辦,也會經常向熟人打聽。
2015年7月,呂格平在蘭州市張掖路獻血時,同血站的工作人員說起自己的想法。工作人員告訴他,甘肅省紅十字會可以辦理。於是,呂格平來到了甘肅省紅十字會,填寫了甘肅省遺體捐獻登記表,決定有一天自己離世之後,將遺體捐獻給社會,真正實現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志願。
「家人不理解,特別是我妻子,哭得眼睛都腫了,就是不讓做這件事。後來通過我對妻子做工作,說如果去世火化了,什麼都沒有了。要是把眼角膜捐出去,能讓更多的人見到光明;把器官捐給需要的人,能夠讓他們重獲新生,還能延續自己的生命,為社會做點貢獻。」家人不理解,呂格平可以做工作說服;周圍的人不理解,呂格平也不爭辯,一笑置之。「這些事,不能奢求每個人都理解。」
就這樣,呂格平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第110757位志願者。據了解,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中心,目前共有1945742人登記。
今年6月份,北京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給呂格平打電話,詢問他是否願意捐獻骨髓,他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呂格平的家人出於對他身體的擔心,有一些不贊同,但是他十分堅決,並且表示,只要有需要,他就一定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而且不求回報。
距離呂格平申請遺體捐獻登記已經過去五個年頭了,每年年底,甘肅省紅十字會的志願者都會來到呂格平家中,進行走訪慰問。
「這一刻深深地震撼到了我們,什麼是大愛,什麼是無私奉獻,呂先生用他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它的意義!生命是有限的,可生命創造的價值是無限的。社會,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個可愛的人,才會真情永存!」這是12月16日甘肅省紅十字會志願者走訪呂格平後在微信群裡發的一段話。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通訊員 張紅平 首席記者 張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