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齊靜春,文聖親傳弟子,一個有著逆天的三個本命字,有望立教稱祖的傳奇人物。在劍來中撩撩筆墨,勾勒出一個溫潤儒雅,為人正直,催人淚下的好學生,好先生,好師兄!
縱觀齊靜春的生平簡歷,似乎沒有做過白也一劍斬黃河的壯舉,沒有阿良的瀟灑愜意,風度翩翩,也沒有崔巉的聚一洲之力抵禦妖族,更沒有陳平安走過的江湖,那是打小就嚮往的江湖啊。
自從先生三四隻爭輸了後,自囚功德林,師兄崔巉叛出師門,為了先生更為了自己的大道在寶瓶洲儷珠洞天畫地為牢一甲子。
君子可欺之以方
在儷珠洞天教書一甲子光陰的齊靜春終於在最後光陰下,從陳平安身上看到了自己先生都不曾給出的答案,然後有可能已經合三教教義成就十四境的齊靜春,為了小鎮五六千人今生來世的命運而身死道消。
在耳畔尤為清晰的記著教過陳平安君子不救,可還是動了惻隱之心,舍了自己身家性命不要,僅憑本命字死死護住了小鎮百姓,更護住了陳平安,護著他走到了劍靈身邊。
遇事不決,可問春風
隨後殘存魂魄,跟隨陳平安一路遊歷一直嚮往,卻不曾踏過半步的江湖。
一袖揮去崔東山半數修為,一劍嚇退柳赤誠大妖。
春風送君千萬裡。
未曾下棋,全書為盤
崔巉棋力夠高吧?可在交過齊靜春下棋之後就已經贏過崔巉了。
而劍來此書主線上都曾有過齊靜春的影子,甚至到了與妖族大戰時刻,與崔巉一起對戰文海周密,瞞天過海,讓周密不得不飛升天外天,對戰局起到了決定性因素。
至於為何齊靜春必須死。
涉及到一個很大的大道。
齊靜春在驪珠洞天之內,遍覽三教典籍。
齊靜春的「有望立教稱祖」,立的什麼教?
不管是什麼,總之他跟某人想到了同一處去,那麼陸沉作為那個人的師弟,就必須親自下來這裡。
然而少年也曾意氣風發,嚮往過江湖
阿良,我想好了,讀書沒用,煩得很!我齊靜春要跟你去闖蕩江湖,我要快意恩仇,喝最烈的酒,用最快的劍,騎最好的馬。嗯,我錢都備好了,十幾兩銀子呢!不夠的話,我可以回去跟先生再借一些。先生通情達理得很,跟我說真不想讀書的話,也可以出去走走,千萬裡的大好河山,都是學問。
被人揍得鼻青臉腫的青衫讀書郎,眼神清澈而堅定。
學院大門那邊,有個老秀才躲躲藏藏不敢見人,只露出一顆腦袋,朝阿良使勁使眼色,見阿良不搭理自己,就乾脆橫移幾步,走到門檻那邊,捲起袖管,擺出你敢拐騙我學生、我就跟你拼老命的架勢。
去去去,毛也沒長齊,盡說些大話。等哪天毛長齊了,我再帶你去見識外邊的花花世界。
阿良,一言為定啊,我等你。
最後,阿良背對著少年,一手握住劍柄,吊兒郎當地敲打肩頭,一手揚臂,握緊拳頭,與那少年告別。
遊俠兒阿良,與憧憬江湖的少年郎揮手告別。
經此一別,再無重逢。
最後,男人轉過頭,看到那個老頭子已經牽著少年的手,兩人一起走回書院。
一老一小,聊著天。
靜春,先前忘了問,到底是誰打你的啊?
那個姓左的。
啊?他啊,下手這麼沒輕沒重啊,我回頭就去說他,君子動嘴不動手嘛。不過為什麼要打架啊。是不是他講道理講不過你,惱羞成怒?
不是。
嗯?
他辯論輸了之後,倒也願意認輸,可他故意說我讀書再多,這輩子學問也沒希望超越先生你,我覺得這怎麼可能嘛,先生你學問雖大,可如今一翻書就犯困,經常看著看著就打盹,我年紀還小,總有一天會看書比先生更多的……可他還在那裡念叨,有本事明天學問就大過先生,所以我氣不過,就率先動手了。打不過他,我也認了,這不之前找到先生,就沒告狀,對吧,讀書人這點骨氣當然要有,先生你在這方面,就不太好,跟人吵架贏了打架輸了,就只說自己學究天人,說那場辯論如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若是跟人吵架輸了打架贏了,便只說打架打得如何驚天地泣鬼神……
先生先生,你擰我耳朵作甚?唉唉唉……君子動口不動手啊。
什麼君子!先生我是聖人!
看到這一幕的男人,終於瀟灑轉身離去。
少年的齊靜春會是怎麼的俏皮又可愛呢,有時間我會寫一點齊靜春與師兄弟拜師求學的日子。由於有工作,不定期更新,歡迎關注,讓我們一起走進齊靜春陋巷求學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