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晚,《舞蹈風暴2》迎來「終極之戰」,「天花板級」舞者們再度激情碰撞。經過幾番鏖戰,謝欣以《一個舞者的獨白》斬獲總冠軍。
謝欣是中國現代舞壇最活躍的藝術家之一。2014年「落戶」上海後,她帶領舞團一路奔向國際舞臺,受到德國、法國、克羅埃西亞等地觀眾的熱烈追捧。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舞者為何來到《舞蹈風暴》,甘願成為一名普通選手?「希望通過這個舞臺,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看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謝欣說。
以「有思想的舞蹈」為藝術生命畫下重要符號
2020年10月10日,《舞蹈風暴2》在湖南衛視首播,謝欣用一支舞蹈《流痕》讓全場讚嘆不已。「流淌在身上的是水流,但流逝的是時間。」在謝欣的編舞構想中,圓圓舞臺就像是日晷臺,而舞者就是中央的指針,她希望可以把所有珍貴都銘刻在身體裡。
憑藉精湛舞技和舞臺表現力,謝欣把觀眾帶入奇思妙想的世界,時間、情感等抽象元素被她信手拈來,又以細膩動人的表演潤入心田。《不在》回溯了「逆流的時光」,銘記無怨無悔的選擇;《幻·鏡》如行雲流水,展現超然物外的「出塵感」;《劇終》《生命狂想》中,她又嘗試了拉丁舞、街舞等不同風格,碰撞出絢爛火花……
「《舞蹈風暴》的十支作品,每一支對我來說都很珍貴。」在謝欣看來,第一支舞蹈非常『謝欣』,它讓大家初識舞者;第二支到第九支讓大家記住了她;最後一支舞則呈現出「立體的謝欣」。「以舞蹈的獨白,把我作為一個舞者的感受,通過聲音、通過動作留在這個舞臺上。」
儘管《舞蹈風暴》匯聚了不同舞種的「天花板級」選手,技巧難分伯仲,但走到最後的往往是表演與編創能力俱佳的複合型舞者。作為帶有競賽性的綜藝節目,《舞蹈風暴》並未沉迷「炫技」,進而給了舞者更多自由創作、表達自我的空間。
欣賞謝欣編創的作品時,許多觀眾會沉浸在舞蹈訴說的故事與宣洩的情感中,反而忽略了技巧的運用。「我在很多作品中表達了真實的想法,也因為這些作品吸引到了觀眾炙熱的目光和真實的鼓勵,這就是最大的收穫。」謝欣說,「只要有一些人覺得我跳進他們的心裡,就夠了。
上海見證「30+」女舞者豐滿的人生
「30歲往上是一個很美好的年齡階段,因為我們這個時候才發現我是誰。」今年35歲的謝欣如是說。
謝欣曾先後加入過廣東現代舞團、金星舞蹈團、「陶身體」劇場、雷動天下現代舞團等,2014年「落戶」上海。如今,謝欣舞蹈劇場已經在閔行區銀都西路紮下了根,從最初的5人規模拓展到9位舞者。她把家安在上海,也在這裡找到了事業的新起點。
懷孕8個月,謝欣仍在舞劇《大飯店》中飾演孕婦
2019年,對謝欣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她懷孕生女,經歷了人生的蛻變。孕期內,她乾脆在黎星創作的舞劇《大飯店》中飾演了一名孕婦,最後一場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出時,她已經懷孕8個月。該年,她的舞團攜《一撇一捺》展開歐洲巡演,順勢打開了歐美市場。同時,她還在醞釀著《漣漪》《特殊時刻》《九重奏》等幾部全新的舞蹈作品。
《一撇一捺》在歐洲多個藝術節上受到歡迎
正當謝欣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時,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讓她意外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戰疫」親歷者。2020年1月9日至13日,她因舞劇《大飯店》的演出,兩次往返於上海和湖北,在武漢、黃岡都有停留。1月21日,謝欣結束巡演回到江西吉安過年,體溫升至38℃。第二天,只有10個月大的女兒也開始發燒,一度達到39.5℃。大年初一一早,謝欣趕去醫院檢查。印著檢測結果的紙條一點點從機器裡出來,她屏住了呼吸——陰性,這才大大鬆了一口氣。
因為疫情,舞蹈劇場推遲開工。宅在家裡的謝欣仍然閒不下來,她每天都會進行身體訓練。同時她也把自己覺得有效的練習拍成視頻,分享在小紅書的平臺上,3個月內漲了30萬粉絲。「整個國家都在努力,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我必須以更好的狀態回歸,用更好的作品迎接觀眾。」
在作品不能排練、上演的艱難時期,謝欣也靜下心來,構思新作品。時隔數月,謝欣終於望見了重回舞臺的曙光,舞團新作《九重奏》2020年7月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以下簡稱「國舞劇場」)舉行世界首演。而後她又與舞者、演員尹昉合作排演《熵》。
上海也是尹昉的「福地」。201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次推出「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9位青年藝術家在《上海·夢》為主題的演出中呈現各自的原創小戲。尹昉的現代舞《底片》入選,以紙張構建弄堂、拱門等幾何形建築,讓舞者與光影共舞,引起國內外藝術家的關注。「上海對於藝術創作有非常多支持,給青年藝術家們去提供了很多機會。」尹昉說,「除了有很好的硬體和軟體條件以外,上海也有很棒的觀眾。」
尹昉和謝欣在《熵》的創作中磨合
中國現代舞正迎來最佳「出圈」契機
2020年至今依舊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不少國外舞團還陷在停演停訓的窘境中,而謝欣、黎星等中國舞者已經走在了巡演的路上。《一撇一捺》《大飯店》《沙灣往事》等在全國多地上演,讓觀眾坐在劇場裡,近距離欣賞到《舞蹈風暴》頂尖選手的風採。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孵平臺」經過兩年的醞釀,也迎來了集中「爆發」之年。2020年,《我用一支舞帶你飛上天》《猝不及防-生來遲鈍》等委約作品、《我們談論的是關於未來》《攝生》等聯合製作作品已與觀眾見面。《悠悠視界》《貪吃蛇會吃掉主板嗎?》等獨家出品製作項目,以及《插銷》《熵X隱形的存在》《曠野無人》《俑Ⅲ》《三岔口》韻《鯰魚效應》等委約作品將於2021年登臺。
近日,國舞劇場「青孵平臺」又啟動了2021年度公開招募,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青年舞蹈編導徵集原創作品,通過提供資金、宣傳、技術、演出機會等方式,全方位扶持青年舞蹈編導們的藝術創作,激發青年編導創新活力。
尹昉與謝欣在《熵》的演後談上與觀眾交流
如今,上海正成為中國現代舞者的聚合地。除了楊樹浦路上的金星舞蹈團、銀都西路上的謝欣舞蹈劇場外,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辛穎也把舞蹈藝術中心設在黃興路上,越來越多的知名舞者把上海視作藝術道路上的新支點。不斷融入新鮮血液,不斷更迭創新作品,青年舞蹈家正在申城舞臺上不斷成長。
「中國現代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關注者」,在全球互聯的時代,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加上當代的思考,開始產生某種化學反應。正如謝欣所說,「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只要在行動和思考,一定會迎來更好的契機。」
作者:宣晶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