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潮牌Off-White 創始人、法國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男裝創意總監Virgil Abloh曾在12月份的媒體訪問時大膽預測"潮牌離死不遠了!"這樣的預言著實讓人感到震驚,要知道Virgil Abloh可謂是潮牌的開創人了,他帶火了潮牌,現在卻說潮牌的氣數將盡。
Virgil Abloh認為:"潮牌的好日子要到頭了,在我看來,市面上的T恤、衛衣和運動鞋已經夠多了。"並且時尚圈不僅Virgil Abloh一人這樣說,法國奢侈品牌 Christian Dior(迪奧)的男裝創意總監Kim Jones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他對"潮牌"一詞已經感到"厭倦","只要你在街上,那麼無論你穿什麼都算是潮牌。即便你在街頭散步時穿的是宴會禮服裙,它也算'街頭'。"這樣看來,潮牌似乎已從個性轉變為了"爛大街"的普通風格。
要知道Virgil Abloh比起他的設計,營銷手段才是更令人佩服,明星帶貨,話題炒作,造勢,這樣令人豔羨的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對年輕人喜好的掌控度都讓Virgil Abloh能將一件普通體恤賣出500美元的高價。但現在潮牌正旺,為什麼還是會被認為"離死不遠了"呢?來一起看一下潮牌"三宗罪"。
一宗罪:定價與品質不符
Off-White的LOGO靈感來源於馬路上減速帶、斑馬線。因為有著Pyrex Vision這樣的試水潮牌經驗,所以在一經推出後就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定價一路飆升,"OW熱"也一觸即發,這種在黑白T恤上印著簡單LOGO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就可以賣出500美元的高價。
當然瞎定價是潮流品牌的通病,像supreme,Vetements這樣的潮牌也是如此,雖然只是件印上了他們LOGO的體恤卻比普通體恤貴上數十倍不止。沒有吸引人的品質卻有著令人卻步的定價,不管怎麼看都是不合理。
這一點潮牌跟奢侈品牌十分相似,像早前LV的口紅包就賣出了1W多元的高價。沒有過硬的質量卻有過硬的價格,這是潮牌加速死亡的原因之一。要知道,連奢品都熬不過類似品牌的興起。此前被爆出的超級A全球郵等眾多中國品牌也成了很多INS網紅博主的搭配選擇。在質量與定價的天平上,這些潮人開始為自己的錢包著想,性價比高的物品不失為一種選擇。當代年輕人也不願意再做冤大頭,"fake"開始強攻進人心。既然已經不能突出自己的個性與時尚,那麼是真是偽對他們來說也不再具備意義。
二宗罪:過度營銷
明星同款是這幾年相當流行的一個詞,而Virgil Abloh是營銷的老手,他深諳年輕人的需求,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他找來各路明星坐鎮,像Justin Bieber、Chris Brown、Rita Ora、Beyoncé、JAY Z這樣近年來勢頭最旺的明星來帶貨,各路明星的連番轟炸,讓潮牌不火才怪。
不僅如此,借著LV、迪奧等奢侈品牌的噱頭也是他的手段之一,不僅打開了潮牌的知名度,還可以順勢提升潮牌定價,不得不說,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營銷方式對比奢侈品牌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如此有文化有故事的奢侈品牌卻也在營銷過度的負面作用下被許多手工人士掀了底,許多人已經開始反感吹噓過度的故事,他們寧願選擇品質更高的中國品牌,也不願意多花一分錢給LV、Chanel的模特和宣傳牌上,一模一樣的東西肯定是便宜的更好。
但與奢牌不同的是,潮牌的內涵幾乎是空白,空洞支撐不了喜歡文化與歷史的年輕人,沒有意義的高價只會讓年輕人感到疲憊,就連奢牌的營銷故事都快垮臺了,一片空白的潮牌又能堅持多久呢?潮牌哪裡好?穿幾次就掉膠還是穿幾次就脫線?如果沒有豐富的內涵或者過硬的質量,潮牌的死期估計真的不遠了。
三宗罪:千篇一律,沒有新樣式
現在的街頭風格已經大不如從前,既不再有新的樣式和風格也失去了"個性化",曾經大家所說的"潮牌"已經變成了街頭隨處可見的"快銷時尚",真的潮人已經不再想為這樣爛大街的產物掏錢了。
潮牌的"三宗罪"也這種風尚帶向了死亡,Virgil Abloh用毒辣的嗅覺聞到了潮牌的壽命。Virgil Abloh的初衷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風格,不用人云亦云。但現在看來這種潮牌風格已經慢慢趨向大眾化。只有真的懂得搭配人才會不被時尚淘汰,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獨立的時尚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