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闌
說到洗髮水,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海飛絲、飄柔、清揚、沙宣、潘婷等品牌,但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其實都是國外品牌,而國內洗髮水品牌近20年來一直活在缺口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洗髮水品牌如拉芳、浮影、莖花秀、好迪、康王、霸王、柏麗絲、亮裝、名人等國產洗髮水品牌,曾完全控制了中國洗髮水市場。然而,自1988年寶潔在廣州成立以來,外資洗髮水品牌已成為主流,嚴重擠壓了國產洗髮水品牌市場。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十大洗髮水品牌排行榜》,僅有一家國內洗髮水品牌勉強進入榜單。遺憾的是,中國有2000多家洗髮水生產企業,4000多個洗髮水品牌,但他們只能把市場拱手讓給外國投資者。
統計顯示,僅寶潔(美國)和聯合利華(荷蘭和英國)洗髮水品牌就佔據了中國近70%的市場份額。看看艾媒諮詢的電商10大品牌,我們平時熟悉的海飛絲、飄柔、沙宣、潘婷都是寶潔的,清揚、多芬是聯合利華的,呂是韓國的,施華蔻是德國的,資生堂是日本的。只有阿道夫是國產,憑著其「模糊」的名字身份,在五大外資巨頭的夾擊下,勉強佔據了一個前十的席位。
其身份之所以「模糊」,是因為除了瓶身上的漢字「阿道夫」外,其他「字體說明」產品幾乎都是英文。因此,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外國品牌。就像名創優品、元氣森林一樣,都是不折不扣的國產品牌。阿道夫成立於2013年,憑藉其「模糊」的身份和與消費者講故事等營銷方式,短短幾年就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網紅」品牌。
據了解,廣州阿道夫個人護理用品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叫陳殿松的中國人。同時,陳殿松也是「阿道夫」商標的所有者,有網友認為這是德國品牌。事實上,這是最不可能的。希特勒的全名是「阿道夫·希特勒」,德國人應該不喜歡這三個字。
也許中老年人不知道這個品牌,但相信很多年輕人或多或少聽說過或使用過這個產品?在閃耀2019化妝品報年會上,來自廣州的阿道夫被授予「洗髮和護髮品類第一」的稱號。與2018年相比,來自廣州的阿道夫排名上升了一位,首次超越海飛絲,獲得中國第一名。這一榮譽源於行業第一年銷售額15億元,一度超過海飛絲、飄柔等洋品牌,成為線上第一品牌,可以說是國產洗髮水的「驕傲」了。
那麼,阿道夫為什麼會成功呢?其實主要有三個因素。
1、名字:就像黑人牙膏一樣,阿道夫名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外資產品,而不是國產品牌。雖然我們不想承認,但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對外資產品比較忠誠,年輕人也喜歡嘗試新產品,一個獨特的偽外資名稱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2、味道:光有一個好的名字,在初期可能有助於打開市場,但長久保持的關鍵在於產品本身的質量。在這方面,阿道夫做得很好,其獨特的香氛是一大優勢(但目前的香精遠遠不及前期,這可能是產銷規模擴大、質量把控有所下降所致)。
3、營銷:買過阿道夫的人都知道,阿道夫的銷售主要是以各種套裝為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買一送一。事實上,一對一的價格基本上是兩瓶的總價(比單次購買便宜一點)。然而,採用這種策略,一方面滿足了很多用戶趁機降價的心理;另一方面,它的銷量是一瓶一量,瞬間變成兩瓶,銷量無形中翻了一番,這是其成功的營銷策略。
事實上,這些年來,除了阿道夫之外,中國很多國產洗髮水品牌也在努力與外資品牌搶佔市場份額。大家應該知道,在寶潔發展的鼎盛時期,寶潔曾經佔據了中國50%的市場份額,而像蒂花之秀、拉芳、霸王等洗髮水也都曾「風光一時」,重新搶回了不少市場份額。
據悉,隨著國內產品的崛起,寶潔在洗髮水的市場份額一度從50%下降到30%。然而,好時光並不長。國內品牌在繁榮之後,又逐漸衰落,市場份額逐漸被寶潔等眾多外資企業佔領。
對於這樣的現象,有專業人士表示,國產品牌在中國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原因在於國外品牌發展時間長,在受眾認知度和使用習慣上佔據一定優勢。另一方面,由於很多國產品牌總想賺「快錢」離開,沒有深入培育品牌的想法,這使得很多原本可以發展得很好的國產品牌最終不得不「消失」。
看來這次阿道夫的人氣比往年的國產品牌要高得多。但是,不知道它是否會繼續培育自己的品牌,只希望在未來的市場,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崛起。
本文由商媒體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